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心理治療的鬼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接受了一個研究訪談,與創傷有關。情緒因此有些波動,把很久遠久遠的記憶回想起來,然後盡可能的梳理清楚,在有限的時間內講出來。

我發現我自己語速好快

雖然同樣的事情講很多次了

也被聽很多次了

我很感謝遇到我的治療師波妞,在聽到我的遭遇後,他就像是一個市場大媽那樣說,

「哎呀,你的運氣真的很不好耶。」

或是皺著眉頭說,「他們的專業能力真的不足。」

又或者一臉難以置信地說,「他們真的都沒有遇過真正的創傷耶。像我長期在醫院第一線,就看很多。」( 還順便稱讚自己一下)

沒有深奧的理論分析,就是個街邊巷口鄰居會有的反應。

但對我來說很療癒。

我在反覆出現的創傷情緒中,不斷猶如拿頭撞牆的過程中,稍微停了下來。

然後就可以思考。


因為接受訪談,我的頭上的烏雲已經停留快一個月。但沒有關係,因為我喜歡老師的論文題目,我覺得有意義。

關於心理治療,多的是正向經驗與效能有關的論文,但很少人談論失敗、討論創傷,彷彿所有心理治療都是成功或是在成功的路上。

不知生,焉知死?不去學習面對失敗、傷害,那當這些傷害出現後,治療師只會用防衛或否認的方式處理,而造成更多的創傷。


說出來,是希望有機會被理解,有機會賦予痛苦一點點意義,讓業界知道,心理治療也有可能造成傷害。那不是一句不適配可以講過去。

我也對其他24個經驗好奇。這世界鬼故事很多,台灣民間很多有關於女鬼的故事,林投姐、民雄鬼屋、椅子姑....。因為過去台灣女性在社會中遭受壓迫、禁聲,而至死後化為鬼魂,用另一種形式存在於社會。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那些不被說的,就必須被聽到,傷害我的人,過去曾傳訊息來說,因為我說出去,害他被業界嘲笑。如果我的這個經驗對某些人來說是個笑話,那麼,它現在有機會,成為國科會研究等級的笑話。

