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校園生活|從孩子口中分享的班級瑣事看破窗效應的發生

2023/09/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忘記從哪裡讀到的一段話,大意是孩子本性是樂於和父母分享成長過程遇到的事,需要的是傾聽與陪伴,但父母通常還沒聽完或聽完後就開始說教或責備,最後孩子越來越不願開口,缺乏溝通的結果,使得親子關係越形緊張。

我家的大兒子在搬家前就讀的國小,從小ㄧ到小四的校園生活,學校同儕的相處,從懵懵懂懂的稚嫩友誼,慢慢的開始受到對性別美醜認知、興趣愛好不同、能力差別、個性內斂外放、……等因素影響,而開始有分群分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現象隨著年齡增長而益加明顯。而我也觀察到,他上學時的笑容逐漸消失,口中的朋友所剩無幾,原因為何,那時的我們將其歸因於他的性格特質。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直到我們搬家後,大兒子也更換到了另一個學校,接觸新的校園文化及同學。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在新的環境,他有機會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可以脫離在原學校已經形成且僵固難以打破的既定印象,揮別那邊的班級文化與同儕認知關係。上學不再是一種壓力,笑容也逐漸的回到他的臉上,似乎新的班級給予了他新的機會,一個快樂學習成長的機會。

環境的影響不能輕忽,當我們無力改變既有環境時,那麼就改變自己,選擇新的環境,重新建立新的生活。這不是逃避,而是對自我的積極面對。

由此,我認識到當初的想法並不正確,問題並不一定是出在個人身上,每個小朋友的本性基本上是純良的,小孩子又能有什麼錯,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受群體的影響。

從孩子後來分享班上生活的點滴,或許可以從一個例子來觀察群體影響的形成。

一日,接大兒子下課的路上,他主動的分享班上的一件事,說:「班上有個女生,胖胖的、醜醜的、身上衣服有怪味道,有些同學都會笑她,不跟她玩。」類似的事,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其實並不少見,也許就曾經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體會尤其深刻。看似平常的一件事,不禁讓我想起轉學前的他的處境,以及這位女同學目前面臨的可能困境。

我問他:「哦~你也是那一群人中的一位嗎?聽別的同學這麼說也覺得他們說的對,所以也有想跟那女同學保持距離的想法?」他說:「我沒有跟他們一起笑,只是覺得這件是很有趣。」我說:「我們要有同理心,人云亦云不可取,你可以設身處地再想一想。」

從這件事,使我想到「破窗效應」,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又稱破窗理論)是由美國犯罪學家詹姆斯威爾森(James Quinn Wilson)和美國社會科學家喬治凱林(Geo當rge Lee Kelling)兩人所提出的理論。其概念為如果有一棟建築的其中一扇窗戶被打破,但是沒有人修復,那要不了多久,附近的其他窗戶也會接連的被破壞,亂丟垃圾、闖空門甚至縱火等犯罪行為也可能隨之發生。破窗效應也常用來表示,當環境中的某種不良現象發生後,如果沒有馬上進行改善或修復,這種不良現象便可能會逐漸被接受,且逐漸擴大變嚴重。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當班上開始有同學針對另一位同學的個人特徵或專屬事件進行非善意舉動,如果被針對的一方選擇隱忍、不回應、不反抗,則行為者因為其行為並沒有反彈成本,常會變本加厲,連帶影響原先觀望者也加入行為者的行列(無成本的非善意行為或可降低人心中的道德標準),終將成為集體行為,屆時回復成本如果過高,則恐使被針對者持續承受此狀態,直至環境改變或自我放棄。

防微杜漸有其必要。

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昧以成人的標準判斷後以說教或指責的方式施加在他們身上,引導思考,自我覺察,注意親子互動的模式,也許能讓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願意聽得下去我們想傳遞給他們的訊息。

14會員
51內容數
我看過、我得到、我成長,書路漫漫,求一隅清境天地,風展篇章助我明堂。閱讀,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一說是靈性昇華,另功利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任說,開卷有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