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公司就馬不停蹄開一整天的會,你連午餐都錯過了,卻只能抓幾顆零食塞進嘴裡維持能量,然後繼續一路加速到傍晚時分,直到你的眼睛再也睜不開為止。眼看今晚還有飯局,可是你哪有心思呢?現在最想要的就是回被窩裡爛著 -- 是的,這根本連開心都算不上,純粹是沒力氣站著,也懶得吃頓像樣的飯,拿垃圾食物當 comfort food,一陣 sugar high 之後,下次去健身房量 inbody 時數字又要難看了。滿滿的自我厭惡,今年夏天怕是穿不上那件無袖洋裝,答應教練的 eat clean 呢?
隔天早上起床,人家說剛睡醒總是要精神奕奕,但奇怪的很,你明明沒熬夜,醒來卻感覺整個人只充了五格電,想到昨天那樣鬼一般的工作節奏今日仍要延續,等到打卡下班,八成電量要成為負的了。再過一陣子,電池就要壞了。可是你不知道怎麼更換「你」裡面的電池。可以的話,「你」裡面的一切,也許都該送維修檢查。該停止這個迴圈了。
可是,怎麼停?
我一直是段落標題上這個人生信條的追隨者,而且我會拿來情勒自己,認為這樣才是負責任的表現。但事實上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境界。
沒意外的話,大部分人每天扮演的第一個角色就是「工作的自己」,一直到下班後,才是「兒女」「父母」「伴侶」「朋友」角色,這幾個角色有時單獨存在,有時一起出現。
若如標題所述,人在工作角色上就 100% 釋放並且用完你的腦力體力精神力,下班之後根本不可能在私生活中也扮演好、並且成為舒服又能樂在其中的角色。舉例來說,如果你在工作上忙得要死,下班後回家面對其他人,你的回話態度可能會比較簡短或不耐煩,因為你早就累了,根本不想講話。又或者是為了扮演好工作的角色,放棄自己的興趣時光、獨處時光,甚至取消跟朋友的約會,不知不覺的,別說扮演好那些角色,那些角色可以「分享」到的資源,例如體力、時間、精神力、專注度,也會隨之消失。
如果桌子只有一個腳,它勢必就會往某個地方傾斜。假設過度生活往某一特定面向傾斜,例如說只有工作或伴侶,那麼當該面向出現任何意外M裁員、倒閉、或是分手,這個人的世界就會完全崩塌,甚至可能走向自我毀滅。
老實說我一直是個工作狂,工作對我的意義早已大過養活自己,更是我主要人際圈建立與自我認同的來源。但是當工作出現異動或挫折,我的心情也會大幅被影響。我會感覺非常無力,畢竟我不是不重視我的私人生活,我只是在工作上過度燃燒,使我錯過許多私人生活中深愛的事物。
上回分享的《微壓力》一書中,便有提到,這種失衡的狀態會不斷累積壓力,最終造成身心失衡。
於是現在我開始嘗試幾個方式去處理:
一昧地靠「努力」並不保證你就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畢竟「我」只有一個,你想在任何或所有的面向做到完美,所要消耗的能量卻都來自同一個你。想想看,如果你一直想著在工作上「100% 燃燒所有能量」,那就意味著你留給人生其他面向的能量是「0」,而這些面向,後面往往都是你這輩子更重要的人事物。
平均分配資源與關注給人生所有面向,並不意味著你要在哪些面向偷懶,譬如我想多分點資源給自己的興趣,絕對不意味著我會在工作上打混摸魚,但意味著我會在工作上「放過自己」。而這一點正是能夠幫助我在工作上擁有更佳表現的關鍵因素。
這是今天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