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職涯觀察|小公司的幕僚都在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在公司到底是什麼職位呀?我都搞不懂了」

這麼多年來,我常常被朋友問,甚至客戶或外部工作夥伴。因為他們發現我常常出現在90%以上的會議裡,我自己也越來越難用常見「職位」去概括,但這可能是件好事。

之前在 中華創業家跨界交流協會 聚餐中,我曾說:「業務、夥伴結盟、專案管理、行銷、HR,除了寫 code 我都做」。簡而言之就是個打雜的。而最近我開始找到文字描述自己在公司的價值。

開源:優化組織收入體質

「思考或觀察還有什麼可以優化」,並做出對應的風險應變,是我一種如偏執般的興趣。我喜歡為重要的事準備好備案,所以就算原本只負責一個部門,也常被常被老闆抓去詢問其他問題。

一間公司要能活下去,除去要有自己的願景來吸引適合的客戶與員工之外,「收入體質」也必須正常。

某些產業有個討人厭的「習俗」。有時不論你把客戶顧得再好,合約最多就是一年或二年,時間到了就要重新比稿議約。而客戶往往喜歡選擇新的廠商,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才有「新氣象」。但是對乙方來說可就累人了。

固定收入人人都喜歡,但無論你簽了多少個約,最多就是二年。無論你做的多好,時間到你不只是要重新來過,有時起點甚至不如新廠商。某種程度這給了乙方足夠的危機意識,必須一直一直尋找下個穩定收入,或不要因為拿到合約就放鬆懈怠。而這個概念運用的地方其實更廣。

我非常支持專注本業。本業做得好,服務好現有的客戶,維持穩定營收是必要的。但如果因為部分客戶的穩定營收失去居安思危的心,恐怕也將失去應變危機的能力。

尤有甚者,如果你只是這個產業供應鏈的中間或下游,往往等景氣寒風吹到你時已經又急又凶狠,令人措手不及。所以基於「主要競爭能力」上的「多角發展」,是留在無限賽局裡的關鍵。

我曾在某公司提議調整「收入組成」。該公司在某產業是翹楚,收入來源非常穩定集中在少數三五個主要客戶上,因此當時毫無積極佈局其他客戶群的理由。但我認為看似盛世之時正是必須做出備案的「Final call」。我積極推動改變收入組成,除了服務現有客戶,更要拓展原本客戶層以外的知名度,避免將公司全部的收入集中在少數客戶裡。這種作為將會是經不起風雨的體質。

更何況位居生產鏈中游的我們,對這產業的興衰沒有影響力,只能被動依靠客戶的事業成功與否來決定我們的收入,這真的太危險了。

結盟:找到能互補的隊友

我喜歡待中小企業,因為階級層數少,政策可以立即履行。但中小企業最大的問題也是「資源有限」。當資源有限而客戶需求無限,而通常沒有乙方敢拒絕客戶,許多人會試圖做能讓客戶滿意卻非本業項目的業務,然後樂觀的覺得未來應該有機會弄一個 BU,但試看其投資報酬率,常常不夠好。

首先,客戶想要 all in one 是因為想要少點麻煩。但這不意味著,當他叫你處理一件你不擅長的事時,他會降低對成品的期待。另外,開始一件新服務的投資時前期有時會很燒錢,除非你手上有一堆很乖的客戶等著把預算給你(而且客戶還要能等你走過學習期,拿出讓他們滿意的成品),也無法保障後期的收入能穩定到平衡前期投資。

在此我最推薦的就是:互補聯盟。

不需要什麼都會,而是找到能互補的盟友,一起把餅做大。B2B 的市場有時比想像的更加細碎化,很多人的 client portfolio 都是沒有重複的。這時我們一起去提案,委由其中一方作為統籌窗口,客戶就能享受到兩種高水準專業的成果,乙方也可以把預算搞大。

而找隊友的時候,「尊重」很重要。

「我們是隊友」不是一句話,是一個方針。

我只喜歡找高水準的隊友一起工作,那不但可以在專案進行中讓我方同仁(包含我自己)享受和專業人才共識的痛快,也做出能放上自己履歷表引以為傲的作品。便宜不會是我的首要考量,多條件考慮下的「平衡」是我追求的。(再者,一昧要便宜的客戶也不該是主力經營對象。如前面提到過的,客戶可不會因為你便宜,就下降標準。這種客戶是會要求你用10萬做到100萬的)。

我非常喜歡漸強實驗室的做法。漸強實驗室是客戶找 LINE marketing solution 的首選,然而一但有不是他擅長項目的部分,他會轉介值得信賴的廠商給客戶,他經營了一個慷慨且互依互靠的生態圈。自然,當其他廠商有適合漸強實驗室來做的案子,也必定會推薦他們給客戶了。

