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的功勞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位小孩不愛跟其他人一組,他總是覺得分組很麻煩、也覺得分組容易吵架。在他中年級時,曾經出現過全班分完組,沒人想跟他一組,老師幫他安排組別時,他卻又因為不喜歡其中的組員而拒絕...

我手邊資源班的這群小孩,在班上分組時大多都需要導師推一把,很難立刻找到自己想要的組別,不過也牽扯到這群小孩相對的被動、也較少有長時間交往的好朋友。

關於分組有太多可注意的事情。這次,我們先聚焦注意兩件事情:小組表現好跟表現壞時,可以怎麼想?


窗戶理論

書籍《從A到A+》中指出,當公司績效表現佳時,優秀的領導者會往外看窗戶:代表,他會將功勞歸於其他的同事或者事件。

回歸到小組,當小組得分或被稱讚時,我們就應該發揮窗戶理論的精神:找出組員們努力的地方,並且說出來。而不是覺得理所當然,或著急著攬功勞在自己身上。

小組表現佳時,除了肯定自己,也要記得優先感謝其他人的付出,這對小孩來說比較容易。但是如果表現差呢?


鏡子理論

相較於窗戶理論,另一個狀況則是書中提到的,當遇到逆境時,這些優秀的領導者會像照鏡子一樣,反省自己該負的責任,絕不把一切歸咎於運氣差。

小組分工時,最常見的是過程中的互相責怪。這讓我想起昨天學習策略課程的事件。我們在課堂中分成兩組,黑板上展示了一題應用問題,小組必須將該題的解法寫在小白板上,最後解釋給大家聽。小組裡當然會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但是通常是會寫下最有自信的那位同學的答案,不敢說意見或沒自信的答案,自然容易被忽略。

最後公布解答時,其中一組就出現了抱怨聲:「我剛剛就是這樣說的,你們都不聽」「老師,這題我如果自己一組,我早就得分了」。

這當中當然牽涉到很多可以進一步處理的議題,但我把重點放在請這一組學生利用鏡子理論,優先思考「自己該負的任」。當把重點放在自己該負的責任,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想法:「我應該要把想法說的更清楚,你們才會覺得是對的」「我對自己的答案太有自信了,要多聽別人的意見」。


不同反應

將這兩個理論應用在學業需求比較明顯的學習策略班學生上,起了很明顯的效果。但一樣的理論,我在社會技巧的分組上也有帶著大家認識,卻得到不同的結果...

在社會技巧課時,我們也帶著這個理論進入小組討論裡面。因為這門課程的學生,意見多、點子也多,時常出現許多火花。

這天,我們以磁力建構片為主題,我請小孩們定義出小組表現好跟壞。他們表示,沒有弄壞磁力建構片是好;磁力建構表被折斷了是壞。

再請他們利用這兩個理論進行思考。當任務時間到時,磁力建構片是完整的,代表成功,可以怎麼想?小孩甲:「我會邊想著窗戶理論,邊站在窗邊欣賞我的磁力建構片。」當任務時間到,磁力建構片不小心被折斷了,又該怎麼想?小孩乙:「我會趕快照鏡子,看看我的手不是太大隻了」。

