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的挫敗感,潛藏內心的是一顆自卑的心

2023/11/16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今晚,突然有種心開意解的輕鬆感。那是明白了自己二十多年來,從雲端跌落深谷之後,內心其實是極端自卑的。

尤其,不管我怎麼努力,我再也不能擁有當年那樣風光的日子。而這樣的感覺,是潛藏在我的內心,我一直想要證明自己還是有用的,所以,就非常勤奮,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來。我並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的挫敗感。

那時候的自己,內心是不甘心的,認為這一切只是暫時的,我還是有機會的,所以,這顆心就非常不安。

等到《莊子》的大樹無用,讓我放下了對外在的追求,內心也漸漸能夠享受到平靜與幸福。

但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堆疊在我內心裡,仍有深深的不安全感,與對自己的否定,以及自卑的自己,是來自長久以來,歲月累積的疲累感,是當年受到打擊之後,所產生的種種負面情緒,未能得到紓解。

年輕時的驕傲自滿,與成年後受挫的自我否定,是人生的兩個極端,並不是現在的我以豁達的心境來面對,就能完全消除的。

所以,這些日子以來,我會不斷產生人際相處的問題,還是埋藏在自己內心的種種負面情緒,所導致的過度反應。

由於,那些潛藏的負面情緒,壓抑的時間太久,是很難自我覺察的。

幸好這兩個星期,從人群中脫離出來,獨自一人,可以不受他人的影響,能夠靜下心來,真正面對自己。

巧合的是,經過了兩個多星期,我終於找到一處沒有冷氣的地方,是在樹下,由於旁邊的人說了一句,起風了。

我回說,沒有風。

抬頭一看,是菩提樹,菩提樹葉正微微地被風吹動。

這麼巧,又是一棵菩提樹。

也許,我就這樣在菩提樹下證悟了。這是個玩笑話,不過,我倒是深深地覺察到自己的這顆心,一個自卑的心在作怪。


在這棵樹下,昨天遇到的善知識正在工作,她又跟我說了些話,但是,我正在整理文稿,她在工作,我不是很專注聽她說話,就不太記得今天到底說了什麼。

只是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我們用怎樣的心對待他人,他人就會用同等的心來對待我們。所以,我們要以恭敬心去對待他人,不要以憐憫心去對待別人,憐憫心潛藏的是傲慢心。

當她說到這裡,我當頭棒喝。

是啊!在我人生最輝煌的年輕時期,心高氣傲,看到別人的需要,都是以同情心來對待,總覺得他們很可憐,需要被幫助,我就去幫助他們。

所以,當我有一天,需要被別人幫助的時候,我也是被同情,被憐憫,而不是被恭敬地對待。這種感覺實在不好受,但這是我自作自受,是我年輕時,因為驕傲而造作的果報,我必須承受,不能埋怨別人。

然後,我才有了今晚的領悟。

人的習氣最難改變,永遠都在同樣的迷霧中,走不出來,必須時時自我觀照,自我覺察,讓自己的身心靈都能隨時處在最自然,最自由,最自在的狀態。


拍攝

拍攝



為了給自己對於這顆心有更深入的認識,我找到以下的資料,而我並不是為了他人,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受用,自我提升。


菩提心

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菩提心者,猶如明燈;菩提心者,猶如大道。 ──《華嚴經》
我們要如何進德修業、培養健全人格?有了菩提心,就能圓滿所願!
什麼是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提心就是慈悲心、般若心、智慧心、解脫心,是世間上最真、最善、最美好的心。
「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菩提心如種子,是成佛的根本。好比我們要想有收成,就必須先栽種。栽種之前要選擇種子,最好的種子在我們的心裡,心好,就是一顆好的種子。
「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菩提心就是我的心地、我的心田。在我的心地裡,要播下清淨的種子,讓善根萌芽,結成佛果。佛法裡的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菩提種子。比方布施,表面看是給人,實際是自己獲益;布施的種子播種下去,有朝一日必定有收成。能把這些善法播撒在我們的心田上,時時勤加照顧,就會開花結果。
「菩提心者,猶如明燈」,娑婆世界黑暗無光,必須點亮心燈,不但照亮自己,還可以照亮別人。我們要點亮心裡的什麼燈呢?發心慈善,慈善就是內心的一盞燈;發心服務,服務就是心裡的一盞燈;發心說好話,好話就是心裡的一盞燈;發心做好事,做好事就是心裡的一盞燈。只要心燈明亮,則佛性自現,光明與清淨自會顯發,慈悲與智慧油然生起。
「菩提心者,猶如大道」,一個人確立了方向,只要勇敢地向前走去,就能到達理想與目標;發菩提心,就能帶領我們邁向未來的光明大道。
在佛教的眾多修持法門中,首重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因此《華嚴經》告訴我們,菩提心者,猶如種子、如良田,只要勤於耕耘,自然會有好收成;菩提心又如明燈、如大道,能驅走心中的黑暗,引領我們走向正覺解脫的道路。
二○一二年八月十二日刊於《人間福報》

