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大莫過於心死,只要心還在一切都不是「不務正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好奇心

我記得我在初中、高中的時候就有這個疑問「為甚麼那麼多人選工作不是選回自己本科專業?竟然不選它,當初又為甚麼要選這個科目?」我那時帶著這個「好奇心」問了很多的大人,你們猜他們是怎樣回答我?
最多人的回答是「當初只是想要讀大學,那個科系都不重要。」這個是我最常聽到的;也有的是「當初喜歡的科沒選上,這個學校的科系錄取了我,所以我就來了。」也有的「那時根本沒想這麼多,那裡錄取就去那裡。」那時候的我聽到這些答案,對他們這些人很不恥這,覺得這樣根本是浪費時間,倒不如直接出來工作。看到他們這樣,我不斷的和自己說「不要成為他們這樣的人」
於是,我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訂好自己要讀甚麼專業的目標,最終我也真的讀上了。讀上之後我很用心在這個專業上,希望自己畢業後可以成為本科專業人員,繼續在這個專業上深耕。但是,事以願違,因為諸多原因,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已經是有一點偏離了這個專業,但還是在範圍內。到了我目前第二份工作就已經超出的十萬八千里。
而且我在畢業後找到第一份工作和轉換第二份工作之間,我也讓自己不務業了一小段時間,宅在家裡,不事生產,偶爾打打散工,導致和家裡的人不斷吵架,破壞彼此關係。
我們終將成為我們討厭的人

成為了所討厭的人

目前,我已經成為了我以前最討厭的人。但不知道是不是經歷的事多了,現在的看法也完全不一樣了。不是因為我變成我以前口中不恥的人,所以我現在就幫自己洗白,不是這樣的,反而是你切身經歷過,你更能體會當中的感覺。
在抉擇和計劃我們的人生規劃中,有一個很專業的名稱叫做「生涯規劃」裡面包含很多很多的規劃在其中,其中一個就是職業生涯規劃。在當中提到「生涯規劃不是一道單選題,也不是規定選了之後永遠不能改變,它是一道多項選擇題而且不斷地在修改,變化流動。」
意思就是說「你今天作出的決定不等於就不能再變,會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停的轉動」而且也很鼓勵人去多嘗試不要只去想,也不要想不到就不做,做了再算,邊做邊調整,做了你就知道合不合適,做了才知道要怎樣調整,職涯也同樣。
你今天所選的課目,並不一定就等於你往後的職業生涯不可,你現在不明白,也不等於以後不明白,你今天不務正業也不等於你日後也不務正業,這只是目前的狀況而已,而且你怎樣知道你今天所做的,所學的,日後沒有用得著的地方?
況且,到底甚麼是不務正業?沒有穩定工作就是不務正業?沒有做一些所謂的正規工作就是不務正業?這個不務正業到底是誰來定的?社會嗎?爸媽嗎?還是我們自己?還是像我以前不恥的那些人就叫不務正業?

