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不法侵害(四):雇主預防不法侵害的(較為深刻的)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會開始寫這些東西,主要是在處理這些不法侵害的議題中一直有困擾。我的困擾大概像是這樣:

  • 因為事件反映是明確需要處理的項目,所以公司會花了絕大多數的資源在處理事件調查,這也導致早期預防所能投入的資源十分有限。處理案件有業績,但是演講宣導不容易看到成效。這是個在處理預防不法侵害中資源配置的問題。
  • 事件調查變成了核心,最後職場不法侵害討論焦點關注在「有」或「沒有」職場霸凌的認定。但職安法細則寫得很清楚:職場不法侵害與否的認定,是由主管機關或是司法單位來認定。這使公司掉入一個為難的地方:要做調查,但沒有認定的權力。好吧,就算沒有認定的權力,但還是可以有根據調查事實所形成的態度跟看法。但這個態度跟看法,又無法對受侵害人進行強制性的補償,我們不是法院也沒辦法判他賠錢或做其他的損失補償,所以認定了其實也沒有什麼用。
  • 做這個業務的,可能比較多是職業安全衛生的相關,或是人資相關,但最後焦點只在評定是或不是,然後侵害的又是以人格權為主,這些同仁未必都全部受過法的相關訓練。作為心理訓練養成的人,初期做這個業務的時候,會困惑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律師來,而不是心理師。
  • 因著勞動部幾乎沒有的定義、參考了司法體系關於不法侵害的評定定義,我們認定他是不法侵害的比例很低。比例很低的結果,在表面形式上反而隱蔽了

我不會說調查沒有用。實際上,這個就跟安全管理系統的安全報告一樣:有人提交安全報告,組織才有機會知道組織內部的安全現況,並且做出相對應的改善規劃。但我的經驗是:過度專注在證據的有效性、是不是有完整調查、評估到底是不是符合台灣司法體系觀點定義的職場不法侵害行為、訴求是不是要補償,某個程度上反而與「營造更友善的職場」的目標會越走越遠。

這也是為什麼下面需要延續著華育成(2021)的論文,來繼續討論是不是有其他職場不法侵害的定義。我認為日本的定義,才能夠將不法侵害的關注焦點,從個人的錯誤行為認定,轉換視角到組織的職責,促使組織來做出相對應的改善作業。


日本職場霸凌的定義

日本在2020年6月開始實施〈勞動施策綜合推進法改正案(職權騷擾防治法)〉。在修訂的法中,開始定義了什麼是法定義的層次的職場霸凌:

在職場上以優越的關係為背景所為之言行舉止因逾越業務上必要且相當之範圍致有害其所雇用勞工之就業環境,為防止此情形,雇主須建置依照勞工的相談、為是當對應而必要的體制整備,及其他僱用管理上必要之措施。」(勞動失策綜合推進法第30條之2第1項)

我們這裡可以一個一個來看每一句話所提的意涵。

第一個定義:職場上以優越關係為背景所為舉止

在這裡強調受職場霸凌言行舉止的勞工無法抵抗或拒絕蓋然性很高的情形。也就是說,不限於上級對下級的職務優越性,也包含了特定同事或下屬有特定技能,而需其參與始得圓滑進行工作情形;或者是同事或下屬的集體行為,使受言行舉止勞工難以抵抗者,接可以視為有一個優越關係。

這個問題回應的是權力的問題。權力的不平等問題,在目前台灣司法觀點之中是沒有討論到的,這並不是目前台灣司法體系來評估是否是職場不法侵害所需要考慮的議題。但為什麼對於組織來說,權力的問題是重要的呢?

