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寫人生硬件軟件這篇文章。
人生軟件,無疑就是人類的心靈。
心靈涉及很大範圍,像是思想、精神、情緒等,而人類所知的甚少。
因為不像硬件,心靈看不見,捉摸不到,也測量不到。
之前我一直只研究怎樣賺錢嘆世界,不想研究心靈。
但為了自救,只能親身去體會,以及研究怎樣自救,挽救心靈。就像患絕症的人,去找解藥一樣。
我已經受夠了啊 orz
但像查案件一樣,至少現在已找到曙光和方法,我不用死了 。還能建立一套心靈自癒系統,我相信能做得到。
就像身體有免疫系統,我們心靈也有一套免疫系統。
這套系統超越所有現有科學、醫療,或心理學常識。
理論其實也不是太複雜,更不是我原創的。只是將我知道的系統簡化,將複雜的概念抽出來和整合。
因不是第一次了,就像之前建立健康系統,或選股系統,我已習以為常。
這篇文章會寫我研究心靈(軟件)的起點,心理學。
新事物總是建立在舊有事物之上,就像新的理論,建立在舊有理論之上。
所以最初我是先研究現有的系統,比如心理學。
心理學其實出現時間很短暫。
心理學出現時間是20世紀,1900年左右。距離現在,只不過100多年。
一些知名公司或企業,比起心理學出現久多了。
人類科技日新月異,社會變化太大,但無奈人類的心靈或這方面的知識,不能追上科技的步伐。
因此人類的心靈,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有點像小孩走去玩火,或駕駛火箭一樣吧。
簡單介紹一下,一些世上最有名的心理學家。
弗洛伊德(Freud),奧地利心理學家,是「精神分析學」始創人。
他於1910至1930年代,陸續在歐美國家,建立精神分析學會。
同是來自奥地利的阿德勒(Adler),脫離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建立「個體心理學」學派。
1921年起,他經常在歐美講學。
不少人知道阿德勒這名字,是因為「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這本書很有名,但個人覺得沒用。
知名的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並不是我那杯茶。
看了他們的理論或書,也不知所云。
反而以下兩位沒那麼知名的心理學家,更深得我心。
維克多·弗蘭克(Frankl),意義治療與存在主義分析的創辦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他也是奥地利人)。
他將精神醫療與哲學結合,探討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因集中營的悲痛經驗,到世界各地演講推廣「意義治療法」。
意義治療法,指協助患者從生活中領悟生命的意義,積極的活下去。
弗蘭克的理論比較切合現代人的觀點和需要。
他的調查發現 40% 的歐洲學生,曾感受到生命缺乏意義,而美國的學生更高達 80%。
當一個人感到自己的生命毫無意義,就會受到「存在空虛」的困擾,引起許多心理癥狀或疾病。
藉由意義治療,協助自我探索和找回生活目標。一個人生活有了目標後,會感到生命是有意義的。
他的著作《活出意義來》共賣出 900 萬冊。
「人類可以經由愛而得到救贖。我了解到,在這世界上一無所有的人,仍可能在想著他所愛的人時,嚐到幸福的感覺,即使是極短暫的一霎那。」
——《活出意義來》,1972年
我被《活出意義來》一書深深感動,馬上就拜讀和研究弗蘭克的10多本著作。
他的書很有啟發,可惜還是理論居多,比較缺乏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法。
也可能我太冥頑不靈,領悟不到生命的意義XD。
另一位我有興趣的心理學家,是榮格(Carl Jung)。
榮格出身低微,他當時既窮又負債,精神疾病是當時醫學之中最受輕賤的一科,看來似乎沒什麼前途。幸好他娶了一位好老婆,艾瑪。
艾瑪‧榮格,出身於瑞士數一數二的有錢人家,性情溫良。
榮格娶了艾瑪之後,立刻抒解了財務困境,可以更自由地鑽研精神疾病。
艾瑪除了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給榮格以外,也參與了他的工作。
榮格絕對是天才。他能從宏觀及抽象世界中,看見本質,找到規律。
榮格把「潛意識」(unconciousness),分為個人潛意識,以及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
人類的集體潛意識,即普遍的內在觀念、思維模式或心理圖像。
榮格十二原型 (the 12 Archetypes)
我對榮格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原型理論(Archetypes)。
他參考了人類在文化學、神話學和宗教中的發展歷史,把人的「集體潛意識」中存在的各種心理,劃分為了共12種類型,也就是「原型」(人類的共通元素)。
通俗一點說,就像RPG遊戲中的職業,有戰士、魔法師、劍士等。
有一篇文篇寫,電影故事都離不開12種人物原型。
英雄電影那麽賣座是有原因的,正正因為編劇引用這些原型。
人物原型,能夠喚起觀眾潛意識中的原始經驗,產生深刻、強烈、非理性的情緒反應。
就像很多男人,誰不想成為英雄呢?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原型,像是電影中的不同角式,有超人、支援的同伴、壞人等。
那你是不是很好奇,自己的原型或角式,會是哪一種呢?
