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覺得自己「想太多」了。該怎麼辦呢?
之前看了大量的書和資料,好像都沒什麼幫助。
直到最近看了一篇LLI低潛在抑制症的文章,我才了解問題和原因所在。
它完全說中我的情況,直達核心,令我對自己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以及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法。這篇先寫什麼是LLI人,下一篇會寫解決方法。又成了一篇4千7百多字,閱讀時間11分鐘的燒腦文 XD
關於「想太多」這個主題的書籍,我的博客來的書櫃,有15本書記錄。
我的感覺是,這15本書好像沒什麼用,一本我都沒有買。
我覺得啊,寫這些書的人,根本不了解為什麼一個人想太多,感覺像批判你想太多,光是看書名就知道了。
「你別想太多」「八成是你想太多,你的煩腦不是真的」「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想太多」
喂喂我可是在找方法,才想買書參考一下該怎麼辦。就像我認為自己出了健康問題(想太多),所以才去看醫生。
然後醫生就回一句:「你別再去想自己是生病」 =上面「你別想太多」
或是醫生回:「你的病不是真的」=上面「你的煩腦不是真的」
或是醫生回: 「你是健康的,只要你沒有病」=上面「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想太多」
未免太白痴了吧。這些「醫生」一點同理心、理解都沒有,更不用想從他們身上找到解決方法了。
以下這兩本書,之前買過紙本書,稍為好一點。
書名「想太多也沒關係」已道出,「想太多」是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是可以接受的,至少作者是有一點同理心。
沒用書籍1: 「想太多也沒關係:如何紓解紛亂的思緒?不再對人生感到厭倦」
所有人可分為兩類:想太多的人vs.一般人
1.他人無法理解你
2.你也無法理解他人
3.就算無法互相理解,我們仍然共存
這本書只是道出了現象,看了感覺像雞湯文,沒什麽用。
沒用書籍2: 「想太多也沒關係 實戰篇:人生幸福的思想指南」
1 職場工作:能幹的你感到疲憊的原因
2 與人相處:總是不合的人際關係
3 戀愛生活:就連談戀愛也屢次失敗的原因
目錄已道出了一位「想太多」的人的人生處境。人生事事都碰壁、不順利,我覺得作為一個人類,是很難不反社會的。一位讀者評語:「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拿到書了,看過之後卻覺得蠻失望的。說是實戰篇,但其實書中大部份都還是在介紹『大腦多向思考者』(想太多)的人格特質,看多了會有種顧影自憐的感覺。」
沒用書籍3: 高敏感族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 系列
之前買了和看了多本「高敏感族」主題的書籍。和上面「想太多」系列差不多,都是說出「高敏感族」的性格特徵,面對的困難及處境等,沒有供實質的解決方案。
最近終於看到一些較有用的文章資料,如獲至寶,做了詳細筆記記錄下來。也試過運用文章說的方法,發現真的有效,才著手寫這篇文章。
「低潛在抑制症」(Low Latent Inhibition,簡稱LLI)
也稱為「潛在抑鬱症」,由多倫多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研究專家共同發現。該論文發表於2003年九月份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有些人天生就對環境刺激特別敏感,比起普通人,更容易、更快接收和處理更多的信息。
一般人:只關心紅色那一塊,雖然外在環境和刺激 (stimuli) 有上面四塊
LLI 「低潛在抑制症」 人: 外在環境刺激(stimuli) 有四塊,同時關心四塊(紅色)
如何得知自己是否LLI 「低潛在抑制症」人?
如果你滿足了10項中的8項,很可能屬於LLI 「低潛在抑制症」人(出處) 。
我有其中的9項,是活生生的LLI人沒錯。
LLI 「低潛在抑制症」人,其他特徵:
如果你滿足了8項中的6項,很可能屬於LLI 「低潛在抑制症」人(出處)。
我有其中的4至5項,未到6項。這方面我比較「正常」的(笑)。
以下這些說法,其實和LLI 「低潛在抑制症」是一樣,或類似的說法。
反正知道了關鍵詞keyword,大家就可自行google了解更多。之前我是看了很多資料,才整理出來。
漸進式思維 VS 跳躍式思維 (出處)
人的思維方式有兩種:漸進式思維(一般人),以及跳躍式思維(LLI人)。一般人的漸進式思維,令他們將注意力,停留在一個問題點上,而且不會深究。LLI人的跳躍式思維,令他們將注意力,停留在多個問題點上(多個訊息分支),而且會不斷深究(訊息分支再分出細節)。沒有思考力、控制力的LLI人,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就是心理和生理上,被龐大的信息量所消耗。
網狀思維
LLI人思維是網狀思維,如蜘蛛網、棋盤般的形狀。他們思緒跳來跳去,如蜘蛛或棋子般,左右行走或跳躍。一般人跟不上這樣的思路 。這篇文章的例子有點搞笑。
學者症候群、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 (出處)
在有限的領域有超出常人的表現,卻廣泛地有明顯的心智障礙。突出表現有多種形式,包括:演奏樂器、繪畫、記憶、心算等。學者症候群常見於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或腦傷患者身上。
