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原本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友人找我討論,他想知道怎樣才能「找回原本的自己」,在這裡稱他為安迪好了,換了幾個工作之後,他發現自己總是跟上司意見不合,存在衝突,彼此的關係也很緊張。他覺得面對上司時,自己的言行好像脫離了控制,總是那麼防衛、緊張,面對上司的那個自己,好像不是真的他。
安迪憶起從小跟爸爸相處的經驗。他的爸爸是位軍人,對自己的孩子採軍隊式管理,相當嚴格。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幼稚園時有一天回到家,因為不小心弄壞了爸爸的東西,爸爸嚴厲的責罵他,說身為男生,怎麼連東西都保管不好。面對眼前孩子委屈的哭泣,他的爸爸更是責打的更厲害,因為在爸爸的世界裡,男兒有淚不輕彈。
久而久之,安迪在爸爸的面前,只能選擇隱藏自己的意見跟感受,依照爸爸的期待生活,因為只有這樣做,他才能不再被爸爸責打、咒罵。但安迪不知道的是,在順從的表面底下,其實深藏著不被容許表達自我,以及對爸爸的憤怒。長大之後,只要安迪處於跟爸爸類似的權威關係之中,儲存在身體裡面那些沒有機會被理解,感受沒有被好好接住的挫折經驗,下意識把這些過去的憤怒投射在眼前的"上司"身上。
聽完安迪的故事之後,我說:「我知道,你原本就在那裏,沒有消失過。因為從小,你想要好好的被照顧,被接住,面對父親,你只能先把真實的自己放在旁邊」,語畢,安迪眼睛含著淚水點頭。「你本來就是一個情感纖細的人,這是你最珍貴的特質,它一直都在,如果你想要找回原本的自己,我的建議是,你之後找的工作,看看機構有沒有辦法不要有那麼重的權力結構,或是團隊的氣氛是容許討論跟表達意見的,我想這比較不容易勾起你跟爸爸相處的挫折經驗」。
「第二個建議是,要找回你原本的自己,勢必要做一些不同的嘗試。你說自己學到,當別人丟給你工作時,你習慣先滿足對方的需要,盡力達成工作目標。我知道你心裏其實有自己的感受跟主張,你要練習的是,先讓自己的想法跟感覺停在心裏面久一點,好好的看到它們,而不是跟爸爸在一起一樣,丟掉那些浮出來的想法跟感受,你覺得如何?」安迪聽完點了點頭。
一個人的自我,是從主要照顧者身上繼承過來的。不論這個人是母親、父親、祖父、姑姑等,他們對一個小孩子生理與情緒需求的樣貌,都傳達給孩子「在他們的眼中,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一個小孩子,如果表達需要與情緒的時候能被好好的接住,被大人適當的轉譯與說明,他就能夠慢慢的從大人的眼中看見真正的自己,學到自己的樣子,以真實的自我活下去。相反的,如果一個小孩子在表達自己的需要與情緒時,周邊的大人因為他們自己的狀態,曲解或扭曲了小孩的需要和表達,他們就會從大人的視野中得到扭曲的自我,帶到社會中應用。
感覺自己跟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人際關係最後總是走到相同,你不樂見的結果,或跟親友在一起常常感覺不自在,不能輕鬆的做自己,如果觀察到以上的現象,檢視一下自己的感受跟經驗,不要習慣性的壓抑,或讓它們很快的溜走。停在其中,試著反思過去類似經驗的影響,我相信,你會發現原本的你,其實一直都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大家留下意見或問題,一起討論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裡聊天室 的其他內容
    各位台中市的朋友好,小弟是在大學服務了11年的心理師(諮心字第1695號),從小在台中長大。有鑑於在專業成長的路上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想為滋養自己的地方奉獻微薄的心力。 這裡提供小弟的電子信箱(yucheng406@gmail.com),在尋求專業協助之前,若你想要有一個人可以討論,請告知我【您所處
    一位年邁的爺爺有一對子女,他們各自成家,也有自己的後代。有一天,這位爺爺的雙腳不知怎麼的開始腫脹,同住的兒子認為不需要帶去就醫,爺爺的女兒雖然擔心,但傳統觀念告訴她,嫁出去的女兒不應該多給意見,她只能選擇默不作聲。日子一久,爺爺開始在晚上會在客廳看見幾個白色透明的小孩在嬉鬧,兒子說沒看到白色小孩,覺