如果研究者要在學會或什麼會議發表,我有機會我一定去,很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聽到podcast重新路一段上面的討論說,因為自己的家庭並非傳統完整的家庭,自己在的交友經驗中,能深交的朋友往往是家庭也非傳統完整家庭的同學,反而覺得那些出身傳統完整家庭的同學常常很"白目"。 聽完真的很有感。 我的心理師或是說心理系畢業的朋友真的好少好少,但真的留下來的,真的在過往都有在學
天啊,這是什麼心靈雞湯文的標題? 其實我只是有感而發而已。
我很少真的出手給建議或提醒什麼,因為我本來就不混心理師界 但通常我真的會給建議,通常事情有點嚴重
前幾天有個兒科網紅醫師在臉書上寫了長文 主要是訴說教養孩子的問題,重點是有提到打孩子巴掌 的確,他寫了一堆他自己的教養困境,孩子有多難帶多不受教 而後又因打了孩子有社工介入( 大約是被通報家防 ) 重點是下方一堆人寫著鼓勵與打氣的話 其他人就算了,還有些是心理師粉專的具名留言 欸,
我把這些道歉文蒐集起來,做我線上教學的教材 題目是,怎樣道歉是適當的?怎樣道歉又是會讓人更火大
我的朋友曾和一些心理師交手,如果「交手」比較攻擊性的話,那我換成「討論」。
最近聽到podcast重新路一段上面的討論說,因為自己的家庭並非傳統完整的家庭,自己在的交友經驗中,能深交的朋友往往是家庭也非傳統完整家庭的同學,反而覺得那些出身傳統完整家庭的同學常常很"白目"。 聽完真的很有感。 我的心理師或是說心理系畢業的朋友真的好少好少,但真的留下來的,真的在過往都有在學
天啊,這是什麼心靈雞湯文的標題? 其實我只是有感而發而已。
我很少真的出手給建議或提醒什麼,因為我本來就不混心理師界 但通常我真的會給建議,通常事情有點嚴重
前幾天有個兒科網紅醫師在臉書上寫了長文 主要是訴說教養孩子的問題,重點是有提到打孩子巴掌 的確,他寫了一堆他自己的教養困境,孩子有多難帶多不受教 而後又因打了孩子有社工介入( 大約是被通報家防 ) 重點是下方一堆人寫著鼓勵與打氣的話 其他人就算了,還有些是心理師粉專的具名留言 欸,
我把這些道歉文蒐集起來,做我線上教學的教材 題目是,怎樣道歉是適當的?怎樣道歉又是會讓人更火大
我的朋友曾和一些心理師交手,如果「交手」比較攻擊性的話,那我換成「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天我家社區在做普渡,也許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旁邊有一堆吃飽喝足的好兄弟在探頭探腦看我玩什麼把戲也說不定(不會說你們壞話啦!) 小時候沒有什麼娛樂,一聽大人要講鬼故事,立馬圍過來一堆又愛聽又害怕的小蘿蔔頭,人多壯膽,怕了大家抱在一起,好像也沒那麼害怕了! 記得那時好像「皇冠」還是什麼雜誌有一個專
Thumbnail
在農曆七月份,跟著我一同探索一個靈異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一位女性長輩在掃墓後,意外陷入昏迷的經歷。經過多種治療無效後,直到一位擁有茅山術的道長出現,透過神祕的符咒,助她恢復健康的故事。這不僅是靈異的探討,更是信仰與家族間深厚連結的見證,希望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與反思。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小蓮下個月便將完成在 D 病房的實習,實習……但她萬萬沒想到今天發生的事,除了把過去多月來建立的自信心徹底瓦解之外,還惹來差點被襲擊的意外 「我們這裡的措施不能接收危險*心理病態的患者。」⋯⋯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現實不是童話,真正的魔鬼不會被純真和善良感動…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這次因為上天的惡趣味,讓我偶然的,在距離當初認識時很遙遠的另個縣市中,遇見了十年前沒有道別就結束的,我的第一位心理師。 在我隔著一段距離見到她的當下,創傷反應便發作了,身體僵硬、頭痛頭暈、噁心、心悸、呼吸困難......最重要的,還是冒出來的創傷重現,戳破了過去十年間潛意識覆蓋在真正記憶上的障眼法。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是同學的療癒個案原文章:🧑‍🎓🧑‍🎓 🧑‍🎓靈氣療癒學習【學生療癒報告紀錄41】「勇氣不是不害怕,而是面對恐懼後依然前行。」延伸的故事。 在與亡靈溝通的過程中,對方緩緩說著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俠客與青樓女子故事,他們的相遇雖然是從「青樓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天我家社區在做普渡,也許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旁邊有一堆吃飽喝足的好兄弟在探頭探腦看我玩什麼把戲也說不定(不會說你們壞話啦!) 小時候沒有什麼娛樂,一聽大人要講鬼故事,立馬圍過來一堆又愛聽又害怕的小蘿蔔頭,人多壯膽,怕了大家抱在一起,好像也沒那麼害怕了! 記得那時好像「皇冠」還是什麼雜誌有一個專
Thumbnail
在農曆七月份,跟著我一同探索一個靈異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一位女性長輩在掃墓後,意外陷入昏迷的經歷。經過多種治療無效後,直到一位擁有茅山術的道長出現,透過神祕的符咒,助她恢復健康的故事。這不僅是靈異的探討,更是信仰與家族間深厚連結的見證,希望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與反思。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小蓮下個月便將完成在 D 病房的實習,實習……但她萬萬沒想到今天發生的事,除了把過去多月來建立的自信心徹底瓦解之外,還惹來差點被襲擊的意外 「我們這裡的措施不能接收危險*心理病態的患者。」⋯⋯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現實不是童話,真正的魔鬼不會被純真和善良感動…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這次因為上天的惡趣味,讓我偶然的,在距離當初認識時很遙遠的另個縣市中,遇見了十年前沒有道別就結束的,我的第一位心理師。 在我隔著一段距離見到她的當下,創傷反應便發作了,身體僵硬、頭痛頭暈、噁心、心悸、呼吸困難......最重要的,還是冒出來的創傷重現,戳破了過去十年間潛意識覆蓋在真正記憶上的障眼法。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是同學的療癒個案原文章:🧑‍🎓🧑‍🎓 🧑‍🎓靈氣療癒學習【學生療癒報告紀錄41】「勇氣不是不害怕,而是面對恐懼後依然前行。」延伸的故事。 在與亡靈溝通的過程中,對方緩緩說著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俠客與青樓女子故事,他們的相遇雖然是從「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