在我所見過較為嚴重的職場不法侵害案件中,權力,經常是組織給的。

主管所實施的職場不法侵害的嚴重程度,遠比個人所造成的職場不法侵害嚴重程度,還來得嚴重太多了。從人事條件(請假、差假、考試、考績、晉升)到作業環境(吼叫、不當言語表達),嚴重和多樣的程度,甚至到了勞動部所發佈的預防職場不法侵害指引中,需要有一張〈職場不法侵害指引-主管層級〉的自我檢核表來判。

  • 但這些主管怎麼會變成這樣子?當初誰升他們擔任主管的?組織。
  • 誰能管的動主管?組織。
  • 誰能夠將權力收回?組織。

這也就是為什麼組織的的職責在目前司法定義之中看不到,但是在日本的定義之中,你可以看到組織應該要處理的事。說白話一點,在組織之中發生有主管霸凌其他人,除了那個主管有主管自己的侵害責任,組織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檢視為什麼發生把權力給了這種人,然後做出適應的改善作爲。


第二個定義:逾越業務上必要且相當之範圍

這是指霸凌行為樣態,參酌社會通念該舉止明顯係業務上無必要,或者不相當之樣態。概念上是,透過權力所要求的執行的項目,超過了達成那個業務所需要的等級。這裡面要考慮了言行舉止內容、程度被實行之始末狀況、業種、業態、業務內容、言行舉止態樣、頻率、繼續性、勞工屬性及身心狀況、行為人關係…

這條比較難的是社會通念這件事。在這裏,我認為組織的責任是訂出通念是什麼:你的作業種類、作業樣態、作業頻率、程序,組織應該要有一個標準程序的意見說明。這個一但定出來,就是業務的必要範圍,則超過了這些東西就是逾越業務之必要範圍。


第三個定義:致有害於所雇用勞工之就業環境

強調因受到霸凌行為造成勞工身體上或精神上痛苦,令該職場形同不舒服的環境,致勞工發揮能力有重大不好影響。在這裡要件判斷,是以「平均的勞工感受」,亦即「在同樣的狀況下,受到該言行舉止的場合,社會上一般勞工是否會感受到在就業上產生無法漠視的障礙」的基準為適當。

還記得嗎?這條在台灣司法觀點來說,本來指的是讓個人受損,是個人權的侵害。但這裡日方的觀點關心的是環境,也就是這個環境對勞工產生不良影響。

我們看過多有害的就業環境呢?一位不適任的主管在那個位子上,那個單位最後被馴化的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完全不吭聲。主管可以透過使用權力的方式,限制別人看病看哪間醫院、上班可不可以跟其他單位的人說話、指定人去做跟業務無關的事、甚至是指揮部署利用私人時間去做個人私事。組織長時間找不到新血加入,一到職就走,而這個就業環境就在組織裡面。 所有人都知道問題是什麼,但是不見得有任何一個人發生受損,但環境已經糟糕到無以復加。

也因此:

避免同仁於有害的就業環境工作,這是組織的責任。


公司要做的真實責任:改善作業環境

前面也提過:我們太像是法院,花了太多力氣在做事件調查,做霸凌他人的人的責任認定。但是職安法細則已經明定,認定是主管機關或是司法體系的事情。反而對於組織需要調整,思考組織在哪個程序中將權力放給了不適任的管理者,如何對著主管工作、來經營友善職場,來改善可能有害勞工的就業環境,卻只能用很有限的資源在處理。

