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表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各自論述,在辯論會上常見的是爭得你死我活,非贏不可的局面。

當觀點建立在你就是得聽從我的意見、站在我的立場、角色、聽我的準沒錯,這類人卻從未了解過對方的立場、想法、以及所遭遇的挫折、污衊、謾罵;甚至從未有過與對方有著相似的角色。

並保持著我走過的路比你來的遙遠來的多,卻忘了壓力是無法比較的,也許你經歷過的事在別人眼裡也是小事,卻對著他人說,不要把自己想得太偉大,如此莫須有的言論加諸在傾訴的人身上,有想過是二次傷害嗎?恭喜你,你迎來面子上的勝利,能讓你驕傲的再用同樣的方式傷人而不自知,也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就此打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推己及人。


突然能理解戲劇上的劇情,為什麼角色會在傾訴完後選擇離開,原來這在現實中也正在上演著,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戲碼。

avatar-img
5會員
19內容數
重新以文字再次紀錄療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桔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似清澈的水滴拍打著玻璃,炙熱的燈光讓它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順著樹葉滴落的水滴,眼前並沒有霧茫茫的樣子,好似在那歌聲中變得更明朗。 朋友問起好嗎?一貫的答案依舊。近來看著自然萬物還是讚嘆著皇天后土的美好,這安靜又看似不起眼的平凡美。 什麼時候才能不再陰雨綿綿,厚重的、陰鬱的灰色雲朵,何時能
昨天發生了件遺憾的事,很希望是假的,很希望能再看見那個總是明媚陽光燦爛笑容的CoCo,她在大眾面前總是樂觀開朗活潑,總是鼓勵著別人。 但沒人知道她承受了多少,看見許多人弔念CoCo大都是不敢相信的、痛心的,一個溫暖的人離開了。
電影或影集劇情裡,總會有看到因為煩悶、躁慮把環境重新打掃一遍,想藉由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冷靜,休息喘口氣。
是否有時候明明有很多的話想說,郤找不到適合的文字,有多少次跟自己說算了,就這樣默默的壓抑著微笑著。 不是這世界不懂你,而是大多數的人不願面對事實,更只想保留住所謂的面子,也不管裡子已潰爛。這類的人總是金絮其外敗絮其中,也會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道德綁架人。 很慶幸今天又多活了一天,這世上沒有什麼心靈雞湯
當訴說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又有誰能明白過去的惡夢與壓力? 世界需要多點善意少點惡意,在事實未明朗前都別輕易下定論。
看似清澈的水滴拍打著玻璃,炙熱的燈光讓它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順著樹葉滴落的水滴,眼前並沒有霧茫茫的樣子,好似在那歌聲中變得更明朗。 朋友問起好嗎?一貫的答案依舊。近來看著自然萬物還是讚嘆著皇天后土的美好,這安靜又看似不起眼的平凡美。 什麼時候才能不再陰雨綿綿,厚重的、陰鬱的灰色雲朵,何時能
昨天發生了件遺憾的事,很希望是假的,很希望能再看見那個總是明媚陽光燦爛笑容的CoCo,她在大眾面前總是樂觀開朗活潑,總是鼓勵著別人。 但沒人知道她承受了多少,看見許多人弔念CoCo大都是不敢相信的、痛心的,一個溫暖的人離開了。
電影或影集劇情裡,總會有看到因為煩悶、躁慮把環境重新打掃一遍,想藉由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冷靜,休息喘口氣。
是否有時候明明有很多的話想說,郤找不到適合的文字,有多少次跟自己說算了,就這樣默默的壓抑著微笑著。 不是這世界不懂你,而是大多數的人不願面對事實,更只想保留住所謂的面子,也不管裡子已潰爛。這類的人總是金絮其外敗絮其中,也會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道德綁架人。 很慶幸今天又多活了一天,這世上沒有什麼心靈雞湯
當訴說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又有誰能明白過去的惡夢與壓力? 世界需要多點善意少點惡意,在事實未明朗前都別輕易下定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不喜歡輸的感覺,卻還是輸了!沒有一定要贏,也不會因此就贏了!贏或輸都只是一種感受,並非實際狀態,因會隨時間改變,輸贏都會衍生另一個結果及看法。 「輸贏又如何!」勝負結果反映出自我潛在意識。 認為比賽或競爭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那麼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經歷過程中的成長和學習,才是值得珍
Thumbnail
分辨情況是合作型或競爭型 合作型談判情境:雙贏 競爭型:一輸一贏 當談判雙方分別是合作者與競爭者時,通常最終結果會是競爭者勝出。 洞察當下情境,並適時切換成競爭型很重要,否則高機率會吃虧。 競爭者談判並非自己贏就好,而是要對方輸,設定假的底線並展露敗象,有助於在讓自己不吃虧的同時讓對方
Thumbnail
古希臘哲學盛世時期,辯論是極為常見的活動,有一句話「真理越辯越明」即是描述了辯論的初衷,與人辯論是一種辯論,利用論點與論證,去證明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對方;與自己辯論也是一種辯論,當我們看了書,其實腦袋瓜就已經在開始自我辯論......