    「其實我想,學校應該是最需要講誠信的地方,也許算是以身作則,如果教育端都沒有,那如何期待我們的下一代,甚至如何期待台灣的未來?」。讀著研究生的回信,我的心情也不太好受。年初面試的時候講好7月的實習會提供免費的專業督導,沒想到這個月長官大刀一揮,把3位兼任專業人力(其中1位老師的工作正好是實習生的專業
    周末休假時,公務信箱收到一封公文簽核通知,瞄了一下信件主旨,心裡面不愉快的感受再度升起:「主管大概又只看標題就又胡亂分文,為什麼每次都這樣,她為什麼不能把內文看完再判斷?造成我很大的困擾」。這樣的想法與不舒服的感受,就這樣跟完我的假期。直到上班日正式點開公文,我才發現我的主管這次有看過公文,才把它指
    我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家庭裡,早年父母親工作忙碌,鮮少與我談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會怎麼發展,以及遇到狀況可以怎麼處理。記憶中有過幾次討論的機會,收到的是:「那個沒有什麼」、「以後你會結婚,有自己的小孩」。民國90年左右,偶像劇熱潮開始出現,裡頭演出的通常都是高富帥男主角,搭配鄉村出身,因緣際會與之相遇的
    「一位諮商心理師開始執業,他心裡所期待的,是透過所學專業去幫助眼前受心理痛苦所困的人。諮商心理師對此投入的經驗越多,學習越多,掙扎越多,就會更有效能的協助人。」這是我的假設。 不論你是何種醫事人員,進入了大學體制,專業能力勢必受到限制。所以在提供學生專業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自己所處的單位屬性,否
    各位台中市的朋友好,小弟是在大學服務了11年的心理師(諮心字第1695號),從小在台中長大。有鑑於在專業成長的路上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想為滋養自己的地方奉獻微薄的心力。 這裡提供小弟的電子信箱(yucheng406@gmail.com),在尋求專業協助之前,若你想要有一個人可以討論,請告知我【您所處
    一位年邁的爺爺有一對子女,他們各自成家,也有自己的後代。有一天,這位爺爺的雙腳不知怎麼的開始腫脹,同住的兒子認為不需要帶去就醫,爺爺的女兒雖然擔心,但傳統觀念告訴她,嫁出去的女兒不應該多給意見,她只能選擇默不作聲。日子一久,爺爺開始在晚上會在客廳看見幾個白色透明的小孩在嬉鬧,兒子說沒看到白色小孩,覺
    「其實我想,學校應該是最需要講誠信的地方,也許算是以身作則,如果教育端都沒有,那如何期待我們的下一代,甚至如何期待台灣的未來?」。讀著研究生的回信,我的心情也不太好受。年初面試的時候講好7月的實習會提供免費的專業督導,沒想到這個月長官大刀一揮,把3位兼任專業人力(其中1位老師的工作正好是實習生的專業
    周末休假時,公務信箱收到一封公文簽核通知,瞄了一下信件主旨,心裡面不愉快的感受再度升起:「主管大概又只看標題就又胡亂分文,為什麼每次都這樣,她為什麼不能把內文看完再判斷?造成我很大的困擾」。這樣的想法與不舒服的感受,就這樣跟完我的假期。直到上班日正式點開公文,我才發現我的主管這次有看過公文,才把它指
    我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家庭裡,早年父母親工作忙碌,鮮少與我談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會怎麼發展,以及遇到狀況可以怎麼處理。記憶中有過幾次討論的機會,收到的是:「那個沒有什麼」、「以後你會結婚,有自己的小孩」。民國90年左右,偶像劇熱潮開始出現,裡頭演出的通常都是高富帥男主角,搭配鄉村出身,因緣際會與之相遇的
    「一位諮商心理師開始執業,他心裡所期待的,是透過所學專業去幫助眼前受心理痛苦所困的人。諮商心理師對此投入的經驗越多,學習越多,掙扎越多,就會更有效能的協助人。」這是我的假設。 不論你是何種醫事人員,進入了大學體制,專業能力勢必受到限制。所以在提供學生專業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自己所處的單位屬性,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