實在很故意!但是依照以往的相處模式,他們可以順利說出兩種理論的名字,又能故意開玩笑,代表他們懂意思了。希望這兩個理論可以順利在生活或學習中幫上忙。


後記

分工合作一直是我們很重視的能力,我也希望這件事情不單單只靠「經驗」隱晦的學習,也希望能帶給他們一些實用的理論或方向,幫助他們思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惠涵
56會員
72內容數
愛閱讀的特教老師-提醒自己,對生活要更有感。
張惠涵的其他內容
2024/03/11
過動小孩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經典表現,或因不集中的注意力而引起笑料。這篇文章描述了老師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展現了過動小孩的特點。
2024/03/11
過動小孩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經典表現,或因不集中的注意力而引起笑料。這篇文章描述了老師與學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展現了過動小孩的特點。
2024/03/01
談論孩子在學校的問題時,需要注意家長的感受,並且提出解決方法。溝通是複雜的,開會目標要清楚,並且以友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024/03/01
談論孩子在學校的問題時,需要注意家長的感受,並且提出解決方法。溝通是複雜的,開會目標要清楚,並且以友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2024/02/15
禮拜一早自修的課,我們都會一起討論週末做了些什麼事情?有沒有出遊?有沒有出去外面吃飯?這位小孩很特別,他說他會用google搜尋,然後只去評價高的景點。
Thumbnail
2024/02/15
禮拜一早自修的課,我們都會一起討論週末做了些什麼事情?有沒有出遊?有沒有出去外面吃飯?這位小孩很特別,他說他會用google搜尋,然後只去評價高的景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位小孩不愛跟其他人一組,他總是覺得分組很麻煩、也覺得分組容易吵架。在他中年級時,曾經出現過全班分完組,沒人想跟他一組,老師幫他安排組別時,他卻又因為不喜歡其中的組員而拒絕...
Thumbnail
這位小孩不愛跟其他人一組,他總是覺得分組很麻煩、也覺得分組容易吵架。在他中年級時,曾經出現過全班分完組,沒人想跟他一組,老師幫他安排組別時,他卻又因為不喜歡其中的組員而拒絕...
Thumbnail
在求學階段不免俗的一定會接觸到做報告這件事情,團體合作也是無可避免的課題。而做報告的團體運作模式有怎麼樣的形式和特性呢? 以下是我以我個人非常主觀的角度所作出的統整,內容如果太過偏頗也歡迎指正!! 以尚單純、還沒有太多人情世故和電子產品隨身的國小時期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報告前一週到兩周,依照老師指
Thumbnail
在求學階段不免俗的一定會接觸到做報告這件事情,團體合作也是無可避免的課題。而做報告的團體運作模式有怎麼樣的形式和特性呢? 以下是我以我個人非常主觀的角度所作出的統整,內容如果太過偏頗也歡迎指正!! 以尚單純、還沒有太多人情世故和電子產品隨身的國小時期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報告前一週到兩周,依照老師指
Thumbnail
特教老師一直為學生的脫序行為疲於奔命?我比較幸運,倒沒有這種感受。但是,也會有被困住、動彈不得的感覺。當家長或導師向我們反應學生狀況時,我們多半會開始盤點系統上出了什麼問題。例如:導師反應學生最近在班上暴衝次數多,情緒大起大落。我們會開始問學生本人、問家長、甚至問課後安親班,試著找出「相關」的原因,
Thumbnail
特教老師一直為學生的脫序行為疲於奔命?我比較幸運,倒沒有這種感受。但是,也會有被困住、動彈不得的感覺。當家長或導師向我們反應學生狀況時,我們多半會開始盤點系統上出了什麼問題。例如:導師反應學生最近在班上暴衝次數多,情緒大起大落。我們會開始問學生本人、問家長、甚至問課後安親班,試著找出「相關」的原因,
Thumbnail
我常說:「不要把學校的習慣帶到職場中。」但如果反過來想,是不是可以在學校的時候就建立起大人成熟的思維,這樣就可以避免用跌跌撞撞的方式來度過學生這個時期。其實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所有不公平的事情、貧富差距、外貌等等全部都會影響你在學校的生活。 在學校的時候,應該就是分組報告的時候會跟別人合作吧,應該總
Thumbnail
我常說:「不要把學校的習慣帶到職場中。」但如果反過來想,是不是可以在學校的時候就建立起大人成熟的思維,這樣就可以避免用跌跌撞撞的方式來度過學生這個時期。其實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所有不公平的事情、貧富差距、外貌等等全部都會影響你在學校的生活。 在學校的時候,應該就是分組報告的時候會跟別人合作吧,應該總
Thumbnail
是人際的練習場域,但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處理適當,可以加強小孩的問題解決能力。處理不當,也可能強化無助與挫折感。 周一接小孩下課時,我問起在學校的情況。小孩一口氣說起了掃地分配,語序有點不清。慢慢聽懂事情經過,原來是三人一組,有一人請假(A),一人拿不動水桶(B),拖地與拿水桶的工作全落
Thumbnail
是人際的練習場域,但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處理適當,可以加強小孩的問題解決能力。處理不當,也可能強化無助與挫折感。 周一接小孩下課時,我問起在學校的情況。小孩一口氣說起了掃地分配,語序有點不清。慢慢聽懂事情經過,原來是三人一組,有一人請假(A),一人拿不動水桶(B),拖地與拿水桶的工作全落
Thumbnail
❥ 假裝與改變 ❥ 生活科學的收穫 ❥ 朋友 vs 夥伴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 假裝與改變 ❥ 生活科學的收穫 ❥ 朋友 vs 夥伴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噓 GanWang: 甚麼Teambuilding拉,浪費時間 --GYLin: 同意樓上,工作都做不完了,很閒齁… 推 廢宅: 反正就去玩玩積木是有很難膩
Thumbnail
噓 GanWang: 甚麼Teambuilding拉,浪費時間 --GYLin: 同意樓上,工作都做不完了,很閒齁… 推 廢宅: 反正就去玩玩積木是有很難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