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已不是新鮮的用語了,但是我覺得能知道它真正含義的人並不多,被廣泛地過度運用後的結果是它被解譯成帶有一種「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忽視他人處境和需求」的意味。
覺得至少有兩個點要先釐清,並且去實行後才能慢慢體悟到這當中的道理。
👾瞭解自己
能理解自己處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反應原因為何,無論是喜怒哀樂、害怕、焦慮、幸福、滿足
「我剛剛很生氣,但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那句話不尊重我」
一題一題的問自己的渴望和在意的是甚麼?這聽起來是有點瘋狂行為,但我覺得很有用,你會自己告訴自己答案
並不怕生也不排斥與人互動相處的我,一直以來自認為是外向的人,所以常常跟朋友一起聚餐、從事各項活動,留給自己的時間很少,後來發覺回家(或是過程中)會感到疲憊、透支,後來經過自我分析後再加上測驗才知道自己是內向的內傾人,雖然喜歡與人相處但不代表適合一直和人們待在一起,後來調整了相處的距離,多一點時間留給自己,大幅度提升生活的品質,和身邊的人相處互動也更自在舒適。
👾 界限
有一些書有教該如何釐清自己與他人的界線,其中一本是嘉玲老師的 » 心理界限 : 尊重自己的意願, 3個練習建立「心理界限」, 重拾完整自我
如果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心裡界限模糊不清,把他人的困難變成自己的困難,那麼痛苦的終將是自己。我有一位朋友因為自己與母親間的關係一直處在互相依賴和索取的「有毒關係」中,兩個人各自的問題都沒辦法“獨自面對”而成了「死結」。
願全天下的人都能夠減少煩惱,而開心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