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撰寫部落格主要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們,能從我的分享中產生一些共鳴,或在人生的迷霧中找到一些方向。
在經過專業的心理諮商訓練,考取台灣諮商心理師證照後,我選擇與其他人不同的道路,沒有待在學校或社區做諮商心理師,而是直接進入企業第一線磨練,因為我想透過進入企業,更真切的體驗與感受個案會遭遇的人生課題,進而將自己所學的理論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出於這樣的理念,我選擇從壓力最大的前台業務開發做起,歷經中後台的產品企劃、業務管理,最後擔任部門主管。
過去以「心理師」的姿態服務個案,在諮商室等待個案上門尋求協助,轉變成為「業務」的角色,主動與客戶建立連繫,經過一次次的被拒絕、找方法,建立信任關係,到最終成交。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角色與工作模式,其實同樣都需要對人有充足的敏感度、自我覺察和心理調適的能力。心理諮商所學讓我在壓力調適、客戶開發、客戶關係建立、組織溝通與管理、跨部門的溝通協調以及部屬培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只要能夠認識自己、提升自己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不論看書、聽課、宗教、心理諮商、心靈療癒或是算命占卜等等都只是協助我們自我成長的方法而已,因此即使受過心理諮商專業訓練,對於算命占卜、心靈療癒等,我一直都是抱著開放與學習的態度來面對,也持續進修拿到中國國家二級心理師、美國希塔療癒師證照,並且拜師修習紫微斗數。
離開任職多年的公司,飛往遙遠的北國本非在人生計劃中,然而人生這樣的轉變其實在數年前從我自己的紫微命盤中早已窺見,只是當時的我在職場上如魚得水,完全無法想像會有這樣的轉變,對於命盤呈現的結果也只是一笑置之。
回看過往,我逐漸認同且正視老祖宗的智慧確實有它的脈絡與參考性,在自己迷茫困頓時我透過紫微斗數協助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藍圖,不致於迷失方向,因此我嘗試將紫微斗數、心理諮商與心靈療癒做整合,希望能夠協助更多人知命、造命,開創更滿意的人生。
#瑞典南部
希望在台灣的親友們平安渡過這次的疫情,待疫情過後得以享受美好的天光
源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ng Chang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文章結合紫微斗數與心理學概念,將古老精深的學問帶進現代人的生活中
Ying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9
一個人的能力與性格是從哪來的呢?
經驗主義認為,人在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後來才因為環境而改變; 而天賦主義則認為在人們出生時,遺傳就決定了一切。

2023/12/19
一個人的能力與性格是從哪來的呢?
經驗主義認為,人在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後來才因為環境而改變; 而天賦主義則認為在人們出生時,遺傳就決定了一切。

2023/12/19
冰島--一個洗滌身心之處

2023/12/19
冰島--一個洗滌身心之處

2023/09/27
身為主管,總是希望組織和諧,團隊齊心協力,一同達成目標。
團隊中有哪些主星坐命的人,最容易成為團隊的潤滑劑呢?

2023/09/27
身為主管,總是希望組織和諧,團隊齊心協力,一同達成目標。
團隊中有哪些主星坐命的人,最容易成為團隊的潤滑劑呢?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開始撰寫部落格主要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們,能從我的分享中產生一些共鳴,或在人生的迷霧中找到一些方向。
在經過專業的心理諮商訓練,考取台灣諮商心理師證照後,我選擇與其他人不同的道路,沒有待在學校或社區做諮商心理師,而是直接進入企業第一線磨練,因為我想透過進入企業,更真切的體驗與感受個案會遭遇的人生

開始撰寫部落格主要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們,能從我的分享中產生一些共鳴,或在人生的迷霧中找到一些方向。
在經過專業的心理諮商訓練,考取台灣諮商心理師證照後,我選擇與其他人不同的道路,沒有待在學校或社區做諮商心理師,而是直接進入企業第一線磨練,因為我想透過進入企業,更真切的體驗與感受個案會遭遇的人生

兩年前在職場遇到瓶頸,老實說這不是第一次,幾年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簡單說就是跟主管處不來。從事公職10年以來,身體不斷發出警訊,但上帝幫我關了一道門,同時也幫我打開一扇窗。從會計世界的非黑即白,轉換跑道到跟人工作後的沒有任何標準答案,我真的走上第二條路了,這條我想都沒想過的路...