出處:《星雲大師全集》第五類【文叢】 /188-193星雲說偈(共6冊) /188星雲說偈1 /p328 菩提心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13231


以下所說的內容比較艱澀,不過,多聞熏習,多看多聽,有一天,就會恍然大悟。或許有的人過去生就讀過,不過是複習而已。


識與心、意的關係

在佛教典籍,尤其唯識的相關論典中,經常可見到「心」、「意」、「識」三個名相,究竟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云:「心、意、識三,體雖是一,而訓詞等義類有異,謂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心意識三者並沒有差別,指的都是一個「心」,但唯識家為了說明「心」的活動過程,而將這三個名詞賦予不同功能,以便告訴大家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一般而言,「識」的主要功能是了別,指的是前六識;「意」的主要功能是思量,指的是第七識──末那識;「心」的主要功能是集起,指的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分別說明如下:
(一)識──了別,前六識
說到識,指的是前六識,前五識讓我們能感受外境,第六識則有了別的作用。常聽人說:「你不了解我的心。」其實,最不了解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這是因為我們的第六識善變易轉,捉摸不定所致。
有人問:「天堂、地獄在哪裡?」其實,天堂、地獄就在我們的心中,實際上,五趣、六道,也都在我們的心中。如果我們一心向善,則成佛有餘;一心向惡,則萬劫難返。
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今生、來世,是不可分割的生命整體。第六識的好壞,不但在此生扮演著重要角色,也預示了來生的幸福,因此,對於自己的起心動念,不可不慎!
(二)意──思量,末那識
「意」的主要作用是思量,所以「意」通常用來指末那識。
眾生之所以紛爭不已,煩惱不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有個堅固的「我執」在作祟。無始以來,末那識恆常審查阿賴耶識為常我,因而產生以「我」為中心的種種執著,牢牢的盤據在我們的心中,並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惑,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大「隨煩惱」互相呼應,而產生種種煩惱,讓我們惛懵無知,顛倒妄想,進而起惑、造業。
由於末那識是前六識之所依,又能忠實的將前六識的善、惡種子,傳達給阿賴耶識,因此可說是染、淨,凡、聖的樞紐。只要末那識還是執著這個「我」,即使前六識行善,還是有漏之善。一旦末那識打破執著,達到清淨無漏的境地,前六識才得以隨心所欲成辦無漏善業,到了這個時候,舉手投足皆是清淨道業。
(三)心──集起,阿賴耶識
心,通常指阿賴耶識,有「集起」的意思,因為它能集合諸法種子。阿賴耶識,有「倉庫」的意思,中國話翻譯為「藏」,因此又稱「藏識」。「藏」,本身包括有三種意義:
1.能藏:
意指阿賴耶識,含藏一切諸法的種子。這些種子就是我們平常言行思想所遺留下來的習氣勢力,由於它們存藏在阿賴耶識中,在遇緣成熟之前,得以經久不失。
2.所藏:
這是對應「能藏」來說的,指阿賴耶識是一切善惡種子所依藏之處。我們藏於阿賴耶識的種子,遇緣起現行後,所做的、所說的、所想的,雖然在當下已經過去了,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有的造作,一點一滴,不論好的、壞的,都會留存在八識田中,所以阿賴耶識是這些受薰染種子的「所藏」處。
3.執藏:
這是從阿賴耶識和末那識之間的關係來看。由於阿賴耶識恆常被末那識執著為常我,令我們隨時隨地,時時刻刻都記著有「我」,「我」的感覺,「我」的錢財,「我」的親友……所以阿賴耶識又稱「執藏」或「我愛執藏」。
其實,「能藏」、「所藏」、「執藏」,指的都是一個「阿賴耶識」,由於角度不同,就有三種不同的名稱。好比一個婦女,兒子稱他「母親」,丈夫叫他「妻子」,父母喚他為「女兒」。
阿賴耶識既含藏了一切善惡種子,又為七轉識所薰,藉由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種子生種子等心理活動,展開我們的生命歷程。因此阿賴耶識就像深淵般深廣無窮,一旦經歷外境的風吹拂,因緣聚合成熟,便會掀起七轉識的浪潮。
依阿賴耶識的功能而言,由於阿賴耶識所緣的對象是種子、根身和器界,因此擁有下列三種功能,使我們與內外諸法,發生密切的關係:
1.執持種子:
指阿賴耶識含藏一切諸法的種子,並且一直保留著,直到種子遇緣成熟,生起「現行」為止。換言之,這些種子即使未遇因緣,也不會因時間久了而消失,可以歷劫不壞。
2.執持根身:
根身,指的是我們的肉體色身。阿賴耶識由於執持一切善惡業的種子,所以是受報的主人翁。當人的大限到來時,阿賴耶識最後離開;受生母胎,也是阿賴耶識最先來到。在這一期生命中,阿賴耶識執持著眾生的根身,它們之間有著「安危與共」的關係。當其中一方狀況不佳時,另一方也呈顯疲弱的狀態;其中一方狀況良好時,另一方也呈現良態。
因此,當我們睡眠或悶絕的時候,儘管前六識沒有活動,但由於阿賴耶識執持著我們的根身,所以不會朽壞。另外,像歷史上一些高僧大德可以入定數月不吃不喝,卻能安然存活,這也是因為有阿賴耶識維繫著肉體的生命。
3.變現器界:
器界,又稱「器世間」,如山河大地、房舍物器等,物質世界均屬之。它們都是由阿賴耶識中的「共相種子」所變現的諸相,如果從業力的角度來看,則是因眾生「共業」感得的依報。
這樣的情形,就如佛教有一則「一水四見」的譬喻:我們所見的江河流水,在具足福報的天人看來,是青色的琉璃世界;在罪業深重的餓鬼看來,成為一團猛烈的火球,或是一灘穢濁的膿血;傍生界的魚蝦見了,則是一座美麗的水晶宮殿,可以在裡面安身立命。這說明了客觀的世界裡,並沒有獨立的境界,眾生所見到的一切,都是隨著各自的業識所「變現」。

