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EQ_成就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先懂情緒,再談解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都是你!如果不是你說話挑釁我,我怎麼會那麼生氣!」你是否曾經因為自己的怒火感到後悔?或者,連自己也想不透,剛剛到底為什麼要發那麼大的脾氣?最後,再把自己發脾氣的原因,全部一口氣推給別人?
唯有當我們更加認識我們的情緒運作,才有可能進一步學會如何與他們共處。

新皮質

人類之所以可以成為萬物之靈,很大的關鍵來自於我們的大腦構造。更精確地說,我們能夠思考、同時也能對於複雜的事物,例如想像、藝術、符號,產生感覺,因而讓我們成了獨一無二的生物,而新皮質就是增進腦部發展的重要功臣

新皮質同時也是人類情緒精緻化的功臣。以愛為例,邊緣系統可產生肉體的快樂感受,增添新皮質之後,有了構築家庭的基本要素:母愛的天性。

杏仁核

杏仁核可以說是喜怒無常、難以控制。所有與強烈情感有關的,幾乎都跟杏仁核脫不了干係。
不過別小看杏仁核,杏仁核可說是腦中的情緒重鎮,當負責思考的新皮質尚未做成決定時,杏仁核往往主宰了我們的行為反應。在許多危險的場域中,是非常重要的,這時候可沒有時間慢慢等新皮質的決定。也就是說,杏仁核的運作以及其與新皮質的互動,正是構成EQ的關鍵。

情緒路徑

一般的運作狀況:
眼耳鼻等感官訊息先傳到丘腦,再傳送到新皮質的感覺處理區,接著整理到我們對事物的觀感。經過這樣的處理過程,腦部可以認知內容和意義,再讓新皮質將訊息傳給邊緣系統,決定出適當的反應。

但是!腦中有一條捷徑:
當眼耳鼻感官收到感官訊息時,可以直接透過小徑連接到杏仁核,透過這些窄小的巷弄,杏仁核可以在新皮質尚未全然察覺之前先斬後奏。

當我們情緒一來,就任由發展,很有可能就是在拓寬我們的捷徑。

憤怒

我們在生活中,最常看到或聽到一些相關討論:要如何平息怒火。可見憤怒這個情緒,是相當可敬的對手。
憤怒是一種誘惑性很高的負面情緒,生氣的人心中會有一套os,最後這些os會成為發洩怒氣的理由。
書中提到,當我們花很多時間思考引發憤怒的原因,腦中自然會腦部更完整要生氣的理由。

如何平息怒火?

書中提到一些平息怒火的方式,首先要先檢視引發怒火的想法,並且以諒解的心情熄滅(不過這只對輕微的憤怒才有效)。接著,離開現場,走入一個怒火不會再被激起的場域,冷卻後再談。

作者提到,其實針對怒氣,最好用的方法其實是轉移注意力:例如看電影、閱讀、跟家人或朋友一起做事情。但是不適合瘋狂採購跟大吃,原因是瘋狂刷卡的當下還是思考的引發憤怒的事情,本質上,並無轉移注意力。

以及,發洩怒火其實不是有效的方式,有些人會覺得生氣的時候就是要把情緒宣洩出來,但是作者認為,這樣會使情緒中樞火上添油,結果只是更憤怒,或者讓憤怒的情緒延長而已。

關於憂慮

長期憂慮的人常聽到一句勸告:不要擔心就好了(或是快樂一點),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憂慮是一種低層次的杏仁核作用,通常是不招自來的,而且一但來了便很難趨走。
不過有一些簡單的步驟:
1. 第一步要有自覺:盡早察覺憂思的發生,最好是瞬間的災難意象引發惡性循環的時刻。
2. 練習放鬆方法:當焦慮入侵時,就可以展開。
3. 積極去除憂思:我們必須嚴厲挑戰憂思:想想這可怕的事件發生的機率有多大?除了任其發生之外沒有其他選擇嗎?或者可以採取其他較建設性的方法?一再重複這些想法有益嗎?