對我而言,雇主預防職場不法侵害的較為深刻的責任是,職場不法侵害的預防作業,是對著組織文化在工作,而不是特定的案件。我們對著主管工作,營造氛圍,協助檢視主管使用權力的方式,並且透過EAP等不同媒介,給予主管在管理的協助。這可能才是心理學可能可以幫上忙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楷庭|臨床心理師的沙龍
29會員
21內容數
尋找讓生活更快樂的方式,浣熊心理師執勤中。
2024/01/24
剛開始在做申訴事件處置時,常常會遭遇到一些困難;追根究底的可能原因,是我們沒有弄清楚目標、角色、以及結構。調查人員所肩負的雙重目標,決定了訪談者在歷程中的雙重角色。這個章節提供給未來需要執行申訴事件調查人員一些實務上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1/24
剛開始在做申訴事件處置時,常常會遭遇到一些困難;追根究底的可能原因,是我們沒有弄清楚目標、角色、以及結構。調查人員所肩負的雙重目標,決定了訪談者在歷程中的雙重角色。這個章節提供給未來需要執行申訴事件調查人員一些實務上的建議。
Thumbnail
2023/10/15
因處理不法侵害事務已經有過好一段時間,關於法規、制度的想法,已經在整理在前面的章節,可以作為參考。這一個章節,主要處理的是對於承辦這個業務的人,關於這個預防疑似不法侵害業務所抱持著的一些想法上的整理。 對著申訴人及被申訴人工作 剛開始做職場不法侵害預防工作的時候,很容易會對於申訴人所申訴的內
2023/10/15
因處理不法侵害事務已經有過好一段時間,關於法規、制度的想法,已經在整理在前面的章節,可以作為參考。這一個章節,主要處理的是對於承辦這個業務的人,關於這個預防疑似不法侵害業務所抱持著的一些想法上的整理。 對著申訴人及被申訴人工作 剛開始做職場不法侵害預防工作的時候,很容易會對於申訴人所申訴的內
2023/09/30
作為〈職業安全衛生法〉第六條的四大計畫之一,雇主應建立預防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的前提之下,主管機關對著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進行勞動檢查,也是非常合理的事。這個章節主要在說明指引規定要有的東西(也就是檢查的項目),以及為什麼同仁申訴不滿之後投訴勞檢,經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Thumbnail
2023/09/30
作為〈職業安全衛生法〉第六條的四大計畫之一,雇主應建立預防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的前提之下,主管機關對著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進行勞動檢查,也是非常合理的事。這個章節主要在說明指引規定要有的東西(也就是檢查的項目),以及為什麼同仁申訴不滿之後投訴勞檢,經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為〈職業安全衛生法〉第六條的四大計畫之一,雇主應建立預防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的前提之下,主管機關對著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進行勞動檢查,也是非常合理的事。這個章節主要在說明指引規定要有的東西(也就是檢查的項目),以及為什麼同仁申訴不滿之後投訴勞檢,經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Thumbnail
作為〈職業安全衛生法〉第六條的四大計畫之一,雇主應建立預防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的前提之下,主管機關對著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進行勞動檢查,也是非常合理的事。這個章節主要在說明指引規定要有的東西(也就是檢查的項目),以及為什麼同仁申訴不滿之後投訴勞檢,經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Thumbnail
前面我們提過,目前台灣司法體系認定職場不法侵害的,主要是依照下列三個要件來做評判:攻擊行為、持續性、造成受損。這個定義對於遭遇到不當對待,希望能夠提出申訴的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用一點點篇幅,來說明申訴人在提出申訴時,需要做的事情。
Thumbnail
前面我們提過,目前台灣司法體系認定職場不法侵害的,主要是依照下列三個要件來做評判:攻擊行為、持續性、造成受損。這個定義對於遭遇到不當對待,希望能夠提出申訴的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用一點點篇幅,來說明申訴人在提出申訴時,需要做的事情。
Thumbnail
最近性騷擾議題很多人提,連帶也讓實務現場案件或諮詢變多,而這也讓制度設計上很多問題被更加突顯,因為這有太多狀況是現行法規無法妥善處理的,在這邊跟大家介紹一下,也希望未來修法能處理這個部份。 現形性騷擾有三部法律在規範,首先是性騷擾防治法,這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主要法令:再來是性別工作平等法 ,處理的
Thumbnail
最近性騷擾議題很多人提,連帶也讓實務現場案件或諮詢變多,而這也讓制度設計上很多問題被更加突顯,因為這有太多狀況是現行法規無法妥善處理的,在這邊跟大家介紹一下,也希望未來修法能處理這個部份。 現形性騷擾有三部法律在規範,首先是性騷擾防治法,這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主要法令:再來是性別工作平等法 ,處理的
Thumbnail
