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過得還不錯的人生》幸福生活的秘訣是什麼?

2023/04/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快樂、有意義的生活是什麼?我想這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事情,前一段時間因為威力彩獎金飆高,也引起我們抱持著成為億萬富翁的美夢,然而,中了高額的獎金就會使我們快樂嗎?這個問題一直是很值得討論的。作者崔仁哲先前的著作《框架效應》也就探討了因為生活中的框架,我們會因此提高幸福感,或是感到不那麼幸福。擅長用生活情境來解釋的作者,也帶給我們10種幸福生活的秘訣。

1. 比起擅長的工作,更應該做喜歡的工作

有研究來探討喜歡的工作與擅長的工作之間的關聯,一開始向受試者介紹一份職缺,並告知這是他喜歡的工作,接著問他們是否擅長這個工作有多重要。而另一組是告訴他這是他不喜歡的職缺,同樣也問是否擅長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在這兩組實驗中,幸福感較低的都會覺得自己擅長這份工作很重要,然而幸福感較高的,只要自己喜歡的工作,擅不擅長就沒那麼重要。

2. 比起自己應該變成什麼樣子,更要選擇自己想變成什麼樣子(Should — — — -Want to)

在實驗當中有許多人格特徵的清單,像是創意的、外向的、有責任感的,接著以這些特徵來評分,這個分數會顯示出他們擁有多少真實我、理想我、應該我,幸福感較高的人兩個差距分數會越低,而且真實我與理想我的離散程度和幸福感間有很強的關聯,也就代表過著自己理想生活或更容易找到快樂。

3. 不要比較

當受試者在考試中獲得60分,要他想像收到了個朋友的簡訊,一個考了90分,一個考了40分,前者雖然比較聰明,但每次見面都很愉快,後者見面則不太愉快。實驗看受試者比較注重Comparison或是Companion。幸福感高的人偏好能給自己支持,和自己互動的人,而不幸的人則偏好讓自己產生優越感的人。

4. 相信關係的力量,而不是錢的力量

在承受壓力之後,幸福與不幸福的人,後續會如何緩解這個症狀,透過實驗也發現幸福的人主要透過跟好人一起度過的時間,像是從親近的人身上得到慰藉,但不幸福的人則是透過金錢獲得的利益,更喜歡在街上撿到錢。

5.比起用錢買東西,更偏向用錢購買體驗

去看一場電影或是音樂劇的幸福程度高過買件衣服或是一雙鞋子。

6. 用錢買故事

就像第五點所說的,比起真實的物品,用金錢購買一個美好的經驗更會讓人感到幸福,因此幸福的人更傾向用金錢購買經驗創造故事,而故事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7. 用錢換時間

像是花錢請人來協助打掃、花上較多的錢搭乘更快的交通工具,因為了解到時間比金錢更重要,在兩者都是有限的資源下,大多數是處於競爭的關係,幸福感較高的人更加重視時間。

8. 散步、冥想、旅遊

幸福熱量表將我們日常生活會遇到的事情依照趣味與意義分成四個象限,趣味高、意義高的活動便包含:旅行、約會、宗教活動以及擔任志工等,在相反象限中(趣味低、意義低)則有看電視、睡午覺等。

9.時常發現生活中的小趣味

懂得品味日程生活中的小細節,像是聞到剛煮好咖啡的香氣,看到陽台上新生長的綠芽,幸福的人擅長重新建構自己的日常,以便更能體驗這些微小的喜悅,小確幸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早已是日常。

10. 空即是溢

就像當志工或是捐錢一樣,撥出時間、捐錢給他人的人反而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是更加寬裕的,不幸福的人希望獲得更多來填滿生活,但幸福的人卻會藉著清空自己來填滿生活,幸福的人思考的方向是如果不分享,那就會更沒有時間跟金錢,實踐著分享的理念。
崔仁哲《過的還不錯的人生》/圖片取自Apple Book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90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