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影音食譜〉你家的潤餅都包什麼料?我家潤餅全攻略大公開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影音食譜〉你家的潤餅都包什麼料?我家潤餅全攻略大公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次只要看到阿嬤的餐桌上出現繽紛的菜色加上幾個大圓盤,整張桌子擠得密密麻麻,就知道清明節要到了!我們家掃墓都只有長輩代表出席,也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只要負責快樂吃潤餅的習俗就可以了,現在想想好像有點太幸福了?清明前後大概會吃兩三次,每次都是六七道菜,還有阿嬤自己打的花生粉,潤餅皮是去市場排隊買回來的。

如今自己做才知道,阿嬤弄那滿滿一桌菜有多辛苦!我真的快被累死,但潤餅這傢伙又樸實又好吃,啊啊每年就這麼一次,最後好像還是願意辛苦一下下。

raw-image

因為很少在清明前後回國,出國之後就沒有再吃到阿嬤的潤餅了。這幾年只要有提前想到,我就會去中國城買些材料回來自己準備。潤餅皮自己做,花生粉自己打,至於要包什麼料,就全憑記憶了!

對於從小吃阿嬤手藝長大的我來說,外面小吃攤賣的潤餅都是邪魔歪道,只有阿嬤的是正統。而且市面上的潤餅似乎也存在地區性的差異,就像粽子一樣,真要探討會沒完沒了。我想每個家應該都有自己的潤餅菜單吧!今年來分享一下我的潤餅菜單,大概跟我阿嬤的也不太一樣,畢竟在美國能買到的食材有限,也歡迎大家跟我分享你們的!

raw-image

我家的潤餅:

我是XinXin,如果你喜歡我的食譜文章,立刻追蹤出版專題「心心好料理」,即時收看每周最新文章,也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料理經驗或美味成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72 字、10 則留言,僅發佈於心心好料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哈囉通心粉
19.4K會員
466內容數
2019的夏天落腳休士頓,2025年搬到灣區,生活的快樂百分比大約是87%。 我的才華寫在「心心好料理」 我的軌跡寫在「心心走跳地方」 我的觀點寫在「心心的內心戲」 我的口味寫在「開箱心玩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哈囉通心粉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跟ChatGPT 來回討論寫出來的食譜。我提出想法,他幫我算食材比例,並提出他建議的做法。但他畢竟不是真正的烘焙專家,只要發現有可疑的做法跟材料,都會被我一個一個提出來罵。他幫我省去算數學的功夫,我也給他這個紙上談兵的傢伙上了一些烘焙課,說是我們合作一點也不為過。
含 AI 應用內容
#食譜#點心#ChatGPT
提拉米蘇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如果餐廳甜點有提拉米蘇的選項,我一定不會選別人。雖然還稱不上提拉米蘇專家,不過對於好吃的提拉米蘇我自己有一套準則,至少要完成這些條件才能稱為提拉米蘇,不能接受只是灑上可可粉就說自己是提拉米蘇!
這是我第一次挑戰自己烤手指餅乾,突然想做提拉米蘇,家裡當然也沒有常備手指餅乾。這時候就是特地出門採買 vs 自己烤烤看二選一。因為手指餅乾的材料太簡單了,真的是家裡都有,步驟看起來也偏輕鬆,以我的功力來說好像成功率不會很低,於是我就自己動手了!
這是我跟ChatGPT 來回討論寫出來的食譜。我提出想法,他幫我算食材比例,並提出他建議的做法。但他畢竟不是真正的烘焙專家,只要發現有可疑的做法跟材料,都會被我一個一個提出來罵。他幫我省去算數學的功夫,我也給他這個紙上談兵的傢伙上了一些烘焙課,說是我們合作一點也不為過。
含 AI 應用內容
#食譜#點心#ChatGPT
提拉米蘇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如果餐廳甜點有提拉米蘇的選項,我一定不會選別人。雖然還稱不上提拉米蘇專家,不過對於好吃的提拉米蘇我自己有一套準則,至少要完成這些條件才能稱為提拉米蘇,不能接受只是灑上可可粉就說自己是提拉米蘇!
這是我第一次挑戰自己烤手指餅乾,突然想做提拉米蘇,家裡當然也沒有常備手指餅乾。這時候就是特地出門採買 vs 自己烤烤看二選一。因為手指餅乾的材料太簡單了,真的是家裡都有,步驟看起來也偏輕鬆,以我的功力來說好像成功率不會很低,於是我就自己動手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