「高智商反社會」人格
LLI低潛在抑制症文章內有提及。
精神官能症
精神官能症屬於功能性心理障礙的一類。想太多的人,精神層面過於活躍,觀察力和感官系統都非常敏銳。
多從人格/精神分裂
LLI低潛在抑制症會引發一系列幻想,想象內容的程度非常大,低於平均智商或年紀偏小的人,可能無法承受,引致精神分裂。
一般人和LLI人的主要分別
一般人的大腦有「保護裝置」,他們壓抑潛意識的能力,是LLI人的七倍。他們不會想太多,對外界環境不會太過在意。而LLI人則沒有這種「保護裝置」,他們壓抑潛意識的能力,只有普通人的七份之一。比喻的說,LLI人的腦袋,以一般人的七倍速度轉動。LLI人看似潛力無限,其實很危險。
如果用動漫人物去形容LLI人,我會選冰雪奇緣(Frozen)裏面的艾莎(Elsa)。因害怕自己的魔法失控,會傷害到其他人。她只能拚命地壓抑住能力,遠離人群。那種孤獨和心情,大概只有LLI人才能理解。
LLI人的優點:大腦的「自動化」運作
一般人視LLI人為天才,尤其高智商LLI人,不論是計算、創造、邏輯、思維能力,都比一般人強得多。LLI人的信息分析、處理過程完全是「自動化」,他們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一般人無法想象。LLI能從別人的外貌、語言和動作,就能徹底分析到對方的準確性格、生活、習性。他們的另一個優點是「不易學壞」。因他們自我中心的性格,不容易受外界影響而輕易改變自己。他們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關心自己關心的事物,沉迷於自己的思考。
LLI人的缺點: 無限思考,造成精神、生理的巨大負擔
就像漫畫或小說裏的,有超能力的人,沒有了解、不懂怎樣運用超能力,就會能力失控一樣。LLI人會去思考簡單的真理,以及背後的原因。 不論接觸到什麼東西,腦袋會自動、無限地思考停不下來。這既是一種能力,但同時也是一種苦難。自我意識、思維創造、空間組合能力,在生理和精神層面,帶來巨大負擔。無法負擔的LLI人,會面臨精神崩潰。這是個人觀點,人在「未知」以及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感到有樂趣。但LLI人的學習能力快,當東西都變了「已知」,了解所有細節後,便會對事物快速失去興趣。這令LLI人失去生活樂趣,容易變得悲觀和絕望。LLI的能力,會令LLI人失去平衡,亦即失去思考能力的平衡,以及生活的平衡。
現實中的LLI人: 內心徘徊於天堂與地獄之間
就如漫畫或小說情節一樣,LLI人會覺得自己異於常人,不被一般人接納。除非幸運地找到同類,否則身邊沒有人,能知道他們究竟在想什麽,也沒辦法進入他們的內心。為了在現實中生存下來,LLI人會表現得和一般人沒分別。表面上看起來,LLI人甚至比一般人還堅強,但內心卻極度脆弱。他們一直在生活中演戲,演出最強大的一面,直到完全崩潰為止。在感情上,LLI人相當細膩。因自我意識的保護,他們不能接受感情,也認為自己不需要感情。他們很難表達感情,只能一直武裝,保護脆弱的內心。他們悲觀、易怒、思想壓力極大,每天都像在崩潰的邊緣。到有一天再裝不下去時,也就是他們崩潰的時刻。
更糟的是,LLI人會不斷的否定自己的信念,所謂「完美主義是自虐的最高境界」。「你所嚮往的價值觀,逾越了社會的潛規則」、「理想主義最終成為人際阻力」(出處)。LLI人是「上了天堂卻俯視著地獄,下了地獄卻抬不了頭」。
兩類LLI人:「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差」
會產生兩類LLI人。一種是接受,並努力發揮這種能力,也就是「天才」。一種是認為自己已接近瘋狂,盡力抵制和反抗這種能力,也就是「瘋子」。成功克服了的人,了解、懂得怎樣運用能力。他們一般意志非常堅強,智商很高。而不了解、不懂得怎樣運用能力,未能克服的人,只能繼續忍受、掙扎,很可能下場是進精神病院,甚至自殺。LLI人的正面職業:藝術家,工程師,科學家。LLI人的負面職業:殺人狂、詐騙師、智能犯(出處)。
下一篇會詳細寫出,身為LLI人,怎樣從瘋子的邊緣,用實際的方法,挽救及解救自己。成不了天才也好,至少我也不想成為瘋子啊。
以下這些篇文章,詳細寫了LLI 「低潛在抑制症」是什麼。
百度: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D%8E%E6%BD%9C%E5%9C%A8%E6%8A%91%E5%88%B6%E7%97%87/10807860#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999320/answer/1810481778?utm_id=0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1169016
其他: https://hauy.wordpress.com/2007/10/19/%E4%BD%8E%E6%BD%9C%E5%9C%A8%E6%8A%91%E5%88%B6%E7%97%87-low-latent-inhibition/
https://www.douban.com/note/90440925/?_i=7318883pIOHUBR
A short history of latent inhibition research:
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10-16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