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是:「對自己說謊就會招來說謊的朋友, 同樣的,對自己敞開心門,就會出現能夠打開心門的友人,就是這麼簡單的法則。」《吉本芭娜娜解答交朋友的煩惱》吉本芭娜娜「比起你的基因遺傳,生活型態更能影響你大腦的命運。一旦你的大腦運作順暢,其他生理機能便會跟著改善。生活習慣良好是保持大腦敏捷的關鍵。活動量愈大,對身體和大腦愈有好處。」《大腦韌性》桑賈伊•古普塔「活化端粒可能致癌,所有癌細胞的共通點就是強化的端粒。老化充滿這種交易,在立即的生存與最終的長壽之間,長壽通常是輸家。事實上,演化甚至可能幫忙讓我們壽命變短。這是老化的左右為難,細胞變成衰老細胞就不會變成癌細胞,但是衰老細胞卻會創造出發炎,去幫忙導致其他的細胞變成癌細胞。」《慢老之鑰》比爾.吉福德「我們尋求超越,但如果只是在水平層次上改變每天的例行公事,就像在海洋表面用一道浪取代另一道浪。真正的超越是更深的、是垂直的,超越了波浪,進入內在深處那無限的寧靜。」《超覺靜坐的力量》鮑勃•羅斯「在放下它們之前,必須先知道它們是誰,我們必須認出自己的故事。故事是曾經發生在過去的事。它們具有自我暗示的力量。如果放任不管,故事會自行重播,永不止息……如果想要成長,就必須放下這個故事,活在當下。『如果你正經歷屬於你的真實,就無法繼續說你的故事。』 」《極簡靜心》蘇琦‧諾沃格拉茲,伊莉莎白‧諾沃格拉茲著「當我們不再白費力氣亂轉,開始像個真正的大人,「那一刻」就會降臨;當我們開始像個軍官指揮自己的人生走向時,「那一刻」就會到來。我並不想繼續當原來那樣的人。我一點都不想。於是,我的「那一刻」瞬間迸發。」《寧可為夢想使壞,也不要窮忙一輩子》休•麥克李奧「我可以感覺家的扯力,但是家待久了,我又感覺別的地方在扯著我離開。」《如夢的一年》佩蒂•史密斯「人對人的問題是上天賦予我們的永世無法清楚了斷的問題。實在是聽其自然,不去理會它也罷。反正無論你採取何種主張,你總得認可一些損失,付出一些代價。」《羅蘭散文:入世生涯》「過了八十大關,生活變得很狹隘,不得不如此。我的生活起居都在同一個樓層,三餐吃冷凍食品。我盡可能不跌斷脖子,我寫信,我打盹,我寫隨筆。現在的我只有寫作時會思考死亡,平常再也不會為此傷神。」《死亡不是問題,衰老才是》唐納.霍爾「孤獨成了通往內在的道路,一種發現自我的媒介。他藉著問問題,來解答所有的問題,但是所有事情都沒有結局,必須重頭開始。故事的重點不在於文字,而在於其間的掙扎。我漸漸的學著去接受現況。下一個事件的發生,只是早晚的問題。」《紐約三部曲》保羅•奧斯特「唯有我們的身體,能引導我們逃離黑暗。我們必須用感覺,不是思考。『她從旅行中學到重要的一門課是:回家後要珍惜記憶。』勇氣就是一種不證自明的信心。勇氣,就是一種克服恐懼的力量。旅行,有一種催生勇氣的能量。生活,其實就是一場旅行。下一次旅行,永遠是我最重要的一次。」《我的小探險》吉莉安•羅賓森「比起『給予』的多寡,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感到『欠缺』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也和我們一樣會經歷喜怒哀樂,只有和周圍的人分擔內心小小的擔憂,並嘗試著去解決,才能在更大的擔憂產生的時候,有能力一一 解決。」《一句話收服小孩子》金恩喜「青鳥只是來和妳一起慶祝妳的幸福,迷人的王子也是如此,他並不負責帶給妳幸福。每一段關係、每一次經驗都是一個有價值的禮物,越早了解到其價值,妳就能越快度過痛苦。生命太短暫了,短得讓你無法總是做同一件事。