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一閃

2023/03/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觀看「非常律師-禹英隅」時,我注意到每個案件中當她有創意地發現解決之道或「理悟(insight)」某些思考的道理的時候,都會有微風吹拂她使她秀髮揚起,伴隨她最愛的鯨魚躍起的畫面,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小時候一個經典卡通叫做「北海小英雄」,劇中人物,維京人水手之子,名叫小威的一個小男孩。他只要摸摸鼻子,就能想出怪點子,同時喃喃自語地說:「有了﹗」。(讀者大概可以猜到我的年紀,誤﹗)這兩種經典畫面,實在很像心理師在診間接案時,晤談過程中「靈光一閃」的狀況。
心理師在跟案主晤談時,一般狀況下,其實是內心放空,接納案主所說的一切,先不做任何預設,他像個單純的孩子傾聽案主的每一句話,好奇地詢問,以釐清他每一個不清楚的地方,同時也讓案主愈講愈弄清他在想什麼。常常案主只是內心中有一個模糊的想法或感受,並不是很清晰地在心中完整出現,透過心理師的提問和向心理師言說,案主有時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發現了自己,或覺察了自己,案主的發現與覺察到某個程度後,我們的行話會描述這個案主有「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的能力。
至於治療師這邊,雖然他保持虛空聆聽,但他多年的心理學及心理治療訓練,會在某個時刻對案主所敘說的事物出現「靈光一閃」,因此明瞭或知悉眼前這個案主的問題是怎麼回事?或是發現案主問題的解決之道。這通常被視為心理治療師的專業,也是珍貴價值之處,別人無法「靈光一閃」,就像小威摸摸鼻子說「有了」,心理治療師把這些靈光一閃的所得,化做專業的服務,運用溝通在和案主互動之中。
老實說,我從事心理治療至少25年以上,我一直覺得「靈光一閃」是個奧秘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並不是「憑空獲得」或是像「隔空抓藥」這麼玄妙神奇,它反而像是心理師訓練和經驗累積的結晶所反射的現象學態度所成就的。這和科技發展中的人工智慧(以下簡稱為AI)不大相同,AI可能可以做很好的問題歸類與路徑分析,並提出合於模型的解答方式,但它致命的一點是,有的研究指出,當案主發現他所提的煩惱是和AI進行諮商互動時,信任度大減,所以大眾還是傾向和真人互動。什麼是和「真人互動」?我認為是有靈魂的人、有人性光輝的人,會「靈光一閃」的人。這一點,大概現在的AI很難做到。未來就不確定了,科幻動作電影「機械公敵」所描述的AI機器人會做夢,機器人發展到似乎是有靈魂的地步。但人和未來機械人是否差別愈來愈小?那是另外一個課題。
我想表明的是,在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的心理師們,在服務案主時,他們專業的價值所在。心理師不是只會聽別人說話而己,不是聽別人說話就這麼簡單收到費用,心理師和案主在物理治療空間相遇,試圖轉動兩人交會所發生在心理場域中的各項利他因子,來解決案主所攜來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陳年許久,但又不得不解決,比如案主一直處在負面的世界觀,而以自殺嘗試及憂鬱症狀呈現出來,而在生活中都快樂不起來 ,但心理師在發現這些問題背後的因素時又可能讓自己陷入凶險,比如傾聽一個被長年家暴的婦女,聽了兩年, 一週一次,案主總是以淚洗面的敘述陳年不幸遭遇的故事,這樣做才得以讓案主「消化掉」當初這些傷害情結,再以「靈光一閃」的機會引領案主能用一些新的樣態自我重生。有時治療師也會被湮没在當事人負能量中,所以心理治療師的訓練,也要自我修錬,修心穩定。
談到此,各位讀者因可約可領略到心理諮商和治療的巧妙了吧﹗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158會員
263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