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的兩難:薪資過高的人該調薪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薪資過高的判斷,可以透過將人員依職級、職務分類,進行內部同仁與外部市場比較,定義達某金額以上(如基層人員6萬),或是某百分位數以上(如P75)的人為高薪者。

薪資過高的人,通常不是表現特別優秀,為了激勵、防止挖角而大幅調薪。就是特別資深,多年來沒被注意或沒被限制地調薪,而造成此結果。

那薪資已經過高的人適不適合再繼續調薪呢?若是特別優秀的人,我認為平衡好市場水準及挖角風險,仍然可以調薪。但問題就出在表現普普的高薪老員工,到底該抱持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繼續調薪,還是勇敢地不再調薪?

我認為調薪金額應該逐年減少到0,而高得太誇張的可以直接歸0,然後做好與員工攤牌的準備。

曾經遇到一個薪資已經是平均值兩倍的老員工,那年決定不調他薪,結果他跑來抱怨:

「通膨這麼嚴重為什麼我不能調薪啊!」

「公司不能拿我薪資很高當理由啊!」

「這是變相懲罰啊!」

但既然他有薪資很高的自知之明,怎麼不見他每月領薪時感到不好意思啊!!

經過評估後,認為這人薪資已高過他的價值,出去找工作也找不到一樣的待遇,所以就任他怨我恨我不理睬我,我就是不願意許給他一個調薪的未來。

結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饅的深夜HR人生劇場的沙龍
60會員
36內容數
無規則,請隨意
2024/05/19
當初心理系畢業不走諮商,是因為不想接觸精神病患,結果開始接手員工關係的業務後,竟然回到了心理系的本業。
Thumbnail
2024/05/19
當初心理系畢業不走諮商,是因為不想接觸精神病患,結果開始接手員工關係的業務後,竟然回到了心理系的本業。
Thumbnail
2023/12/10
朋友前陣子教了Bare Minimum Monday這個詞,這個詞的精神就是週一只做最低產能的工作付出。
Thumbnail
2023/12/10
朋友前陣子教了Bare Minimum Monday這個詞,這個詞的精神就是週一只做最低產能的工作付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前工作時發生過一件事, 讓我深刻的體會了一個好公司的前提必須先有好的管理。
Thumbnail
以前工作時發生過一件事, 讓我深刻的體會了一個好公司的前提必須先有好的管理。
Thumbnail
每年討論加薪幅度的時候,公司內總是刀光劍影。員工認為自己過往一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為公司賣命,加薪幅度絕對不能少。對於老闆,他們看着公司帳簿,業績沒有明顯上升,自然覺得能夠讓員工加薪幅度有限,否則人力成本將會加重公司財務負擔。對於某些職位,管理層認為應設有頂薪點,否則隨着員工年資增長,人工將會
Thumbnail
每年討論加薪幅度的時候,公司內總是刀光劍影。員工認為自己過往一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為公司賣命,加薪幅度絕對不能少。對於老闆,他們看着公司帳簿,業績沒有明顯上升,自然覺得能夠讓員工加薪幅度有限,否則人力成本將會加重公司財務負擔。對於某些職位,管理層認為應設有頂薪點,否則隨着員工年資增長,人工將會
Thumbnail
如果你是S的小主管該怎麼做呢?拒絕昧著良心補刀?還是為求自保,配合補刀?反正是高層點名要砍人,「人不是我殺的」。
Thumbnail
如果你是S的小主管該怎麼做呢?拒絕昧著良心補刀?還是為求自保,配合補刀?反正是高層點名要砍人,「人不是我殺的」。
Thumbnail
職場和薪水,這樣說吧,就是一種資源分配。 怎麼樣才能拿到比較多的資源分配呢?
Thumbnail
職場和薪水,這樣說吧,就是一種資源分配。 怎麼樣才能拿到比較多的資源分配呢?
Thumbnail
文章開始之前,問問自己,我是高績效員工嗎? 看看自己公司內部,是不是有某些同事相對於其他人,帶給公司的貢獻很高? 我相信每間公司都有所謂貢獻度高的高績效員工,這樣的員工可能在各個部門,業務部、研發部、倉庫、行銷、生產。 過度依賴高績效員工,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 不論哪個方式其實都不是很好。
Thumbnail
文章開始之前,問問自己,我是高績效員工嗎? 看看自己公司內部,是不是有某些同事相對於其他人,帶給公司的貢獻很高? 我相信每間公司都有所謂貢獻度高的高績效員工,這樣的員工可能在各個部門,業務部、研發部、倉庫、行銷、生產。 過度依賴高績效員工,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 不論哪個方式其實都不是很好。
Thumbnail
根據我某位資深同仁告訴我說,若去年的工作考績是甲等,原則上該名員工是可以加薪的,而且這是有規章辦法作為依據的。而我們組內的全體同仁都拿到甲等,理應全員加薪。 學校一級單位卻說:「要加薪就應該全員加薪啊?怎麼只能幾個人加?這對他們不公平。」
Thumbnail
根據我某位資深同仁告訴我說,若去年的工作考績是甲等,原則上該名員工是可以加薪的,而且這是有規章辦法作為依據的。而我們組內的全體同仁都拿到甲等,理應全員加薪。 學校一級單位卻說:「要加薪就應該全員加薪啊?怎麼只能幾個人加?這對他們不公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