每個人都努力地活著

現在在我眼中「賺錢嘛!只要不犯法、不偷、不搶,憑自己能力賺錢,沒甚麼可恥的,因為每個人都很努力的,拼命的生活著。」
而我自己現在呢?我不後悔自己做了現在這個決定,反而離開了本科專業後,我更加的能體會到我的專業裡面所說的東西。而且我每天的「不務正業」也讓我有了休息時間,我試過去打散工,有工作就去做,沒有管它是甚麼工作;也有過三個月就待在家裡,連家門口都不想去,但我知道我這只是暫時「休息是為了做更遠的路」。
因此我覺得不務正業,或是有沒有選擇自己本科的專業為工作都不重要,因為只要你有「心」,有熱情,有目標,總有一天我們會把所有所學的東西合在一齊,成為了我們獨一無二的經歷和智慧,這些從我們多個「不務正業」、錯的抉擇與歪路而走出來。
那對我而言甚麼是重要,我們的一句老話「哀大莫過於心死」你的心死了,那一切也就完了。你心死了,讓你做本科專業也沒有用,因為對你來說一切都無所謂了。
去那裡無所謂。。。。。
有沒有目標無所謂。。。。
工作有沒有前途無所謂。。。。
成了一個行屍走肉的東西,這樣對我而言才是真的不務正業!
avatar-img
32會員
28內容數
寫完了自己成長內心掙扯的過程,發現自己最能夠與人分享的就是自己的失敗經驗,而我把時間花的最多的就是自的療癒,也是我在我文章裡所提到的「回家之路」。我想把嘗試過的方法或者曾經迷惑、不解、或是做錯路的經歷分享出來,讓也走在或是正想要走在回家之路的人,多一個參考,感謝各位,請多多支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別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曾聽說過一句話「小時候我們覺得甚麼都是真,非常的較真;再長大一點,又發現原來甚麼都是假的;又到後來,我們又發現原來,世界上是有真有假,到最後,我們已經無所謂真假。」 初見自己的家庭 去到大四那年,那年有一門課程是在說家庭對整個家庭成員如何互相的影響,以及是如何被影響。那個時候的我,已經開始覺得「自
「它們」一直都在 我成功的完成了三階的培訓,成了電話輔導員,但過程並不順暢。在這一年多裡面,我不斷的懷疑自己,懷疑自己我所選的專業是不是真的適合我,覺得自己現在好像遇到了瓶頸,學了快三年多了來來去去都一樣,覺得自己無法再提升自己。 這樣的自我懷疑,一直圍繞著我的大三時期,好死不死的,大三時期的課是最
我們常會說「我還未準備好」,其實根本就沒有「準備好」這件事,萬物都在變動,我們又怎樣保證事件一定是照我們所想、所計劃進行。放手吧、放手一拼,也許事件的發生是我們意想不到。 做自己實驗室 休學了一個學期,我重新復學,復學後遇到了影響我往後一生的事,就是我遇到了我的啟蒙老師和我的小家人。 復學後,我去了
人一旦看見了,知道了,就無法再欺騙自己,但我們還是可以選擇忽視它。只是在忽視的過程,會有一直有一把聲音在提醒你「是時候要醒過來了,不是在自欺欺人。」然而,我們還是選擇了繼續忽視。。。。。。 旅程之初 —「要如何做」 大學時的我,還未能直面恐懼,只是每一次的遇到痛苦時,都能讓我有機會看見它一點點,但
書寫就像是我與內在自己在對話,閱讀者就像是這場對話的觀眾,我在「對話」中能感受到被治癒,透過「對話」我也更加能整理自己內在的部份,希望在觀看這場對話的朋友,也同是如此。 看見心裡面的那一把鎖 如果在中學的時期是以「若關係終將分離,何必去主動建立,我不需要人際關係」為信念,那麼在大學的時候就是「關係是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有編劇的能力,而且我們每天都會在編,各種的編,編完還不止還要演,還要導,而且演得不好、導也導不好、連編都有問題,但是我們還是每天照樣編、照樣演、照樣導,把我們的人生交托給在這個很爛的編劇。這個編劇是誰?就是我們的大腦。 大腦喜歡各種各樣的編劇,從人物設計、對白、人物動作、劇情,甚
我曾聽說過一句話「小時候我們覺得甚麼都是真,非常的較真;再長大一點,又發現原來甚麼都是假的;又到後來,我們又發現原來,世界上是有真有假,到最後,我們已經無所謂真假。」 初見自己的家庭 去到大四那年,那年有一門課程是在說家庭對整個家庭成員如何互相的影響,以及是如何被影響。那個時候的我,已經開始覺得「自
「它們」一直都在 我成功的完成了三階的培訓,成了電話輔導員,但過程並不順暢。在這一年多裡面,我不斷的懷疑自己,懷疑自己我所選的專業是不是真的適合我,覺得自己現在好像遇到了瓶頸,學了快三年多了來來去去都一樣,覺得自己無法再提升自己。 這樣的自我懷疑,一直圍繞著我的大三時期,好死不死的,大三時期的課是最
我們常會說「我還未準備好」,其實根本就沒有「準備好」這件事,萬物都在變動,我們又怎樣保證事件一定是照我們所想、所計劃進行。放手吧、放手一拼,也許事件的發生是我們意想不到。 做自己實驗室 休學了一個學期,我重新復學,復學後遇到了影響我往後一生的事,就是我遇到了我的啟蒙老師和我的小家人。 復學後,我去了
人一旦看見了,知道了,就無法再欺騙自己,但我們還是可以選擇忽視它。只是在忽視的過程,會有一直有一把聲音在提醒你「是時候要醒過來了,不是在自欺欺人。」然而,我們還是選擇了繼續忽視。。。。。。 旅程之初 —「要如何做」 大學時的我,還未能直面恐懼,只是每一次的遇到痛苦時,都能讓我有機會看見它一點點,但
書寫就像是我與內在自己在對話,閱讀者就像是這場對話的觀眾,我在「對話」中能感受到被治癒,透過「對話」我也更加能整理自己內在的部份,希望在觀看這場對話的朋友,也同是如此。 看見心裡面的那一把鎖 如果在中學的時期是以「若關係終將分離,何必去主動建立,我不需要人際關係」為信念,那麼在大學的時候就是「關係是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有編劇的能力,而且我們每天都會在編,各種的編,編完還不止還要演,還要導,而且演得不好、導也導不好、連編都有問題,但是我們還是每天照樣編、照樣演、照樣導,把我們的人生交托給在這個很爛的編劇。這個編劇是誰?就是我們的大腦。 大腦喜歡各種各樣的編劇,從人物設計、對白、人物動作、劇情,甚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在工作上會出現與所學不符的情況,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轉換跑道、持續學習和追求興趣都是不務正業的人生態度。這樣不僅能夠開闊視野,增強競爭力,還能夠享受工作和豐富人生經驗。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許多人總是懊惱著,為什麼對某些人而言,結合生命中的興趣與志業這麼容易,對於你而言卻這麼困難?你總是難以回答「長大後要做什麼」的問題,你對於許多事情都展現了高度興趣;你總是埋頭投入每個興趣,卻又再深入鑽研瞭解過後,感到無聊。」 有可能,你並不是沒有目標,只是被文化高度浪漫化的「天賦說」侷限了你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在工作上會出現與所學不符的情況,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轉換跑道、持續學習和追求興趣都是不務正業的人生態度。這樣不僅能夠開闊視野,增強競爭力,還能夠享受工作和豐富人生經驗。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許多人總是懊惱著,為什麼對某些人而言,結合生命中的興趣與志業這麼容易,對於你而言卻這麼困難?你總是難以回答「長大後要做什麼」的問題,你對於許多事情都展現了高度興趣;你總是埋頭投入每個興趣,卻又再深入鑽研瞭解過後,感到無聊。」 有可能,你並不是沒有目標,只是被文化高度浪漫化的「天賦說」侷限了你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