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生活紀錄:學習歷程大解密—黃仕親老師

2023/11/0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039生活紀錄:學習歷程大解密—黃仕親老師

教務處辦了一場講座,給高三的學生一些學習歷程,以及升學備審資料的一些建議。

不得不說,學校的承辦組長真的很瞭解學生,這場由黃仕親老師主講的學習歷程研習,根本就是這些學生的及時雨,好讓幾近荒蕪的升學資料,可以透過老師提供的方法,得到一些補救的方向。

/

雖然我不是在高中部任教,對於學習歷程也是一知半解,學校從開學初就連辦兩場有關學習歷程的講座,聽完了兩場,深深地感覺寫作的重要性。

老師問了現場學生,很多學生普遍反應「學習歷程無用論」,覺得教授也不會看,何必花時間製作呢?

我個人認為,教授會不會看是一回事,我比較在意的是,你可以端出什麼內容給教授看,這才是重點!

做資料這件事本身就是個麻煩事,不會有人喜歡去整理一堆一堆的資料,而學習歷程在學生心中,似乎就是個不斷做資料的過程。不過仔細想想,為什麼要寫學習歷程檔案?

/

比較普遍一點的說法是,從學習歷程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但其實我們都深知,學習歷程檔案如果當作升學備審資料,當然是寫給教授看的,而教授哪裡會去管你成長了多少?!

因此,為什麼要整理資料寫檔案?講直接一點,就是要達到「考上自己心中的學校」這個任務和目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有意識地」去整理這些資料,並且寫出來,讓教授在有限的時間內被你的內容吸引,並且判定你就是他們想要錄取的學生。

/

仕親老師兩個小時的解說,完全沒有冷場,每一個部分都是精華,不僅解說清楚詳實,還非常地切合學生需求,舉的例子運用正反對比,讓學生可以明顯比較出差異。學生聽完如果能夠再次檢視自己的作品,按照老師提供的方式修正,肯定能夠讓自己的作品品質大大提升。

分享一下今天講座我比較有感的幾個內容,以下標題是我根據內容自行訂定,也增加一些我的想法。

/

首先,用文章打造你的個人標籤。

想想看,教授會花多少時間在你的學習歷程檔案上停留?

我們將心比心,對於內容乏味的文章或影片,你會有耐心的從頭看到尾嗎?即便看完,你會留下印象嗎?

或許我該這麼說,會在你心中留下多少印象,才代表這篇文章和影片,提供給你多少價值。

/

相同的道理,你的學習歷程也要展現你的價值,而這份價值,要展現你的獨特性,讓人一提到你的名字,就想到某個「標籤」。

所以,你書寫的內容,應該是要你最真實的一面。但是,絕大多數的同學寫的內容都很「不真實」!很多內容都是用非常籠統地文字帶過去,像是「我學到很多」、「讓我成長了不少」這樣的字眼。或者,寫得完全是美好的一面,沒有任何挫敗的經驗等等。

該如何寫出最真實的自己?就是要從細節處描寫。而這些內容的來源,就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從細微處去找到可以發揮的題材。

每一個人都可以寫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你的獨一無二的故事,就可能成為你的個人標籤,讓教授牢牢記得!

/

就像老師舉了一個例子,有個學生因為沒有帶鑰匙,反而讓他製做了一個電子鎖。我一聽到這個故事,心裡大讚這學生根本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吧!一般學生沒有帶鑰匙,摸摸鼻子認了這件事,有多少學生會去思考,有沒有辦法可以讓我不需要鑰匙也可以進門?

也因為這個故事,讓學生很順利地考上他心中理想的學校科系。這種事情絕對要親身經歷過,印象深刻才能夠寫得出打動人心的文章。

還有,老師也舉了一般學生最不擅長的使用的幹部經歷當例子,看似無聊的衛生股長幹部經歷,在老師的提點之下,居然可以與「專案管理」結合!仔細想想也很有道理,怎麼樣去解決同學亂丟垃圾這件事,也是一種能力的展現! 

這些例子甚至還讓我想到,其實很多創業者,起因常常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是手邊都沒有適合的解決方法,才會選擇自行創業這條路。 

因此,帶著「任務思維」去書寫,每一個人會遇到的任務都不盡相同,所有你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故」,其實只要找到亮點,都可以成為「故事」。

更棒的是,老師還提供書寫框架:議題探討、案例提供、三種方法,讓學生書寫不僅有方向,還有架構可以模擬。甚至,還教學生百字簡介怎麼寫,標題怎麼下會比較吸睛,雖然這些都是需要練習的,但是也讓大家驚覺,原來書寫出吸引人的文章是有方法的!

