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不能變成那樣的父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國小開始,我很少有自己的時間。

上有大十二歲強勢、且有自己想法的姐姐、大六歲自閉症中重度的哥哥。
也許是因為這樣,父母把他們過去缺失的控制慾一股腦地加諸在我身上。長相、穿著打扮、學業才藝、行為舉止、思想、待人處事等等,他們期待的就像某種可怕的藥水,喝下去後彷彿我就會失去原有的靈魂,變成他們想要的模樣。



但即使竭盡所能活成父母期待的樣子,他們沒有因此滿足。
名為「我是為了妳好的」的慾望沒有盡頭。



以前我從來沒有這有甚麼不對,從我開始有意識開始他們總說:

「妳的出生是為了分擔姐姐照顧哥哥。要快點長大知道嗎?」
而這個初衷逐漸失控。

越來越大後我才明白,他們要的不是我越來越「好」。
而是一個「空殼的漂亮洋娃娃」,一個可以被操控的人偶,並不是作為「人」的我。

過程我也反抗過,只是開始我害怕表達出自己的「真實」。
精神控制、體罰、軟禁等等…..。
最後我真心相信自己是非常糟糕的存在。

因為無能,所以父母不承認我的努力。
因為無能,所以我所做的所有決定都是錯誤的。

要不是這樣,其他人為甚麼眼裡都是我的不是。
要不是這樣,媽媽和姊姊才會說我是從外面抱回來的孩子,比不上姊姊。
要不是這樣,他們怎麼會無視我的恐懼逼我做我害怕的事。

知道我珍惜的事物,並在我表現不到標準時奪走。

但我沒有逃走,可能是出害怕父親會想盡辦法找到逃家的自己,最後等著自己的是更可怕的懲罰。
我更多的是「渴望」—一個孩子真誠的期待父母會露出以妳為傲的美好未來。



終於到了大學,我活成那句俗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在外是人緣好外貌佳的好學生,只剩我自己時我迷失著失眠痛哭到天亮。
一直到後來認識現在的老公,讀了諮商,才開始慢慢好轉。

這個過程很慢。

更多的時候,我只能咬牙揭開過去隱藏的濫觴,重新經歷,試著宣洩、接納過去的種種。

在長大後重新經驗童年創傷也不是必要的。
但很多生活上的問題,唯有療癒當初的創傷才能前進。
所以即使重新打開必須再次經歷那種痛。對我來說,能好好的活下去更重要。

沒有膽戰心驚的日子。

等待垃圾車時遇到的男子

印象最深的有一次,當時等著垃圾車,不遠處一個中年男子靠近後,餘光看著對方有些邋塌,不合腳的藍白拖、暗色的便服、亂糟糟的頭髮,我強忍害怕向旁邊挪了挪。

男子卻走過來表示自己沒有專用的垃圾袋,問能不能和我的垃圾一起丟,並說他能幫我丟垃圾。表面上強裝鎮定和他說了聲謝謝後,我快步走回住處,不時轉頭確認對方沒有在看自己後,躲進大門後快速回到租屋處。

回到房間,馬上打開窗戶,再次確認男子沒有往自己的樓層看,才關上窗戶。

然後跟老公說剛剛發生的事。

「妳太敏感了。」老公不以為然。

當時我也這麼想,但內心的恐懼和焦慮仍然沒有散去。直到夜深身心都疲累到極點後,我坐在浴室嚎啕大哭。老公來關心我時,我只記得自己抖到連話都說不清,勉強說:「我知道他不是壞人,但我還是會怕啊。我連拒絕他都沒辦法。我錯了可以嗎?都是我的錯」一邊尖叫著、掐著自己的脖子,脖子上都是鮮紅的抓痕。

童年的那一次

八九歲時,也是外出幫父親跑腿。轉角回家時,後方被一個看似流浪漢的男子叫住。

「妹妹,妳一個人嘛?」

他看我沒有回應,又問道

「妳家在哪裡?」

當下我立馬就衝回家,並躲在房間不出來。父親感受到異樣後,正要過來問我怎麼了。

男子就出現在我家門口,並嚷著要找我。

「妹妹,妳出來,我話還沒講完阿。」

父親確認對方是來找我的,要求我去門口和對方說話。

但我執意不出去。

這時父親嚴厲地要我出去和男子道歉,要我不可以對方還沒說完話就跑掉。

最後,我站在男子在面前向他道歉,說自己不應該跑掉。

男子揮揮手說沒事,便走了。

男子走後,父親嚴肅地告訴我不能以貌取人,即使對方看起來落魄骯髒也不可以心感害怕。

這件事就這樣強行被畫上句號。

那麼長大後怎麼樣了呢?