當情緒超越專注力

當情緒超越專注力時,人將失去工作記憶的認知能力,也就是無法儲存足夠的資訊以應付手邊的工作。
任何心智活動都要植基於工作記憶這個最基本的心智功能。負責工作記憶的是前額葉皮質,這也是情緒與感受交集的地方。
當這個部位的邊緣系統受制於痛苦的情緒,工作記憶就會受影響,你將無法正常思考。

人際互動

書中提及了男孩女孩的差別、擁有同理心與否的人際際遇、也提到了擁有高EQ可以更高程度的掌控人生。
例如書中提到:樂觀與否,其實是定義在對成敗的解釋:樂觀的人認為失敗是可以改變的,結果反而能夠轉敗為勝;悲觀的人將失敗歸諸個性上無力改變的恆久特質。
當我們教導學生或小孩面對失敗的時候,是否有記得教他們正確的歸因?讓他們知道,不是不會,只是還沒學會

後記

這本書讓我對於情緒、互動上有更深刻的認知,對於我觀察學生的人際、情緒方面發展很有幫助,我可以透過書中的許多觀點,跟學生一起合作進行情緒智能的養成。
avatar-img
49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灰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其實都有人面對過甚至解決了。只要我們今天願意翻開書,沉浸書中,開始思考甚至行動,就已經勝過昨天的自己了。讀書,可以讓自己不停地往前走。作者透過多本書籍以及自己的人生經驗,引著我們尋找自己需要的指引。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美國作家佛格森:「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我們常說,要改變自己還不如先改變別人。別奢望自己能輕易改變別人,但在這同時,我們既然有改變自己的能力,就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有自己的信念,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自
我們總是常說:先想好、再行動!但是,通常就沒有行動的那一天了。因為我們的「想」,用的是本來的思想,既然是原有的,就很難再想出新的想法了。書中提到,如果要真正改變思考的方式,其實是要「先改變做事的方法」。
許多看似不重要的細節,也會對人們產生重大影響。細節的重要性在於,讓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某個方向。例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貨機場的男廁,設計者在每個便池裡面刻了一隻黑色蒼蠅,竟讓瞄準率改善不少。
抄寫對我們有幫助嗎?AI世代的學生們,還要不要練寫字?
我們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其實都有人面對過甚至解決了。只要我們今天願意翻開書,沉浸書中,開始思考甚至行動,就已經勝過昨天的自己了。讀書,可以讓自己不停地往前走。作者透過多本書籍以及自己的人生經驗,引著我們尋找自己需要的指引。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美國作家佛格森:「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我們常說,要改變自己還不如先改變別人。別奢望自己能輕易改變別人,但在這同時,我們既然有改變自己的能力,就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有自己的信念,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自
我們總是常說:先想好、再行動!但是,通常就沒有行動的那一天了。因為我們的「想」,用的是本來的思想,既然是原有的,就很難再想出新的想法了。書中提到,如果要真正改變思考的方式,其實是要「先改變做事的方法」。
許多看似不重要的細節,也會對人們產生重大影響。細節的重要性在於,讓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某個方向。例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貨機場的男廁,設計者在每個便池裡面刻了一隻黑色蒼蠅,竟讓瞄準率改善不少。
抄寫對我們有幫助嗎?AI世代的學生們,還要不要練寫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杏仁核是大腦中處理恐懼、情緒調節及社會互動的重要區域,涉及快速反應、學習記憶及與其他腦區的協作機制。
Thumbnail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本文介紹杏仁核的功能,以及透過標籤情緒和情緒練習來緩解恐懼感。科學研究發現,針對恐懼症患者的標籤情緒訓練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控制恐懼感,增加自我控制能力。這項練習也被證明有助於維持長期效果,並且能夠提高個人對情緒的自我意識。透過本文,讀者可以瞭解到情緒標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它來解救杏仁核,緩解情緒。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杏仁核是大腦中處理恐懼、情緒調節及社會互動的重要區域,涉及快速反應、學習記憶及與其他腦區的協作機制。
Thumbnail
【內容主題】 一、大腦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深層邊緣系統和前額葉如何調節情緒 二、改善大腦健康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本文介紹杏仁核的功能,以及透過標籤情緒和情緒練習來緩解恐懼感。科學研究發現,針對恐懼症患者的標籤情緒訓練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控制恐懼感,增加自我控制能力。這項練習也被證明有助於維持長期效果,並且能夠提高個人對情緒的自我意識。透過本文,讀者可以瞭解到情緒標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它來解救杏仁核,緩解情緒。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脫離負面制約,不僅是頭腦的課題,更是能量場的課題。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