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完就忘了,一點心得都講不出來 …

書讀完就忘了,一點心得都講不出來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讀完一本書後講不出一句心得,是因為你沒有一邊讀一邊想。

你可能會說,就是不懂才讀的啊,是能想到什麼 ?

不要去想讀懂了哪些,而是你有什麼問題

raw-image

強迫自己思考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問

在《整理想法的技術》一書中講到了如何在讀書前、中、後應用「提問」促使思考的方法 :

1 . 讀書前問什麼

先讀封面、作者介紹、前言,然後問自己 :

  • 書名怎麼來的
  • 作者的經歷
  • 書的主題是什麼
  • 誰需要這些知識
  • 有什麼好處
  • 用一句話整理剛剛的思考


2 . 讀書中問什麼

先讀目錄、標題,再讀內容,然後問自己 :

  • 跟我有什麼關係
  • 理解嗎
  • 贊同嗎
  • 有什麼新的發現


3 . 讀書後問什麼

問自己 :

  • 有什麼新的領悟
  • 我的感受如何
  • 有沒有產生新的創意
  • 我可以應用書中的行動建議嗎


--

問了問題不一定有答案,有沒有答案也不是重點。

提問的目的是打開大腦,讓裝載內容的記憶容器變大。

記憶容器越大,大腦記憶的內容就越多,能夠思考的材料也就越多,產生想法碰撞的機會也更大 ー 這就是讀書心得。

推薦閱讀 :


歡迎追蹤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avatar-img
哈利哥 | 下班後閱讀寫作
95會員
197內容數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