以為心都康復了,只是以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性格使然,我偶爾有寫日記的習慣,斷斷續續的。有時整理東西看到舊的日記本會翻兩下,翻到十年前,我曾在日記上寫下:「也許我生下來就注定會原諒你。」是對我原生家庭留下的文字。後來因為不會直接受到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也覺得「我不怪你了,畢竟沒有人教過怎麼當父母。」那時,我真的以為自己已經沒事了,殊不知只是剛開始。

會覺得沒事,是因為自己逃避了所有可能觸及回憶的東西,包含寫作這件事。只要不用接觸人群,培養多些興趣愛好,多轉移自己注意力,我就覺得自己好好的沒事了;但多受到一點刺激,我又開始在心中寂靜的吶喊著「毀滅吧...X!」
那時為了想救贖自己,2016年看見一本書《瓶中迷境》,當時因為察覺自己有點憂鬱而買回家閱讀,卻在讀完之後覺得吃了個大虧。我想要一個解答,一個能自我救贖的機會,而不想要僥倖獲救。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模板,於是我依然鬱鬱寡歡。

後來遇到一個追求者,我們交流的當下雖然常常感覺哪裡不太對勁,但過於體貼的我總會幫他找好理由去美化他的行為。例如,有次我們吵架,是因為我姊過世後,我在我姊的室友發文中看到:「不要跟我抱怨你生活有多辛苦,除非你室友跟狗一起死掉。」
她說的室友就是我姊,我看了覺得非常不舒服,一方面覺得辛苦不需要這樣比較,另一方面覺得這樣說話真的很不好聽,於是跟他說了這件事。出乎預料的是,他跟我說他覺得這樣沒問題,而且他問了他朋友,他朋友也覺得這樣說沒問題。我們算是吵了一架,我阻斷了溝通,冷靜之前都不願再看到他的訊息。
等我冷靜後看到他傳的訊息,回應後,他劈哩啪啦的又一頓輸出,都在說是我的錯,大概是憋著的氣出了,他丟下一句「我喝了點酒先去睡了」,也不多管我什麼就真的去睡了。
那次的後來,我原諒他了。因為剛好看了一本書《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裡,說到"超理智型"「忽略自己,忽略他人,在乎情境。」他覺得,因為那是我姊室友的社群,她有權發表任何意見。我能理解他的超理智是出於什麼原因,雖然不認同這樣的行為,終究因為理解而諒解。
沒過多久又一次,有次我說自己跟一個朋友打算一起完成一個故事。因為朋友想畫漫畫,但覺得自己不擅長設定人設那些,我想說自己可以試試看給朋友文字故事,朋友再自己改成漫畫。前面這些我才剛說完,後面在想人設什麼時,他冒出一句:「妳要不要等妳朋友先畫完再寫?」
我跟他說,我只是在分享,並不需要你提供建議。如果你不知道要說什麼,那妳可以問問我的心情或感受之類的。
他不甘示弱的回:「我也沒在給你建議,只是順著妳的話講。」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沒有義務陪你慢慢長大,自己看著辦。
我後來反思時發現,為什麼自己又吸引了跟自己爸爸如此相似的人?那種無論千錯萬錯,絕對錯的都是別人,明明沒有問他意見又要提供建議,不聽還會覺得你很白目那種。我察覺他們身上的共同點都是"超理智"。當時遇到這樣的人,真的讓敏感的我一次次地陷入自責的感受,好像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
想了半天,覺得生活真的很奇妙。如果不去察覺,那麼就會遇上一個為自己帶來相同課題的人。於是當我不夠愛自己,我的重心是以他人情緒為優先時,吸引來的就會是那種能量吸血鬼。他享受著被愛被照顧、被包容接納,但我從他身上感受到的只有他的責備和控制。他連自己都不愛了,遇到問題只會喝酒然後把怨氣丟過來,還愛什麼別人?這又跟我爸面對自己婚姻失敗時,對著我說:「妳媽不要妳了」有何不同?