兩年前在職場遇到瓶頸,老實說這不是第一次,幾年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簡單說就是跟主管處不來。從事公職10年以來,身體不斷發出警訊,但上帝幫我關了一道門,同時也幫我打開一扇窗。從會計世界的非黑即白,轉換跑道到跟人工作後的沒有任何標準答案,我真的走上第二條路了,這條我想都沒想過的路...

這是一個簡短的問題。但得到答案,需要花極長的時間,甚至可能需花一生的時間去追尋。
每個人都想過美好的生活,但生活總是不如意。這時候,就是最佳審視自己人生的時間。一般人不會去想這問題。他們認為,為了生計賺錢都那麼忙了,哪有空閒時間,去想這麼多?況且人有惰性,若情況不致於太糟糕,人會傾向保持現狀。就像

這是一個簡短的問題。但得到答案,需要花極長的時間,甚至可能需花一生的時間去追尋。
每個人都想過美好的生活,但生活總是不如意。這時候,就是最佳審視自己人生的時間。一般人不會去想這問題。他們認為,為了生計賺錢都那麼忙了,哪有空閒時間,去想這麼多?況且人有惰性,若情況不致於太糟糕,人會傾向保持現狀。就像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

為了瞭解自己,我去接觸易經、塔羅、元辰宮,等你可能想得到的命理工具。
→命宮是「破軍」的人格,適合做有創意、藝術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元辰宮顯示,我今生的靈魂腳本:
『透過成為自己,而吸引到金錢。而非有了錢,才能幸福快樂』
看看,「成為自己」看似最基本的事情,但這卻是我的靈魂功課

為了瞭解自己,我去接觸易經、塔羅、元辰宮,等你可能想得到的命理工具。
→命宮是「破軍」的人格,適合做有創意、藝術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元辰宮顯示,我今生的靈魂腳本:
『透過成為自己,而吸引到金錢。而非有了錢,才能幸福快樂』
看看,「成為自己」看似最基本的事情,但這卻是我的靈魂功課
從決定要踏入心理諮商領域,準備推甄或是面試,甚至是面對許久不見的朋友,在說明自己為什麼要踏入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時,總會問到這101個問題——「你為什麼想唸心理諮商?」
從決定要踏入心理諮商領域,準備推甄或是面試,甚至是面對許久不見的朋友,在說明自己為什麼要踏入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時,總會問到這101個問題——「你為什麼想唸心理諮商?」

總有人在討論念研究所對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
中年了還大轉彎,放掉有前途的工作跑去念書到底值不值得?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問錯了。

總有人在討論念研究所對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
中年了還大轉彎,放掉有前途的工作跑去念書到底值不值得?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問錯了。
想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某領域的職人嗎?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修正自己的期待與目標,避免被可惜感綁架,假如到了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只怕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
想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某領域的職人嗎?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修正自己的期待與目標,避免被可惜感綁架,假如到了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只怕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

聊起心理師的培訓過程與結果,我單單的敘說起我在全職實習的歲月,就勸退了起碼一打的人了,這個行業、這樣的訓練是否值得?撇開過度辯證的心理效應,我會說它值得,但這個社會有太多的選擇,它終究是一個職業...

聊起心理師的培訓過程與結果,我單單的敘說起我在全職實習的歲月,就勸退了起碼一打的人了,這個行業、這樣的訓練是否值得?撇開過度辯證的心理效應,我會說它值得,但這個社會有太多的選擇,它終究是一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