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校長缺乏法治觀念 學校如何推動法治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事教育工作並在教師組織服務多年,有幸看到教育界中的種種奇特狀態,尤其,某些校長法治觀念的欠缺,實已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缺乏法治素養的校長,會有能力去推動法治教育嗎?能執行教育基本法、國民教育法及108課綱中的法治教育任務嗎?

一個無能且無力執行法定教育任務的校長,會是適任的校長嗎?

明明許多事務在法治的層面是不可以的,還是有校長不斷主張「情」、「理」要放在法的前面。殊不知,萬一未來要對簿公堂,法庭上看的就是證據、合法性。如果學校端只會講「情」、「理」,其相關措施不但違法(如:不合行政程序),還質疑法官將「法」放在第一位,不僅贏不了官司,還可能被法官洗臉,搞得自己顏面盡失,丟盡教育人的臉面。

舉例來說:

《新竹縣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出勤差假管理要點》第三條「每週出勤時數以四十小時為原則。」,有校長就以「為原則」三字做文章,認為既然有「為原則」三字,就可以有例外,就可以利用「為原則」三字壓迫老師無償超時工作。殊不知,既然要在「為原則」中製造「例外」,就要看其違法性、妥適性,以及是否對此「例外」提出補償配套。

當學校運作時,學生有可能比較早來學校。若學校端基於學生安全考量,希望有「為原則」的「例外」,增加老師的單日執勤時間,自然也要提出「法所許可的」相對應補償,如:給予加班費、補休…等,當然,也可以適度調配每日作息時間,或開放某些時段(如:小學的週三下午)讓老師自由請補休,這些都是在維護法治層面上可以進行的相關配套措施。

換言之,若校長對於「為原則」三字的解讀是,製造例外卻不考慮妥適性和提供補償的配套措施,就是壓榨勞動力。

校園領導人違法壓榨勞動力的行政作為,就是勞動教育的負面教材,更有違108課綱的教育目標。若為了達到壓榨勞動力的目的,還在校內製造恐怖氛圍,讓校園內充滿恐懼、彼此猜忌,此舉自然傷害學校行政領導者的威信,團隊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將受到嚴重的破壞。試問:這樣作為的校長,適任嗎?

在新竹縣,甚至有校長說:「如果要走法治,就不用辦學了。」這讓人不禁要問,一個認為依法行政就無法辦學的校長,是否自承他已經欠缺執行校長職務的能力?是不是應該考慮離開校長的職位?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人,是執行教育政策的重要角色;若校長的人治觀念超越法治,認為學校是法治的化外之地,學校的法治教育又如何能夠有效推動?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5會員
171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國外,同儕觀察本是一個協助老師的政策,到我國不僅被扭曲為備觀議課,不少為了在校內製造恐怖氛圍,更自己將備觀議課簡化為沾醬油式的觀課,既可得到權力,又不用付出時間完成整組政策。這類校長的作為,不僅執行政策不力,更造成校內白色恐怖。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為何?范雲立委認為是不適任教師解聘人數偏低,事實上,淘汰不適任校長更是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因為,校長的領導會影響校園文化。故,教育部應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校長,並進用更多有領導力的校長。
校務會議在校內早以行之有年,但是,新竹縣有不少學校還是會出現光怪陸離的開會方式,校長擔任主席的能力更是讓人質疑,因此,這一篇文章主要內容是反映目前新竹縣某些學校校務會議實況。
嘉義市某國小代理老師,因不滿校長在其教室裝監視器,在與校長溝通無效後,憤而辭職,之後,憤而離世。就實務面,已有判決裁定老師在教室裝監視器違法,因此,該校長在未經親師生同意下在教室裝設監視,是不是罪加一等?
不適任校長樣態有很多,這一篇文章要探討的不適任樣態是造成校園不安的校長。期許更多人能瞭解,校長身為學校領導人,應在帶人帶心上下功夫,才是教育之福。更期待教育部儘速不適任校長的標準及樣態,才能保護孩子、教育及拖累優秀的校長。
很多人以為不適任教師是主要危害教育品質的人,事實上,不適任校長的危害更大。這篇文章探討一種將校長一職視為校園土皇帝對孩子、老師和教育的危害。
在國外,同儕觀察本是一個協助老師的政策,到我國不僅被扭曲為備觀議課,不少為了在校內製造恐怖氛圍,更自己將備觀議課簡化為沾醬油式的觀課,既可得到權力,又不用付出時間完成整組政策。這類校長的作為,不僅執行政策不力,更造成校內白色恐怖。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為何?范雲立委認為是不適任教師解聘人數偏低,事實上,淘汰不適任校長更是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因為,校長的領導會影響校園文化。故,教育部應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校長,並進用更多有領導力的校長。
校務會議在校內早以行之有年,但是,新竹縣有不少學校還是會出現光怪陸離的開會方式,校長擔任主席的能力更是讓人質疑,因此,這一篇文章主要內容是反映目前新竹縣某些學校校務會議實況。
嘉義市某國小代理老師,因不滿校長在其教室裝監視器,在與校長溝通無效後,憤而辭職,之後,憤而離世。就實務面,已有判決裁定老師在教室裝監視器違法,因此,該校長在未經親師生同意下在教室裝設監視,是不是罪加一等?
不適任校長樣態有很多,這一篇文章要探討的不適任樣態是造成校園不安的校長。期許更多人能瞭解,校長身為學校領導人,應在帶人帶心上下功夫,才是教育之福。更期待教育部儘速不適任校長的標準及樣態,才能保護孩子、教育及拖累優秀的校長。
很多人以為不適任教師是主要危害教育品質的人,事實上,不適任校長的危害更大。這篇文章探討一種將校長一職視為校園土皇帝對孩子、老師和教育的危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昨天聽一位校長夥伴說,他們有一份「性平案」報告一直被退,來來回回兩個多月,因為遣詞用字不夠理性客觀,充滿主觀意識和價值判斷等等,弄到行政人員都不想做了! 原來老師不只是「教師」,還得是「律師」,會寫理性客觀的陳述書;甚至還要是法官,能出冷靜公正的「判決文」。 今早則又看到教育部位因應數位化時代挑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昨天聽一位校長夥伴說,他們有一份「性平案」報告一直被退,來來回回兩個多月,因為遣詞用字不夠理性客觀,充滿主觀意識和價值判斷等等,弄到行政人員都不想做了! 原來老師不只是「教師」,還得是「律師」,會寫理性客觀的陳述書;甚至還要是法官,能出冷靜公正的「判決文」。 今早則又看到教育部位因應數位化時代挑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