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剝削」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不知不覺中,持續閱讀同一作者的三本著作,對個人來說是挺新鮮的體驗。回頭看看自己的記錄,才發現原來在”認識自己”這部份,藉由作者的文字,能夠將抽象的意境具體化,雖不能全面做到,但擷取一、兩項來執行,應該並不困難,相信也是閱讀此類書籍最大的收獲。

本書提到”認識自己是一生的功課”,這句話雖然是理所當然,但對我而言,真是當頭棒喝。猶記得小時候長輩都會叮嚀著,知道自己要什麼嗎?呵,我常常搖頭說不知道。華人的世界裡,大部份小孩子都會聽從父母的安排,走父母期待的道路,活成父母想要的樣子。現在想想,其實真正令雙方滿意的,應該很少;會因此產生衝突的,應該不少。這就是典型的人際剝削吧,即使到今天依舊存在。

日前朋友心情不佳的告訴我,為了不要家人之間起衝突,她儘量達成每個人的要求,努力排解家人之間的怨懟,但總覺得自己快喘不過氣,獲得的沒有感謝只有抱怨,心累之餘懞生離家出走的意念,可是又提不出勇氣跨出去,害怕離家幾天先生找不到衣服、女兒萬一找媽媽找不到。我聽完後不禁問她,妳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她默默低著頭想了半天告訴我,以為委曲自己可以讓家庭和諧,期待家人的回饋與感謝,但我心中頓時浮現作者說的”委曲自己到最候,根本是在扭曲自己”,這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依著作者的提醒,只能安慰朋友,希望她靜下心想想,下半輩子還想過這樣的生活,抱怨完就回家繼續吧;如果不想,離開一陣子回老家與父母享天倫之樂,畢竟先生、孩子都是成年人,暫時沒有妳的日子應該沒關係吧。

最終如何我不清楚,作者也提到”先經營自己的內在關係,才能經營好外在的人際關係”。說穿了,我們常常花很多時間在經營與人的相處上,但卻忘了根本的核心,其實是我們自己。換個角度來看,努力經營人際關係的和諧與持續,倒不如先經營、管理好自己,這也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

本書我很認同作者說的,認識自己,承認我們都有各自的匱乏,學習用更好的方法充實自己,閱讀也好、與對的人相處、學習新的事務等,都是豐富自己的方法,成本也最低吧,但我覺得找專業心諮商師也是很好的途徑,但這個成本可能高一點。

善待自己,學習與自己共處,才不會向外索求,才不會在關係裡用剝削來獲得安全感與優越感,必竟依賴別人只會造成他人的負擔,消磨彼此。我相信成長的過程是痛苦的,學習獨立與豐富自己一定會有甜美的果實等著我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an Wang's 自我療癒小天地
5會員
109內容數
這是個人過往生活經驗的感受與分享,人生都不是順遂的,跌倒想辦法爬起來,期許自己是這樣的人。
2025/04/27
願你盡早學會善待自己
2025/04/27
願你盡早學會善待自己
2025/04/14
法律是冰冷的,人心是溫暖的.
2025/04/14
法律是冰冷的,人心是溫暖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初收到這本書的時候,光是書名就讓我覺得好喜歡,通常我不太會主動想要閱讀夫妻共同書寫關係的書籍,主觀上會認為是比較偏兩性議題,可是我發現這樣的主觀根本歪樓,也很像戴上濾鏡看世界一樣,後來我告訴自己,既然閱讀是熱愛的興趣,那麼拿掉主觀肯定會更擴大自己的閱讀舒適圈。
Thumbnail
當初收到這本書的時候,光是書名就讓我覺得好喜歡,通常我不太會主動想要閱讀夫妻共同書寫關係的書籍,主觀上會認為是比較偏兩性議題,可是我發現這樣的主觀根本歪樓,也很像戴上濾鏡看世界一樣,後來我告訴自己,既然閱讀是熱愛的興趣,那麼拿掉主觀肯定會更擴大自己的閱讀舒適圈。
Thumbnail
每個人面臨生活/工作各種壓力,自己要原諒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找回自己,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對自己都非常有自信,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很自卑、自責的人,過不同的管道找回迷失的自己,透過身心靈課程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 之前懷疑寫感謝日記是一個沒有
Thumbnail
每個人面臨生活/工作各種壓力,自己要原諒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找回自己,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對自己都非常有自信,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很自卑、自責的人,過不同的管道找回迷失的自己,透過身心靈課程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 之前懷疑寫感謝日記是一個沒有
Thumbnail
分化不全的家庭 很多人小時候經驗到較大的情緒張力,弱小的孩子,漸漸的學會讀空氣的情緒、擔心大人的想法、揹負起別人的期待,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輔導中常看到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衝突裡,擔起和事佬的角色,想辦法逗父母開心,製造事端轉移父母注意,他們常在學校擔心父母是否正在衝突,而無法專心上課;另外一些
Thumbnail
分化不全的家庭 很多人小時候經驗到較大的情緒張力,弱小的孩子,漸漸的學會讀空氣的情緒、擔心大人的想法、揹負起別人的期待,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輔導中常看到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衝突裡,擔起和事佬的角色,想辦法逗父母開心,製造事端轉移父母注意,他們常在學校擔心父母是否正在衝突,而無法專心上課;另外一些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Thumbnail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Thumbnail
面對詭局多變的職場環境,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職涯順風順水,面對無法切割逃避的至親家人,又該如何破解各種以愛之名、行情緒勒索之實的痛苦迴圈
Thumbnail
面對詭局多變的職場環境,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職涯順風順水,面對無法切割逃避的至親家人,又該如何破解各種以愛之名、行情緒勒索之實的痛苦迴圈
Thumbnail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外,我們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一個新的思維方向。讓關係自在,心花朵朵開。
Thumbnail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外,我們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一個新的思維方向。讓關係自在,心花朵朵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