妳現在可以在感覺到快樂的同時才選擇去愛。」《公主向前走》Marcia Grad「他會製作新的茶碗,創造新的花瓶,打造茶室的架構,可說是個作家。話說一個不多話的評論家,也只好轉行當作家,所以利休就這麼成了個茶人。利休的創作一直很重視無 為,茶碗做的扭曲,也是因為把意外的扭曲當成一種美,非常小心避免刻意的行為。」《千利休:無言的前衛》赤瀨川原平「沒有家庭主婦的時候,私房菜就變成一種品牌。去朋友家吃飯,而且是他的太太燒菜這一件事,變成是一種「品味的象徵」。」《購物日記》許舜英「活著不是一種生活。生活不只是關於生存。生存離生活很遠。生活和生活風格也還有一段距離。生存還不能稱之為生活。生活也還不能稱之為生活風格。」《古着文本》許舜英「特別危險的是不間斷的忙碌,因為這正是『壓力』的養分來源。惡性循環很快便會出現。承受壓力的人就失去掌控全局的能力,因而給自己製造更多新的壓力;到最後,發現自己只能追著事情團團轉。一旦習慣某種速度後,幾乎再也改不掉。速度讓人上癮。」《生命的時間學》柯萊恩「他指的是我們做了某件我們不常做的事,這是他很在意的問題。他指的是想要。他指的是過生活。我説過,我知道約翰說我們沒有樂趣是什麼意思。 婚姻是記憶,婚姻是時間。但時間一到,夜晚自己順利進行。」《奇想之年》瓊•蒂蒂安 「命運帶來事故,對抗命運才有故事。召喚不會這麼簡單就出現。一個讓自己充滿熱情、也擅長的工作,似乎常在另一條平行線上。故事有自己的生命,被記住了,就活了下來。我的角色像鹽,凸顯故事原味,入味之後,鹽就隱而無蹤。」《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洪震宇「你一旦知道怎樣可以活出更精彩的故事,你也就別無選擇。拒絕活出更精彩的故事就像你決定自我了斷、決定此生此世都活得像行屍走肉一樣。一個人想要尋死並不符合自然法則。倘若人生與故事的要點一模一樣,那麼其中的要點,就在人物的轉型。」《把人生變動詞:用行為改寫你的生命故事》唐•米勒「印度教的每一件事物,都可極其自然地轉化成自身的對立面。有形物質與神秘現象之間, 無時不在流轉與變動。此物可轉變為彼物;或者,此物本來就是彼物,從來未曾變,也永遠不變。存在轉化成空無,崩解、變形為宇宙,成為無所不在的梵天,成為一種神聖狀態,可消失於深不可測之空無的最深邃處。」《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瑞蕯德.卡普欽斯基「我問他是怎麼辦到的,他強調全心全意去做很重要,如果打算要做一件事,不管他心情如何也要做到。‧‧‧從醫四十年來,我發現只有兩種非藥物的『療法』對慢性神經疾病的患者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那就是音樂和花園。」《初戀和最後的故事》奧立佛.蕯克斯「其實,我常覺得人生不過是為了哈哈大笑而已。可以一邊辛苦努力地工作,一邊讓自己開心的笑,這不就是工作的最完美境界嗎?如果情況是相反的,我會頭也不回的轉身走開。」《時髦的幸福》盧淑芬(盧小乖)「『傻傻的做』這就是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而且人人都會。嘴巴喊出簡單明瞭的目標,身體就會在下意識中達成。」《七個動詞,就能改變人生》石黑謙吾「對別人好不是一種責任,它是一種享受,因為它能增進你的健康和快樂。你對別人好的時候,也就是對自己好的時候。」《淡定的愛,優雅的活》(美)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