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家者》—放下的勇氣

2023/10/1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溫馨提醒:本文閱讀約6分

這本出自雪莉.坎貝爾(Sherrie Campbell)的書完整名稱比哈利波特的咒語還長—《脫家者:和有毒家人劃清界線,從面對指責、修復創傷到重建自我價值,遇見全新的自己 Adult Survivors of Toxic Family Members: Tools to Maintain Boundaries, Deal with Criticism, and Heal from Shame After Ties Have Been Cut》書名幾乎已經蓋括整本書的內容。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圖片來源:博客來

本書適合的族群

  • 追求心靈成長的人。
  • 對於關係互動、感情迷惘的人。雖然這本書內容互動著重在家庭感情,畢竟家庭是人格發展的基礎;但我認為裡面提到的觀點其實不只是親情,友情、愛情,跟人有關的互動都可參考。

我為什麼對這本書感興趣?

一直有在探索原生家庭對我的塑造和影響,甚至還曾經買教養書來看,想知道過去的環境以及父母對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會不會有正相關。簡單來說,我會不會重蹈上一代人的覆轍?有沒有可能當個更好的人?

"有毒"v.s.不完美

書中界定如有以下的特徵,極有可能患有「B群人格障礙」,即作者稱為"有毒之人"。例如:情緒管理不當、自以為優越、期待別人特別禮遇與絕對順從、不斷要別人給予保證或認可,以被動和無助來逃避成年人該負的責任…等。
不過要補充的是: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傷過人的時刻。但不完美與有毒間的差異在於—心態健全但不完美的人在傷害對方後會感受到愧疚,因此升起想要修復傷害、補償關係的作為;而有毒之人因為自我很脆弱,會合理化自己的羞愧,把自身的過錯推到對方身上,自尊上會比較好過。作者認為有毒父母會扭曲孩子的純真,讓孩子覺得不夠乖巧、太過依賴。因心智尚未發展成熟,會不知不覺間全盤接受與認同父母的羞辱,認定都是自己不夠好。(我認為這段概念不限親子關係,放在解析遇到機車的同事主管、會PUA人的另一半,或是不成熟的人都可以。)
作者在書中引用人格發展理論論述長期受到有毒父母的影響下,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會產生深植內心的有毒羞恥感。那是一種揉雜了各種痛苦的感受,其中包括懊悔、難以負荷的憂慮、厭惡自己、羞辱感,或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有毒羞恥感的症狀會全面影響你的思想、感覺、互動與行為。可悲的是,羞恥的力量大到足以妨礙你體會信任、滿足、喜悅、自由、愛、充實感、創造力與幸福。

改變失去情感關係就是自己不夠好的觀念

不再因為害怕失去情感依歸而追逐、說服、貪戀、防衛、解釋、緊抓傷人的關係不放。

這本書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將自我療癒、成長過程淬煉成冊。起初閱讀時一直懷疑自己可以被稱為受害者嗎?畢竟也不是在很極端的貧苦或是災難中成長。從書中瞭解到不是經濟上的制裁才構成傷害,只是經濟會造成的影響比較顯而易見。我是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下成長,也遭受過家人的情緒勒索、背負過多的家庭責任,當嘗試切割的時候會心生愧疚…等與書中描述的案例相近。當決定與家人切割時心中產生矛盾、內疚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東方的教育觀念例如百善孝為先、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都影響著每一代的觀念。而書中感受很深的地方是:在節日上的社交場合會牽動脫家者心中對家庭的自然渴望,這時會發現心中有個無法復原的缺口,這類狀況別人是很難感同身受與理解的。甚至還會反過來勸說其實對方其實不是那種人、情況沒有那麼糟,對脫家者(即與傷害你的家人切割的人)來說這些行為都是二度傷害。另外遺憾的是不論私底下或公開場合,都沒有機會讓新朋友或戀人看到自己被家人疼愛。
作者像朋友一樣用鼓勵、溫和的方式開導讀者有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我們要嘗試溫柔地包容自己、不要逃避讓你不舒服的情緒,而是面對它、不讓它控制你。聯想到皮克斯電影《腦筋急轉彎》中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是樂樂一直抗拒憂憂的存在,但人生不只會發生開心的事,也會有不順心的時刻,不斷保持在極端的樂觀有違人性,當我們跨過艱難或不幸後得到的快樂、滿足、愛更為厚實。

哀傷幫助你接受一個事實:不是每段關係都能圓滿平和地結束,但並不表示你就不能為自己開創好的結局。

學會接受脆弱

學會接受自己的脆弱,是建立深刻與恆久關係的途徑。

即使跟貧困、暴力、人權受侵犯等苦難相比,跟家人格格不入仍是非常危險的傷害。因為這種處境很有破壞力,使我們心碎、精神耗損、自我價值被毀。當這些東西被毀,只會有三種結果:
一、你活在沒有盡頭的痛苦中,只能透過麻痺自己或把痛苦加諸別人身上來尋求解脫
二、你否認自己的痛苦,這種心態會把痛苦傳染給周遭的人,也傳承給下一代
三、你找到承擔痛苦的勇氣,把自己和人養成一定程度的同理與憐憫,使你獨具慧眼,能察覺人世間的創傷。

讀完書後也能解釋為什麼決定跟家人切割心裡產生的矛盾、不安感從哪裡來:孓然一身的恐懼使你區就在不健康的關係中,在社會中追求歸屬感是人的天性即便你知道最終還是會受傷、失望。想治好這種恐懼作者建議轉念成:你不是獨自一人,你是和自己在一起。當你能享受自己的陪伴,就會漸漸降低對關係的依賴,不再把關係視為滿足自己心靈的唯一出路。脆弱的意義在於允許自己感覺軟弱、依賴、害怕或憤怒。脆弱之處不一定要是你覺得羞恥的事,接受脆弱,你就不必再用力遮掩、偽裝、矯枉過正,或把表現出真實自我的事件與情感隱藏起來。當你愈深刻、愈真誠地過自己的人生,你對真實的自己愈感到自在,和別人在一起時也愈能安穩自在。

同理自己的不完美

關於我的疑問有從書中找到嗎?作者的經驗分享算是給我打了一波"雞血"。以我的經歷來說,隨著時間的沖刷,父母對我的影響力沒有以前來的大了,當然有時候自己的說話方式或行為會映照出父母的影子,發現後只能慢慢修正成自己想要的形狀。我的兄弟姊妹即使在相同環境下成長和共享近似的基因,彼此的個性和境遇都迥異(幸運的是我們都沒有因環境而踏上歧途),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是作者也有提到的—自己的選擇。你可以選擇沉溺在自己是受害者,合理化責備別人的不是,把讓自己快樂的責任歸屬給別人;認清是受害者並沒有錯也值得被憐惜,但過去的不幸不代表未來沒有擁有幸福的機會。面對人生中殘酷的現實,練習如實接受一切,也許是最有效的方法。你必須學會接受負面的狀態、想法與情緒,都是人生的必然,甚至是建立健康心理素質不可或缺的歷練。療癒來自理解,而理解來自感受與審視;痛苦被治癒後的面貌就是智慧,也更能同理自己與他人。

身上背負著傷疤,並不代表你就無法前進,也不表示你沒在努力,你就只是帶著一些問題繼續踏上人生的道路。要是能把那些痛苦經歷都一筆勾消,好像什麼事也不曾發生過,輕鬆上路,那該多好,但這樣就不叫做人生了。
最大的救贖其實就是全神貫注,盯著眼前的路,用心在自己身上,在你想達成的目標、你選擇要開創的人生上。



17會員
20內容數
慢慢摸索中,都是個人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