不囉唆,先看法條: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3條:雇主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其僱用受僱者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 雇主於知悉前條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第一項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之相關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以上是
Thumbnail
不囉唆,先看法條: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3條:雇主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其僱用受僱者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 雇主於知悉前條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第一項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之相關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以上是
Thumbnail
近來臺灣版的#Metoo事件愈演愈烈,許多受害者紛紛跳出來指證加害者的性騷擾情事。 根據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統計,2022年雇主違反性騷擾防治申訴案件件數,全國受理件數高達165件,評議103件,成立則有47件。 面對性騷擾事件,雇主應當如何因應?本文帶大家從性別工作平等法的規定及法院相關見解
Thumbnail
近來臺灣版的#Metoo事件愈演愈烈,許多受害者紛紛跳出來指證加害者的性騷擾情事。 根據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統計,2022年雇主違反性騷擾防治申訴案件件數,全國受理件數高達165件,評議103件,成立則有47件。 面對性騷擾事件,雇主應當如何因應?本文帶大家從性別工作平等法的規定及法院相關見解
Thumbnail
要說「性騷擾零容忍」很容易,要訂立一個性騷擾事件處理流程也不困難(通常名稱會長成「性別平等...」),真正的問題在於——發生疑似性騷擾時,主管、人資、幹部能否不受到「#完美被害人迷思」(myth of an ideal victim)影響, (1) 立刻確實地介入保護疑似受害者,(2) 並啟動調查。
Thumbnail
要說「性騷擾零容忍」很容易,要訂立一個性騷擾事件處理流程也不困難(通常名稱會長成「性別平等...」),真正的問題在於——發生疑似性騷擾時,主管、人資、幹部能否不受到「#完美被害人迷思」(myth of an ideal victim)影響, (1) 立刻確實地介入保護疑似受害者,(2) 並啟動調查。
Thumbnail
我想提出以下兩個基本的重點,和大家分享: #員工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ㄧ、員工受到(外部)客戶之不法侵害,卻無法受到僱主的保護,可以向何單位申訴?有以下兩種方法。 二、 公司內部又可以採取何作法? #主管如何處理的基本原則:#需要提出清楚的決策 內文有案例分享喔!
Thumbnail
我想提出以下兩個基本的重點,和大家分享: #員工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ㄧ、員工受到(外部)客戶之不法侵害,卻無法受到僱主的保護,可以向何單位申訴?有以下兩種方法。 二、 公司內部又可以採取何作法? #主管如何處理的基本原則:#需要提出清楚的決策 內文有案例分享喔!
Thumbnail
【法律爭點】 校園或是公務機關的職場霸凌防治申訴成立與否之決議,該決議是否為行政處分?而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Thumbnail
【法律爭點】 校園或是公務機關的職場霸凌防治申訴成立與否之決議,該決議是否為行政處分?而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第27話|債之發生-特殊侵權行為(上)】中我們介紹到了「共同侵權行為」、「公務員侵權責任」及「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侵權責任」,緊接著在本文章中,我們將以發生頻率很高的「僱用人的侵權責任」作為開始,而以「一般危險製造人的侵權責任」作為特殊侵權行為的結尾。在民法第188條以下的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第27話|債之發生-特殊侵權行為(上)】中我們介紹到了「共同侵權行為」、「公務員侵權責任」及「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侵權責任」,緊接著在本文章中,我們將以發生頻率很高的「僱用人的侵權責任」作為開始,而以「一般危險製造人的侵權責任」作為特殊侵權行為的結尾。在民法第188條以下的
Thumbnail
政府立法的用心 職業安全衛生法最近這個法令很紅,尤其在服務業,但是知道的人不多,尤其是依據第六條而制定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你一定要了解~(EX:全國法規網:http://cycjim.pixnet.net).法令規定很保護民眾,刑罰有刑事罰,若查到”有罪”的會被抓去關的意思... 法律是保護知道
Thumbnail
政府立法的用心 職業安全衛生法最近這個法令很紅,尤其在服務業,但是知道的人不多,尤其是依據第六條而制定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你一定要了解~(EX:全國法規網:http://cycjim.pixnet.net).法令規定很保護民眾,刑罰有刑事罰,若查到”有罪”的會被抓去關的意思... 法律是保護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