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幾乎是禁止小孩吃糖這件事,糖果對兒子的誘惑就更大了。
昨天他上主日學時,老師用糖果(跳跳糖、棉花糖)作為答題的獎勵,我看兒子一點都提不起勁(以往他超愛搶答,因為答對會有老師的鼓勵或讚美)。
因為他跑來跟我說答對他可以開那個糖來吃嗎?我用眼神告訴他不可以,導致他對這件事完全興致缺缺。
回家的路上我問他為什麼不回答老師的問題,明明他都會。
他回給我一句「驚呆了」的回覆:
「糖果就算拿到不能吃又有什麼意義」
「糖果就算拿到不能吃又有什麼意義」
「糖果就算拿到不能吃又有什麼意義」
我驚嚇的是這句話居然是從一個五歲小孩的嘴裡冒出來的句子,他真的明白我不給他吃的原因,或他是怎麼用他小小的心來看待這個獎勵的過程而說出的「意義」兩字?
這個驚嚇的結果,還有一個我擔心在這件事背後的意義(對,真的是意義)
「難道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用獎勵來制約嗎?一旦沒有獎勵,我們還做不做?」
老師透過獎勵來鼓勵學生回答,希望讓學生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當獎勵由小變大,貼紙、點點、文具、玩具、獎卡…等等,學生是不是無形之中心裡的慾望也跟著被養大?一旦拿開這些獎勵之後,當鼓勵只是口頭上的嘉獎,學生還會如此踴躍的回答問題嗎?我不知道,但可能後面造成的狀況,「沒有獎勵他們就不回答」;惡性循環下,就像賭博,越賭越大。
回到人生議題來思考,人類之所以進步,是因為我們的內心驅動著想要完成目標的想法,然後實行。這樣的模式,讓我們一步一步前進,完成想要的人生路徑。如果所有的驅動都來自於外在,一旦沒有了激勵,或是獎品不夠大,就會失去了動力。如同史金納的老鼠實驗所印證的手機成癮,也是如此。社群媒體例如抖音、ig、Facebook、TikTok…,不斷地餵養我們訊息、短影片…等等,我們的大腦也因為不斷地刺激而想要持續的逗留在社群媒體上,不斷連續的過程,我們會更想看刺激的、更好笑的、更恐怖的影片或挑釁的文字,越餵養,越難滿足。
回到兒子驚呆了的回答:「糖果就算拿到不能吃又有什麼意義」,我選擇用一個他能理解的原因告訴他為什麼。
「你知道媽媽為什麼不給你吃糖果嗎?」
「會蛀牙然後就會牙齒痛。」
「那你還要吃嗎?」
「可是他很好吃。」
「但是吃完會蛀牙,有時候你的鼻塞也不會好。你最近的鼻塞終於好一點,你沒有吃糖、沒有吃花生、沒有吃冰,晚上就比較舒服。」
「好像是...,那我下次再吃好了」
講完他繼續玩他的玩具。
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剝奪小孩的快樂,但身為家長,在他還沒有辦法獨立判斷之際,我們有更重要要教會他的事,而不是讓他在一片做自己的聲浪中得到開心卻影響了他對生命的判斷與價值觀。
#2023日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