/

接著,文章的內容應著重在「能力特質」,而不是與科系的連結。

學習檔案歷程中最該顯現的,就是自己的反思與想法,從中去檢視自己擁有哪一些能力。

因為世界上每一個行業,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全部都是連動的。老師舉了「球鞋」與「便利商店」當例子。光一雙球鞋,全部的大學學群都有可以探討的主題,甚至你走進7-11,每一個小細節,就是一個學程的學習目標。

/

這個就讓我想到,我曾經讀過一本書,書中作者就有提到,當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應該思考的是,我想要「做」什麼,而不是我想要「當」什麼。例如說,我未來想要走「書寫」這條路,但不見得我就一定要當「作家」,我對「唱歌」有興趣,但不見得我就一定要當「歌手」。

因為,如果一開始就用職業來做限制,很可能就限縮了我們發掘自己能力的可能性。相同的道理,如果一開始就選定明確的科系,萬一之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這麼感興趣,或是事後發現還有自己更有興趣的領域,那這樣之前寫過的學習歷程資料,就要捨棄,或是大幅修改。

/

因此,撰寫學習歷程,一方面可以留存紀錄,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書寫的過程當中,試圖地去找一找自己擁有哪些能力,而這一些能力哪一些工作,或是科系是相當適合的。

畢竟,也許你在這個階段想念的科系是商學院,說不定隔一兩年就變心轉人文學院。人的喜好會變,但是你的特質能力,可以運用的範圍,並不會因為你的喜好項目而改變。

舉例來說,如果你有自學的能力,無論你是想要念商或念理,都是必備的能力。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的溝通能力很強,在每一種職業都是加分項目!

因此,不是單純地寫對這個科系的了解或是喜愛,而是善用學習歷程檔案,把你的能力突顯出來! 

/

再來,以終為始地書寫個人讀書計劃。

讀書計劃要「倒著寫」,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往前回推到現在,你為了達到那個目標,你必須要做什麼準備。

「以終為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要抵達的目標在哪裡,在往前走的過程,缺少了指引的北極星,這樣在過程當中就會很容易迷失了方向,有可能越走越偏,最後離目標越來越遠。

/

因此,仕親老師建議我們先去想未來想做的事,要完成這件事,在大學的事情應該要做什麼準備,接著提醒學生在高三下可以預做哪些規畫。

像是他舉了一個新住民學生,未來長大後想回家鄉開一間育幼院(我忘記是育幼院還是療養院),因此他的讀書計畫就可以以此發揮,在創業之前他必須要具備哪些能力,或是擁有哪一些證照,這些欠缺不足的,就可以利用大學四年有目標地學習,再往前推到高三下這段時間,可以預作哪一些準備。

/

因為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我們接下來走的每一步就會扣緊目標。當學生用這樣的方式,所寫出來的讀書計劃就不會空泛,甚至不切實際,或是紙上談兵。

/

另外,努力擴張自己的認知邊界。

很多學生對於科系認識的不足,或是只停留在表面,也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製作。

老師提到自己除了是教育本科主修,還有去修輔導和社工的課程,所以對這三個科系暸若指掌。

在輔導學生升學的過程,曾有一個學生製作了一個輔具,可以協助年長者活動,如果有社工背景的專業人士一眼就看得出來。因此,老師一看到,就立刻建議學生寫成一篇學習歷程檔案。

/

想想看,如果老師無法一眼察覺,是不是就讓這麼好的故事流失了呢?

我曾聽過「你不可能成為你不知道的人」這一句話,只有你知道這種職業,去認識這種職業,才有可能對它有興趣,才有可能成為這樣職業的人。甚至,我覺得也可以換個方式說,你不可能選擇你不知道的事物,因為我們只有知道,我們才會有選擇它的機會。

所以,努力讓自己對這個世界認識更多,擴張認知的邊界,除了分辨非對錯之外,也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當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或是想要就讀的科系有更多的了解、更深層的認識,才有更多連結的機會。

/

最後,好的學習歷程檔案是不斷練習與修改而來的。

就跟任何能力一樣,一篇好的學習歷程檔案,一定也是經過千錘百煉、去蕪存菁,而這段過程當中,也是必須要經過不斷地練習。

/

我還記得上一次的學習歷程講座,講師分享了一篇修改了17次的檔案,先不要管內容寫得好不好,這位學生不斷求進步的精神,就已經先感動了我。 

我本來以為學習歷程是每一位學生都要繳交的作業,但後來才發現,學生沒有交也沒關係!

也因為這樣,可有可無的心態,很多學生其實沒有很積極在撰寫,或是當作一般作業應付一下,有交就好。

/

其實我覺得,不要被學習歷程這個專有名詞給限制住了!其實他的核心概念,就是希望學生從學習的過程中去反思,以及提煉出自己的能力與特質。在不斷地書寫練習過程中,透過與自己的對話,梳理日常生活的脈絡,就是一個很好認識自己的方法!

因此,既然每件事都必須要練習,那當然也包含認識自己,也包含撰寫學習歷程。

/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想法,書寫的能力,在這個重視思考與表達的時代,只會越來越重要。

不管是求學或求職,書面的審查應該都是第一關,如何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仰賴的就是你文字,以及故事內容!

所以,不要去排斥去記錄每天的日常,其實是一個失敗經驗,也會是一個值得發揮的題材!因爲,即便只是一件平凡的事,在善於書寫的人筆下,總是能夠提煉出不一樣的觀點。

徐曉梅
徐曉梅
現職國中國文老師。期許自己用寫作記錄生活,用寫作反省生活,用寫作創造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