不要殺對方的價來糊自己的口。
堂堂正正地拿出彼此的成功案例,讓對方也以與你合作為傲。這樣的信賴關係才是能真正長久的。

Partnership,我認為是在這個年代中小企業最重要的技能。單幹雖然沒有不好,但我更熱衷用少少的力氣達成滿分的效果。

寫著寫著,我想我的職涯走到這裡,已全然從單點走向全面。回到主題,如果問我這個小AE起家的人現在在做什麼,用一句話說,就是「我在試圖讓大家都有飯吃」,而且能一直吃下去。

下次有機會,再來分享一下我對其他內外政的心得。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3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找客戶總監的成長之路、找職場生存之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的沙龍
20.3K會員
424內容數
一個好的品牌,不是被說明得多有用,而是被感受得很深刻。故事是最強大的行銷工具,它能建立情感連結、創造記憶、激發行動。我的專欄將聚焦在「Storytelling Strategy」,並分享我如何以故事為工具,協助品牌、協助人,打造值得記憶的體驗。
2025/03/30
一到公司就馬不停蹄開一整天的會,你連午餐都錯過了,卻只能抓幾顆零食塞進嘴裡維持能量,然後繼續一路加速到傍晚時分,直到你的眼睛再也睜不開為止。你的生活開始失控了。
2025/03/30
一到公司就馬不停蹄開一整天的會,你連午餐都錯過了,卻只能抓幾顆零食塞進嘴裡維持能量,然後繼續一路加速到傍晚時分,直到你的眼睛再也睜不開為止。你的生活開始失控了。
2024/02/25
昨天朋友問,他現在的職涯位階接下來是應該偏重硬技能還是發展軟實力?本篇來聊聊我的想法。
Thumbnail
2024/02/25
昨天朋友問,他現在的職涯位階接下來是應該偏重硬技能還是發展軟實力?本篇來聊聊我的想法。
Thumbnail
2023/12/07
之前分享過一本經典著作《守弱學》:不正常書評|09.不是狼也能活!現代更該修的《守弱學》。本篇文章的標題:「以『弱』為師」,將會分享我在職場生存上驗證「守弱」哲學、自我成長的心得。
Thumbnail
2023/12/07
之前分享過一本經典著作《守弱學》:不正常書評|09.不是狼也能活!現代更該修的《守弱學》。本篇文章的標題:「以『弱』為師」,將會分享我在職場生存上驗證「守弱」哲學、自我成長的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其實我從出社會到現在工作20幾年了, 從事過服務業、電腦零售業、傳產製造業、到目前的電子製造業, 其實我內心對於工作一直有個想法, 那就是“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反映在日常工作的選擇上, 我雖然也陸續換了幾份工作, 面對大部份的轉換, 基本上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其實我從出社會到現在工作20幾年了, 從事過服務業、電腦零售業、傳產製造業、到目前的電子製造業, 其實我內心對於工作一直有個想法, 那就是“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反映在日常工作的選擇上, 我雖然也陸續換了幾份工作, 面對大部份的轉換, 基本上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適合你的工作嗎?
Thumbnail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適合你的工作嗎?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Thumbnail
"15%職位被公開,85%來自內部&人脈" 無論強連結或弱連結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多打聽多了解,有更適合更好的機會。 自傳分享些基本通則,重點放在如何和來訪者討論職涯&自傳。
Thumbnail
"15%職位被公開,85%來自內部&人脈" 無論強連結或弱連結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多打聽多了解,有更適合更好的機會。 自傳分享些基本通則,重點放在如何和來訪者討論職涯&自傳。
Thumbnail
第 09 天,如何錄取到我目前所在產業的工作? 我目前的職涯中,做過行政助理、服裝設計師、攝影美編、網頁設計、前端UI、UX。這篇就將這些職業的建議以及大小公司的選擇都整理一下!
Thumbnail
第 09 天,如何錄取到我目前所在產業的工作? 我目前的職涯中,做過行政助理、服裝設計師、攝影美編、網頁設計、前端UI、UX。這篇就將這些職業的建議以及大小公司的選擇都整理一下!
Thumbnail
最近在公司內部有兩個難得的輪調機會,兩個職位跟所需技能大相徑庭。在反覆思索這兩個職位的過程中,我找了企業內的經理人、人資、兩邊部門的大主管,甚至是認識多年的知己。 在思考職涯轉換的過程中,連帶思考衍伸了很多職涯上從未思考過的議題。 - 我為什麼想要轉換跑道? - 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我想培養什麼技
Thumbnail
最近在公司內部有兩個難得的輪調機會,兩個職位跟所需技能大相徑庭。在反覆思索這兩個職位的過程中,我找了企業內的經理人、人資、兩邊部門的大主管,甚至是認識多年的知己。 在思考職涯轉換的過程中,連帶思考衍伸了很多職涯上從未思考過的議題。 - 我為什麼想要轉換跑道? - 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我想培養什麼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