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介紹了什麼是LLI低潛在抑制症,為何一個人會想太多,以及他們的痛苦
。今篇寫解決方法。
依照LLI文章教的方法,我開了一本「死亡筆記」,把所有負面想法記錄下來。
這也是「情緒釋放」的一種技巧。
「死亡筆記」如何使用: (註1)
1. 產生負面想法時,接受它。
對這些想法說:「我知道了,我會等有空的時候處理,現在你退下吧」。
2. 專門筆記本,記錄負面想法。記下來,就不再去想。
3. 每天或每週,檢視這些想法。
「它是真的嗎?」「它發生的可能性大嗎?」 「我有沒有方法可以應對它?」
就像身邊有個人,對你喋喋不休的說話一樣,
LLI低潛在抑制症(想太多)人的腦海中,有無數的想法,建議這樣,或建議那樣。很多時候,腦海會自動作出提醒,不同人事物潛在的缺點,甚至危險等。
這個時候,把這些想法,多負面也好,多微小的事情也好,全部一律統統,寫在「死亡筆記」上面。
「死亡筆記」可以令你知道:
一直想太多。多是有幾多?究竟是有幾十個想法,還是幾百、一千個想法?
這些想法,多少是傾向正面?多少是傾向負面?
這些想法,是客觀的外在環境因素(符合現實)?主觀的情緒因素(不符合現實)?
這些想法,出現的次數多少?出現有多長時間?
正如我們想定立明確的目標,依照「SMART 原則」(註3),就能制定出具體、可測量的目標。現在我們想明確知道,自己的情緒、想法有多糟,或有改善?把想法統統寫在「死亡筆記」上,就能讓我們具體地量測、追蹤所有情緒和想法。原理和「SMART 原則」是一樣的,很有效。
另一個重點是,不管原理,只管抒發情緒。把所有的不滿寫出來,把所有的想法寫出來。抒發情緒是重點。
比起去做心理治療好太多,「死亡筆記」隨時可以寫,免費的。寫了「死亡筆記」後,心中自然會有答案。
有個說法是,你的桌子乾淨、整潔程度,反映你的個人狀況。而你的「死亡筆記」,會反映你的情緒、精神狀況。
最初的結果令我滿驚訝的,寫了密密麻麻,好多張紙。然後慢慢地,發現寫的內容變少了。因為那些不滿的情緒,我已經寫了出來。
就算問題尚有待解決,我已經面對、「處理」、「消化」過這些負面情緒(即是「釋放」了那些情緒)。
這些負面情緒和想法,開始變得微不足道,自然不會扯我後腿,我自然更有動力去做事情。
「死亡筆記」背後的原理 --- LLI人的精神內耗
打個比喻,正常人可能有80%的精力,可以用在行動上。但LLI人,花了50%- 60%精力,作思想上的鬥爭,實際上只剩下30- 40%的精力,可以用到行動上。LLI都是善良、內心纖細的人。現實中你不能打別人,也不想將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沒有人教過你方法,如何把這些不滿發洩或宣洩出來,只好將一切的不滿、情緒,強行壓抑、悶鬱在心裏。這就是精神內耗的問題所在。它不但會耗盡一個人的精力,降低行動力,讓人感到疲憊不堪,還會降低生活的滿意度、幸福感,甚至覺得自己沒有存在價值。
LLI人為何想很多,背後落實行動很少 --- DMN默認模式
有一個研究,關於一個人的人格(性格),以及神經基礎之間的關連。一個人是外向或內向,對環境敏感或不敏感,有責任心或沒有責任心,都和他們的神經網絡有關。 神經網絡的名詞:SN(交感神經)、PN (副交感神經) 、DMN (默認模式)網絡(出處)。
LLI人使用的是DMN 網絡,大腦會進行自動化分析。DMN (Default Mode Network) 這個部分,和負責「自我與他人」、「情感判斷」的部分,是高度重疊。因此LLI人會對其他人的情緒,以及外界環境刺激非常敏感。大多數時候,阻擋我們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問題的恐懼。大腦偏好「厭惡損失」,會不斷識別威脅,以確保人身安全。面對外在的環境刺激,LLI人會感知和識別很多細節。他們的大腦,往往會誇大事物的潛在威脅,忽視那些安全、正常的細節,令他們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大家應該有聽過「心流」這說法。當我們專心,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面,就會產生愉悅和幸福感。神經方面的名詞是「專注網絡」(TPN, Task Positive Network)。很可惜LLI天生的設計,是使用DMN 「默認模式網絡」,即大腦自動化分析。DMN會不斷地跟TPN「專注網絡」爭奪注意力。通俗的說,當你腦袋自動分心時,你怎能專心呢?當我們被 DMN 主宰時,會分心,以及想起一系列負面的、不愉快的念頭,感到無能為力。
怎樣應對恐懼,打破負面循環?
我們的大腦有一種補償工具,稱為「延伸記憶」。過去的行動,成功的經驗,勇敢的作出決定,嘗試新的行為等,大腦都會一一儲存到「延伸記憶」裏面,並且加分數。唯有行動,才能打破DMN的負面循環。只有去行動,才會發現一直所恐懼的東西,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麽可怕。很多預測和焦慮,其實都不會發生。 這是克服自我懷疑和恐懼的第一步,擺脫精神內耗最重要的一步。
註1:
本文的方法來自於這裏(出處),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註2:
另一篇文章寫得更清楚(出處),非常易懂和值得參考。
註3:
「SMART 原則」: Specific (具體)、Measurable (可測量)、Achievable (可達成)、Relevant (相關)、Time-based (有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