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寫作訓練更有趣?讓我們從「寫故事」開始!(上)

如何讓寫作訓練更有趣?讓我們從「寫故事」開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閱寫越快樂】EP.5 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
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與談來賓|
光是讀寫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林晏履老師



寫作訓練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嗎?
有沒有有趣又有效的寫作訓練方式呢?

帶孩子寫故事容易嗎?

這天,喜閱樹邀來我們的讀寫教育好夥伴——光是讀寫教育工作室的林晏履老師,和梁老師一起對談「寫故事」這件事。

梁老師首先笑著分享自己曾在課堂上帶領國中生進行「故事接龍」的活動,國中生們卻讓角色紛紛死去,最終成為一齣悲劇……她因此發現,講故事其實並不容易啊!

《故事製造所》桌遊介紹

圖片來源/《故事製造所》Wabay 挖貝募資頁面

圖片來源/《故事製造所》Wabay 挖貝募資頁面


而最近由許榮哲、歐陽立中兩位名師與灣加遊戲共同推出的《故事製造所》桌遊,其實就是一款能幫助小孩/大人輕鬆學會寫故事的超強桌遊喔!

市面上已有為數不少的「故事桌遊」,這些桌遊能夠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但許多時候,那些爆發的想像力最終卻沒辦法讓故事去往更明確的方向。因此,為這款桌遊撰寫寫作手冊的晏履大力推薦《故事製造所》的最大特色:

以『故事結構』作為每階段目標

這樣的設計,讓玩家在創造故事的途中因此不會偏離故事結構,玩完後可以說出相對完整的故事。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說故事的門檻,也可以帶到故事文本的閱讀理解分析。梁老師也分享自家小孩一開始只能寫出短篇故事,但在體驗這款桌遊後,寫出的故事篇幅自然變長,情節變得豐富了!

|基本故事六步驟|

  1. 目標:主角的追求是什麼?
  2. 阻礙:主角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遭遇怎樣的阻礙?
  3. 突圍:主角用什麼方式來克服阻礙?
  4. 挫敗:接下來,主角遭遇怎樣的挫折?
  5. 轉折:接著又出現了什麼樣的重大轉機?
  6. 結局: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7. 領悟):從這個故事可以學到什麼?(或角色的領悟)

基礎的故事六步驟以外,遊戲中也可以套用許榮哲老師的「靶心人公式」來進行進階的變化。而光有結構還不足以構成精彩的故事,沒關係!桌遊內還有「角色」、「場景」、「物品」、「行動」和「狀態」這些提供限制與輔助的牌卡,等於是把故事的元素分析成為遊戲內容。


生活有五力,寫作更容易

這組桌遊除了能讓大人小孩一起體驗有趣的故事創作之旅,負責撰寫補充包「大師工具組」中寫作手冊的晏履老師,則進一步將遊戲卡牌連結到生活中的寫作練習。對於家長和小孩最苦惱的寫作問題--「不知道該寫什麼?」他認為與其到要寫作的當下,才開始思考該為孩子補充什麼,或許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就讓他們培養起這些「什麼」,讓孩子不會擔心自己寫不好、不知道要寫什麼。

那麼,小孩若要順利愉快的進行寫作,需要哪些能力呢?在寫作手冊中,他帶出了「寫作五力」

觀察
  • 生活中有沒有注意周遭小事物?
  • 生活中的觀察可以讓孩子從平凡之中挖掘驚喜
  • 過度繁忙的生活和3C可能讓我們失去覺察的能力
感受
  • 真實的感受帶來真實的寫作
  • 孩子的寫作有時在應付大人,因此失去體會「表達真實自我」的滿足
聯想
  • 垂直式思考的線性連結
  • 可以在想像中創造聯想
想像
  • 不具因果,憑空飛來一筆
  • 聯想力夠強,更容易想像
結構
  • 故事的套路(例如:哆啦A夢和柯南)
  • 大量閱讀故事可以幫助孩子掌握結構

針對這五力,梁老師認為現代小孩很容易因為3C的刺激與限制,忽略現實生活中的細緻之處。就像她班上的一位少年,在上了幾堂課之後,發現自己並不是沒有感受,而是不知道自己有這些感受,也不知道怎麼表達。晏履老師則認為「觀察」和「感受」是與生活的連結,也是寫作的起點,因此透過桌遊搭配活動,就能銜接到學校的寫作作業,能快速展現這些能力。

重要的寫作五力,和故事的關係又是什麼呢?