當然我能理解父親的意思,但他忽略了我的害怕、我的立場,也沒有搞清楚我的害怕從何而來。他的好意造成了我長大後的能量凍結,也從來不讓我拒絕不合理的事情。直到危險逼近,都還在在乎一些看似意義深大的人生理念,實則不合時宜的教導。

長大後,我危機意識感低、也不懂得拒絕他人或向他人尋求幫忙。好幾次逼臨受傷或死亡時,我卻連叫不出來。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引發了前面等垃圾車時的事件,明明是件普通的事件,我卻只感受到可能又要被跟蹤回家的恐懼感,懷疑對方為甚麼只問我不問其他也在等待的人。最後我身心崩潰,哭到昏厥。


幸運的是,現在的我比較能像其他人一樣生活。
雖然失去了很多。
雖然那些創傷或多或少仍存在著。

也害怕過去的未竟事宜會在照顧孩子時爆發,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選擇。
但也因為這些,我更清楚不合適的教導是甚麼模樣。



也發誓自己絕對不要成為那樣的父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坐在我面前的她緩緩開口:我曾經希望我死去,覺得我沒有資格活下去,至少他們真正教會我的就是這個『妳,不具有其他活下去的意義。』
兒子啊,懷孕就像一個慢慢體會到身體不是自己的奇怪歷程。 甚至令人害怕、脆弱、無助。 為甚麼這麼說呢?媽媽解釋給你聽。
念外文系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圍繞著文人作品轉,古人都將自己無法發揚光大的雄心壯志、獨有前衛的價值觀寄託在文字裡。那些坦坦蕩蕩地一行行間充斥著憤恨不平,有些則隱晦地發展出自己的故事世界,間接諷刺當代社會的問題。(著名的格列佛遊記就是其中一個的例子)
老公告訴我有一個同事平常做事總是忘東忘西讓他很受不了。 「忘東忘西?」 「對阿。就算我跟另一個同事提醒他,他還是可以忘記。每次看到他這樣,我都會氣到心臟漏拍。」
公公打趣問到:「他哭成這樣是像誰啊?是像你還是像他(意指我老公)。」 或許是看了許多文章建議寶寶要在六個月左右戒奶嘴是較佳
我實在有太多讓我難以自在活著的特質了 尤其是在腦袋裡跟別人吵架,吵到走火入魔自己睡不著。
坐在我面前的她緩緩開口:我曾經希望我死去,覺得我沒有資格活下去,至少他們真正教會我的就是這個『妳,不具有其他活下去的意義。』
兒子啊,懷孕就像一個慢慢體會到身體不是自己的奇怪歷程。 甚至令人害怕、脆弱、無助。 為甚麼這麼說呢?媽媽解釋給你聽。
念外文系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圍繞著文人作品轉,古人都將自己無法發揚光大的雄心壯志、獨有前衛的價值觀寄託在文字裡。那些坦坦蕩蕩地一行行間充斥著憤恨不平,有些則隱晦地發展出自己的故事世界,間接諷刺當代社會的問題。(著名的格列佛遊記就是其中一個的例子)
老公告訴我有一個同事平常做事總是忘東忘西讓他很受不了。 「忘東忘西?」 「對阿。就算我跟另一個同事提醒他,他還是可以忘記。每次看到他這樣,我都會氣到心臟漏拍。」
公公打趣問到:「他哭成這樣是像誰啊?是像你還是像他(意指我老公)。」 或許是看了許多文章建議寶寶要在六個月左右戒奶嘴是較佳
我實在有太多讓我難以自在活著的特質了 尤其是在腦袋裡跟別人吵架,吵到走火入魔自己睡不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他把我逼瘋,看著我發瘋後又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指責我的情緒不穩定。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我一直都是被逼瘋的那個,且換來我爸對我的評價就是:「脾氣很不好......」。他說過很多,但我已經忘了大部分。只記得阿公告別式時,我獨自坐在外面摺蓮花。旁邊來了一位叔叔,他說是我爸的朋友來和我搭話:「妳爸說妳是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他把我逼瘋,看著我發瘋後又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指責我的情緒不穩定。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我一直都是被逼瘋的那個,且換來我爸對我的評價就是:「脾氣很不好......」。他說過很多,但我已經忘了大部分。只記得阿公告別式時,我獨自坐在外面摺蓮花。旁邊來了一位叔叔,他說是我爸的朋友來和我搭話:「妳爸說妳是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