Thumbnail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關注「如何有效及舒服應對衝突」,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我自己總是處在同樣的勝負迴圈裡,像是必須一定要爭到有一方贏,也等於有另一方輸,而輸的一方要遭受痛苦,很多時候贏的一方其實也心情不好,因為最後都會輸掉關係與連結,且爭的過程贏方也會身心煎熬。 這些年我上了一些課程,也看了一些書,最
爭執辯論是我很不喜歡的事,不喜歡面紅耳赤,大小聲。聲嘶力竭的表達自己,總覺得辯贏了又如何。不過傷和氣罷了。 雖然我往往不會是贏的那個,爭執時空 氣凝結的氣壓,常常令人不知所措,不喜歡傷感情的事,因為受傷不管是誰恢復的時間都要很久。 有緣共處是何其大的福分,好來好去一切都好,我不攀緣但是相當珍惜既
Thumbnail
你曾想過,其實與他人辯論,輸掉的那一方才是贏家,因為他才是真正學到新知的人。所以表面上的輸贏掙來的只有面子。 不曉得為什麼,生病後的我會很認真去聽別人的話,然後多了讚美和謝謝。我思考了一下,發現有時候利弊等得失根本就不是吵來的,而是在保持寧靜中得來的。 眼看暑假就要來了,昨天終於有動力出門辦護照
Thumbnail
在職場與對手談判時 舊的觀念裡會認為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明白在單純地贏與輸之間 其實還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而賽局常常也不是一次性的「有限賽局」 而是未來大家常常有機會繼續交手的「無限賽局」   道理我們都懂 可是一旦真的進入談判的階段 大家常常會一頭熱的決定要贏家全
當你想辯贏、勸服、說到對方啞口無言時,你的言詞一定充滿攻擊性,或是目的性很強,只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自己開心就好,但往往表面上贏了,其實對方最後也不會真的照做。 試想著這場對話是給對方的禮物,本著善意的心態,你的話中就會有愛,對方感受到就會尊重,聽你說完。 贏得辯論還是贏得人心? 說話時只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不喜歡輸的感覺,卻還是輸了!沒有一定要贏,也不會因此就贏了!贏或輸都只是一種感受,並非實際狀態,因會隨時間改變,輸贏都會衍生另一個結果及看法。 「輸贏又如何!」勝負結果反映出自我潛在意識。 認為比賽或競爭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那麼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經歷過程中的成長和學習,才是值得珍
Thumbnail
分辨情況是合作型或競爭型 合作型談判情境:雙贏 競爭型:一輸一贏 當談判雙方分別是合作者與競爭者時,通常最終結果會是競爭者勝出。 洞察當下情境,並適時切換成競爭型很重要,否則高機率會吃虧。 競爭者談判並非自己贏就好,而是要對方輸,設定假的底線並展露敗象,有助於在讓自己不吃虧的同時讓對方
Thumbnail
古希臘哲學盛世時期,辯論是極為常見的活動,有一句話「真理越辯越明」即是描述了辯論的初衷,與人辯論是一種辯論,利用論點與論證,去證明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對方;與自己辯論也是一種辯論,當我們看了書,其實腦袋瓜就已經在開始自我辯論......
Thumbnail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關注「如何有效及舒服應對衝突」,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我自己總是處在同樣的勝負迴圈裡,像是必須一定要爭到有一方贏,也等於有另一方輸,而輸的一方要遭受痛苦,很多時候贏的一方其實也心情不好,因為最後都會輸掉關係與連結,且爭的過程贏方也會身心煎熬。 這些年我上了一些課程,也看了一些書,最
爭執辯論是我很不喜歡的事,不喜歡面紅耳赤,大小聲。聲嘶力竭的表達自己,總覺得辯贏了又如何。不過傷和氣罷了。 雖然我往往不會是贏的那個,爭執時空 氣凝結的氣壓,常常令人不知所措,不喜歡傷感情的事,因為受傷不管是誰恢復的時間都要很久。 有緣共處是何其大的福分,好來好去一切都好,我不攀緣但是相當珍惜既
Thumbnail
你曾想過,其實與他人辯論,輸掉的那一方才是贏家,因為他才是真正學到新知的人。所以表面上的輸贏掙來的只有面子。 不曉得為什麼,生病後的我會很認真去聽別人的話,然後多了讚美和謝謝。我思考了一下,發現有時候利弊等得失根本就不是吵來的,而是在保持寧靜中得來的。 眼看暑假就要來了,昨天終於有動力出門辦護照
Thumbnail
在職場與對手談判時 舊的觀念裡會認為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明白在單純地贏與輸之間 其實還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而賽局常常也不是一次性的「有限賽局」 而是未來大家常常有機會繼續交手的「無限賽局」   道理我們都懂 可是一旦真的進入談判的階段 大家常常會一頭熱的決定要贏家全
當你想辯贏、勸服、說到對方啞口無言時,你的言詞一定充滿攻擊性,或是目的性很強,只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自己開心就好,但往往表面上贏了,其實對方最後也不會真的照做。 試想著這場對話是給對方的禮物,本著善意的心態,你的話中就會有愛,對方感受到就會尊重,聽你說完。 贏得辯論還是贏得人心? 說話時只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