12種原型:
天真者( Innocent) / 孤兒 (Everyperson) / 照顧者 (Caregiver) / 弄臣 (Jester)/ 情人 (Lover)/英雄 (Hero) /統治者 (Ruler)/ 叛逆者 (Revolutionary)/魔術師 (Magician) /創造者 (Creator)/ 探索者 (Explorer)/智者 (Sage)
原型的生活應用:
每一種類型背後,都象徵獨特的意義、價值觀和人格特寫。
了解我們的人格原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
你可能是好幾種原型的混合體,但會有某一種原型,佔據主導地位。
假設我在愛情路上,經常遇到渣男。
我不明白,為何我的人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相似的事件?
為何經常遇上相似的人,避都避不過?
這可以從原型之中,找到參考資料,從而知道問題所在和解決方法。
我們嘴上經常提及的「心理陰影」一詞,也是出自榮格之手。
根據榮格心理分析學,陰影(shadow) 是榮格四大原型之一。
陰影存在人的無意識中,與自我有著完全相反的性格與形象。
原型真的無處不在。
MBTI也是由榮格心理學,發展出來的。
有興趣可以參考我寫的另一篇文章,我想知道我是誰,從而改善人生(二)性格分析篇 (蓋洛普優勢測驗、MBTI 十六型人格測試)。
MBTI的全名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來自發明者伊莎貝爾( Isabel Briggs Myers)。
MBTI 的理論,源自於心理學家榮格的人格類型(Personality Types)。
發明者未免太神,將艱澀深奧的榮格人格類型,有系統地整理出來,變成簡單易的MBTI版本。
雖然以上的理論和概念,並不能讓我馬上找到心靈解藥,但讓我了解了心理學的門派,以及心理學的一些理論和基礎,尤其原型最有幫助。
如果要實際應用到,MBTI大概是最淺白和實用的了。
說實話,越看心理學的理論,人越會發瘋。怎麼弄到這麼複雜,它究竟是在說啥?
可是一般人就覺得,你懂得越複雜的東西,才認為你懂得越多。
我只是稍為拋一拋書包,將這些整理寫出來。有個基本概念就好,不用深究。
參考文章:
迷宮:艾瑪 ‧ 榮格的婚姻與精神分析的早期發展: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labyrinths
導演、編劇必知的99種人物原型:
https://www.sohu.com/a/361223224_656990
榮格十二原型:
https://www.facebook.com/ccTallking/posts/%E6%A6%AE%E6%A0%BC%E5%8D%81%E4%BA%8C%E5%8E%9F%E5%9E%8B-the-12-archetypes%E5%BF%83%E7%90%86%E5%AD%B8%E5%AE%B6%E6%A6%AE%E6%A0%BC%E8%AA%8D%E7%82%BA%E6%9C%AC%E8%83%BD%E5%85%B6%E5%AF%A6%E6%98%AF%E4%B8%80%E7%A8%AE%E5%85%B8%E5%9E%8B%E8%A1%8C%E7%82%BA%E6%A8%A1%E5%BC%8F%E5%8D%B3%E7%95%B6%E6%88%91%E5%80%91%E9%81%AD%E9%81%87%E4%B8%80%E5%AE%9A%E6%83%85%E6%B3%81%E5%B0%B1%E6%9C%83%E7%AB%8B%E5%88%BB%E5%81%9A%E5%87%BA%E7%89%B9%E5%AE%9A%E7%9A%84%E8%A1%8C%E7%82%BA%E8%80%8C%E7%9B%B8%E6%87%89%E7%9A%84%E5%8E%9F%E5%9E%8B%E5%89%87%E6%98%AF%E4%B8%80%E7%A8%AE%E5%85%B8%E5%9E%8B%E7%9A%84%E7%90%86/1663992173784156/
心理學家凱若琳‧密思(Caroline Myss) 則以榮格的「原型」為本,設計出七十四張精巧的心靈原型卡,
例如:煉金術士、霸凌者、天使、療癒者、法官、騎士、母親、神祕主義者、反抗者、解救者、破壞分子、戰士等等,每張卡都刻劃了不同的人格角色、特質與行為表徵。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3273?srsltid=AfmBOorKkHvheCSdovEmiai4s26V-g3GHMX2HlcY0ceKD6tgkI7tLr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