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秘密》是一本精緻的小書,手感上乘,內文輔以豐富的冰雪景觀藝術,讓讀者沉浸在極地探險的氛圍之中。
作者Erling Kagge是史上第一位徒步走訪南北極和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家;其中,南極旅程耗時50天,由他獨自完成,這也是人類史上的首度壯舉。看這樣數次面對生死關頭的人如何理解危險、失敗、孤獨和其他重要哲學議題,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關於危險,Kagge認為,無論是在森林線以上或以下,我們的生活永遠無法免除危險。危險為他創造了意義,讓他強烈感受到自己活著、活在此時此刻;過去、未來、其他種種,都不再重要。曾有熱愛極限運動的人說:「跳傘是便宜的心理治療。」自由落體時的全神貫注,就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活在當下」。
Kagge說:「成功和失敗並不必然互斥」--兩者都是冒一點險、挑戰自我的自然結果。他指出,許多人不追求夢想,是因為「愈努力,失敗的風險愈大」;我們害怕別人對自己嘗試了結果卻失敗的反應,因此會覺得比起失敗收場,一開始就不去嘗試,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這段話直接點出我們的心魔。而Kagge給予這樣的我們溫柔提點:不要害怕自己的強大。他更以《新天堂樂園》士兵愛上公主卻離去的故事為例,「愛是所有感受中最強大的一種」,因此大概也是充滿最多不確定性的一種;士兵尚未準備好接受自己的力量,所以選擇了一眼望穿的平淡未來,放棄了不可預測的幸福的「可能」。
在冰天雪地中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經驗讓Kagge發現,自己社交的動機是「逃離自己」,但美好生活的訣竅卻在於:「別透過別人而活」。漫長的獨處後,他更加確定什麼是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知道如何辨別它們,並認清獨處的必要--「不然很容易忘了自己是誰」。
保持簡單也是美好生活的秘訣。當他在南極掙扎求生,衣服只有身上一套,他卻覺得自己已擁有所需的一切,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他說,選擇過多和沒得選擇都會讓人感到無力,但前者可能更加痛苦,因為在自認為「做錯選擇」時,除了沮喪,還會覺得遺憾。
探險家顯然是行動派,他們習慣問「怎麼做」,而非「為什麼」,畢竟在險峻的極限環境中,「嚴寒、冷風、和邁出的所有步伐,本身就是目的。」這讓我想到某些文件寫作的標準起手式:闡明「這個題目為何重要?Why it matters?」來引起讀者興趣、說服日理萬機的管理高層花時間閱讀。但話說回來,存亡關鍵的主題,重要性大概不證自明;至於需要想方設法解釋的……就是考驗寫作者功力的時刻了!
最後,抄錄本書開頭引人入勝的段落,和大家一起感受極地旅人的心情:
當我走在開闊的天空下覺得冷時,有個簡單的方法能讓身體暖和起來:拉起禦寒大衣的連帽蓋住頭,拉鏈拉到頂,圍住脖子,同時加快腳步。等到身體從軀幹、手臂、手腕,最後到指甲底下都回暖之後,我就可以停下來。接著,我拿出一顆橘子,剝皮,然後用舌頭把每一瓣橘子輕輕往上顎頂,慢慢把汁吸出來。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跟世界萬物產生了連結,包括種下橘子樹的農夫、樹從根部吸收的水份、包覆根部的土壤、從受精到結果托住橘子的樹枝,還有幫助它變得成熟甜美的陽光。我滿懷感激,感激身體重新變得暖和,也感激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節奏。
追記:輸入引文時突然想起一行禪師有名的〈橘子禪〉,不曉得有沒有讀者跟我一樣呢?在靜修的旅程中,一路透過閱讀受一行禪師的關照,希望很快能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