多虧遇到他,我才發現自己以為的康復了只是因為沒有接觸到痛點而產生的以為而已。當我生活所有焦點重新擺在自己身上且開始探索自己後,透過日更,自我療癒直到如今,成為現在的我。
沒有誰能夠救贖誰,除非願意自救。

下次再遇到這種人我會告訴他:表達自己不是讓你意見很多欸
❤️謝謝您的閱讀
avatar-img
67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游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帶弟弟們出門,會看到路人投來一些奇妙的眼光
挺廢的。 痾可能喜歡耍廢的只有我啦!畢竟我是個能只動腦就不會邁開腿的物種。
友:「妳有沒有從小到大一直相信的事情?沒有變過的。」 仔細想想,有吧。
教室裡坐滿同學,教室外昏暗的長廊,出現一台無人駕駛的箱型車,箱型車劇烈晃動,車內的燈光閃爍,耳裡迴盪著一個聲音:「希望妳只記得他人的好。」
喜歡午後曬點陽光,好喚醒我那冰冷的腳底。腳冰冰涼涼的,會有不太受控制的感覺,總讓我有種錯覺,好像自己是剛換腿的人魚公主。
有時帶弟弟們出門,會看到路人投來一些奇妙的眼光
挺廢的。 痾可能喜歡耍廢的只有我啦!畢竟我是個能只動腦就不會邁開腿的物種。
友:「妳有沒有從小到大一直相信的事情?沒有變過的。」 仔細想想,有吧。
教室裡坐滿同學,教室外昏暗的長廊,出現一台無人駕駛的箱型車,箱型車劇烈晃動,車內的燈光閃爍,耳裡迴盪著一個聲音:「希望妳只記得他人的好。」
喜歡午後曬點陽光,好喚醒我那冰冷的腳底。腳冰冰涼涼的,會有不太受控制的感覺,總讓我有種錯覺,好像自己是剛換腿的人魚公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跟媽媽糾結的情感,再見。 我的原生家庭議題。 我沒有責怪的意思,我爸媽是很好也很努力的人,現在看懂了也沒有責怪的意思。當然,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當下,其實都是很難過的。 放下以前我其實是很著迷心理學的,主要是用心理學去探討原生家庭的議題。我同時也很投入身心靈,會相信塔羅占卜,會相信占卜師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我很會記仇,環顧身邊親人朋友跟同事,好像都沒有我這麼記仇,因為我問過好多人,他們都沒有我這麼愛計較。 不是喜歡煽動受害者情緒,而是出自真的關心跟好奇:真的沒事了嗎?常常得到的回答都是:他(她)可能也只是因為......(很體諒的奇怪藉口,我總是驚訝別人的雅量,受傷之於還為對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我們療癒好自己,家人也會跟著好起來。」 上禮拜我媽主動跟我道歉,她小時候對我不好的事情,媽媽跟我說: 「我覺得我在你小時候,我真的對你很不好,我終於能理解,為什麼你小時候會那麼恨我,我真的知道自己做錯了!我希望在媽媽還活著的時候,你可以原諒我。」 我想我可以真正釋懷了!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跟媽媽糾結的情感,再見。 我的原生家庭議題。 我沒有責怪的意思,我爸媽是很好也很努力的人,現在看懂了也沒有責怪的意思。當然,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當下,其實都是很難過的。 放下以前我其實是很著迷心理學的,主要是用心理學去探討原生家庭的議題。我同時也很投入身心靈,會相信塔羅占卜,會相信占卜師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我很會記仇,環顧身邊親人朋友跟同事,好像都沒有我這麼記仇,因為我問過好多人,他們都沒有我這麼愛計較。 不是喜歡煽動受害者情緒,而是出自真的關心跟好奇:真的沒事了嗎?常常得到的回答都是:他(她)可能也只是因為......(很體諒的奇怪藉口,我總是驚訝別人的雅量,受傷之於還為對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我們療癒好自己,家人也會跟著好起來。」 上禮拜我媽主動跟我道歉,她小時候對我不好的事情,媽媽跟我說: 「我覺得我在你小時候,我真的對你很不好,我終於能理解,為什麼你小時候會那麼恨我,我真的知道自己做錯了!我希望在媽媽還活著的時候,你可以原諒我。」 我想我可以真正釋懷了!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