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了幾個親職諮詢議題,手足衝突幾乎是每個小孩年齡相近的家庭,常常會遇到的。他們的版本通常是這樣的:
媽媽看到就讀幼稚園大班的哥哥小名打了就讀幼稚園小班的妹妹小花,小花爆哭。
媽媽:「小名你怎麼可以打人,打人是不對的,跟小花道歉」
小名:「我不要,我不要道歉,為什麼我要道歉」
媽媽:「小名媽媽說過好幾次,打人就是不對,你不能打人.....」
結果小名也開始爆哭。還好此時爸爸沒有出現,否則有些爸爸還會加入戰場,罵小名男生哭什麼哭。
想起自己以往,父母面對我和弟弟吵架的處理方式就是,兩個都罵一頓,雙方各大五十大板,結果我更討厭我弟了(因為他害我被打),他理所當然也更討厭我,在手足衝突裡,父母的介入沒有讓我們學習如何與對方相處,只學到要趁父母沒看到時再弄他,此時父母真是惡化手足關係的元凶之一。
在親職諮詢裡,我常常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來讓他們看到在表層行為下的內在世界。
小魯:「媽媽你們家哥哥是沒有原因就打妹妹嗎?還是發生了什麼事?」
媽媽:「我是有觀察到妹妹比較會講話,哥哥反應沒那麼快,所以常常妹妹講完話,哥哥就打她」
小魯:「那妹妹知道她說了什麼讓哥哥不舒服了嗎?」
在這些問句下,媽媽會開始探索起兩個孩子的互動,從聚焦在打人是不對的行為上,轉移視角去看到手足衝突如何產生及持續,我同意「打人並非是好的行為」,但隨著孩子發展階段,打人這件事對他們有不同的意義,小寶寶的打人可能在探索你的反應,幼兒打人可能被激怒後攻擊,當然也可能是模仿父母行為模式,畢竟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打人更有可能是在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因此若手足衝突裡,只聚焦在「打人不對」指責哥哥,那可能久而久之,妹妹可能會學習到原來可以這樣挖洞給哥哥跳(誤)。
肢體攻擊和語言攻擊都是一種攻擊的形式,長的健壯口齒又不伶俐的,被欺負當然是馬上還手,因為要保護自己,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得讓他在情緒上來打人前練習口語表達,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也是在用溫和的方式和對方設界線(對很多大人沒有機會好好練習設界線,所以抑鬱成疾)。而口齒伶俐反應快的孩子,我們要讓他知道,有些話不適合馬上說出口,要在腦袋裡思考一下,我特別喜歡黃柏嘉心理師在著作中寫的這三個孩子話說出口前要思考的問題,如下:
1.你說的話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實話)
2.你說的話會不會讓別人難受?(在意對方的感受)
3.你說的話對事情有幫助嗎?(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嗎?)
面對語言能力太好,擅長有話直說的孩子,他們需要思考去在意對方的感受,去釐清說了可能會面臨什麼結果,當然也不能像放羊的孩子般張口胡說。
每個衝突的產生,絕不會是單方的責任,父母親在究責前,我們也可以先想想,是每個手足衝突我們都需要處理嗎?還是他們也在練習人際關係呢?那如果要處理,我們眼睛所見就是真實的嗎?孩子們的內在冰山是什麼呢?先同理情緒,在處理問題,與孩子間的正向連結就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