故事讀與寫,增強寫作力

對晏履老師來說,「寫作」其實是順著身體的感受與思緒,讓文字自然流動而出,當生活中沒有刻意去觀察、感受和想像,寫出來的作品(故事)可能就會比較「單純」。

梁老師也補充,「場景」是小說要素之一,好的小說之中充滿細節的場景和人物,都奠基於作者平日對生活的觀察。而讀者再透過場景描寫去想像、感受。對於讀者來說,這些細節是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而當讀者回到自身的寫作,當然也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例如在寫作中不直接寫出寫出人物的情緒,而是側面用言行舉止去透露線索。

因此,寫故事對於寫作基礎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兩位老師列出以下幾點:

自我抒發管道

在孩子寫作的故事中,看見孩子的現況以及想和大人分享的事

未來職涯發展

無論是電影產業、廣告產業,還是像說服他人同意自己論點,或讓大家理解並認同你想要表達的東西,在這注重個人品牌經營得世代,培養這些通用於各種產業的能力,故事都可以幫我們做到!

生活日常溝通

其實在日常溝通中,故事力也很重要呢!梁老師就分享她在和小孩溝通錯誤時,曾使用講述「某人」的故事,來暗示小孩去反思自己行為。

綜合以上,晏履老師感性地分享,他認為故事能夠召喚讀者強大的共感,會留在人們心中的,都是感動人的故事。而寫得出好故事的人,一定也是敏銳的觀察與感受者。「故事」其實就是一個媒介,孩子能在創造的過程中,長出重要的能力。

最後,梁老師又拋出一個問題:

現今運用AI輔助來創作故事變得容易,
那我們還有必要訓練孩子寫故事的能力嗎?

下集節目,兩位老師將更深入討論寫故事可以為孩子帶來的訓練,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的答案喔!


avatar-img
梁虹瑩的沙龍
32會員
80內容數
喜閱樹希望能成為國文教育圈裡的世外桃源,以推廣孩子的讀寫教育、經典教育為終生志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虹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為家長,平時可以透過哪些方式陪伴與引導,讓孩子帶回家的作文題目不再成為親子關係破壞者? 老師,我們家小孩面對作文題目, 腦袋好像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麼寫……😵‍💫 你是否也曾為此苦惱?身為家長,平時可以透過哪些方式陪伴與引導,讓孩子帶回家的作文題目不再成為親子關係破壞者?
虹瑩老師認為要養成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最好還是從父母的陪伴開始,但此時的陪伴形式會和小時候長得不太一樣。首先,每週還是要有一些「親子共讀」時間,可以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閱讀,家長也須放下3C產品,專心陪伴孩子閱讀。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閱寫越快樂】EP.2 文字整理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閱寫越快樂】EP.1 文字整理
本文為Podcast節目【子玲的親子聊心屋】EP.22 文字精華整理 節目主持人:子玲老師 與談來賓: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本文為Podcast節目【子玲的親子聊心屋】EP.21 文字精華整理 節目主持人:子玲老師 與談來賓: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身為家長,平時可以透過哪些方式陪伴與引導,讓孩子帶回家的作文題目不再成為親子關係破壞者? 老師,我們家小孩面對作文題目, 腦袋好像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麼寫……😵‍💫 你是否也曾為此苦惱?身為家長,平時可以透過哪些方式陪伴與引導,讓孩子帶回家的作文題目不再成為親子關係破壞者?
虹瑩老師認為要養成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最好還是從父母的陪伴開始,但此時的陪伴形式會和小時候長得不太一樣。首先,每週還是要有一些「親子共讀」時間,可以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閱讀,家長也須放下3C產品,專心陪伴孩子閱讀。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閱寫越快樂】EP.2 文字整理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閱寫越快樂】EP.1 文字整理
本文為Podcast節目【子玲的親子聊心屋】EP.22 文字精華整理 節目主持人:子玲老師 與談來賓: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本文為Podcast節目【子玲的親子聊心屋】EP.21 文字精華整理 節目主持人:子玲老師 與談來賓: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