出處:《星雲大師》第一類【經義】 /008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 /p044 第一講 總論八識 /p069 四、識與心、意的關係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9865


第六識的內涵與修行

第六識,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心」。
因為有心,我們知道眼睛看到了東西;因為有心,我們知道耳朵聽到了聲音;因為有心,我們知道鼻子嗅到了氣味;因為有心,我們知道舌頭嘗到了味道;因為有心,我們知道身體觸碰到東西;因為有心,我們知道腦海出現了什麼景象。因為我們一直追逐外在的這些色、聲、香、味、觸,心也跟著忙碌不已。
體會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比較容易,心,無形無相,就不容易體會了。這顆心,當前正在思惟,時時刻刻都在感受,與我們關係最密切,影響也最大。它不僅在繁忙的人際往來中,陪著我們衝鋒陷陣,又在許多事情迎面而來之際,替我們周旋應付。
雖然這個「心」朝夕與我們為伴,可是當它靜下來反觀自照時,常不知道自己究竟忙些什麼?「心」在哪裡?把身體裡的血液、骨頭分解開來,能找到這顆心嗎?〈毗舍浮佛偈〉說:「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一般人所認知的心,其實只是「六塵緣影」罷了。當我們有感受時,感受是我們的心;當我們思想時,思想是我們的心;當我們喜怒哀樂時,喜怒哀樂也成了我們的心。
一個人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心,或是昧著良心做事,便不知感恩,不知慚愧;有良心、懂得苦惱的人,則天地都是他的財富,人人都是他的助緣。
.....
佛教裡有許多的修行方法,都是要我們去除惡念,增長善念,淨化我們的心。譬如念佛法門,要我們以念佛的「正念」來對治貪瞋愚痴的「妄念」。還有「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乃至「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都是為了對治我們心中的顛倒妄想而施設。
從生活的角度來說,如何運用第六識來修行呢?以下提出四點,供各位參考。
1.要會思惟:
過去馬祖禪師病重,院主來探病,問他身體如何?馬祖只說了一句:「日面佛!月面佛!」
這是什麼意思呢?根據經典記載,日面佛的壽命有一八○○歲,月面佛的壽命只有一天一夜,馬祖禪師說這句話,即告訴他:你認為我馬上就要往生了也無妨,說我活到萬壽無疆也可以。說我是什麼,我就是什麼。
身處紅塵的人們,他的人生難免隨著境界起起落落,擾擾攘攘;對悟道的禪師來說,他們的心胸開朗豁達,任何時地都很安穩自在。因此只要能用智慧抉擇,不自我作縛、自我困擾、自我菲薄,把這個「我」看淡、放下,在任何時地,對任何人事物都不加入自我的主觀意識,就能見到萬事萬物的「本地風光」了。
2.要能包容:
良寬禪師的禪院裡,一位沙彌經常在夜深人靜時,偷偷爬過院牆到外面遊樂。有一次良寬禪師夜裡巡寮,發現牆角有一張高腳凳子,知道有人又溜出去了,他也不驚動別人,順手把凳子移開,自己站在凳子的地方,等候沙彌歸來。
夜深人靜,遊罷歸來的沙彌不知凳子已被移走,一腳踩在良寬禪師的肩上,「咦,怎麼軟軟的?」等跳下來一看,才發現是禪師,一時之間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寬禪師並沒有責罵他,只是輕聲說:「夜深露重,小心不要著涼了。」
全寺大眾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良寬禪師也從來沒有提起,但自此以後,沒有人再出去夜遊了。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華嚴經》所說,菩薩摩訶薩的心:「如大地心,能持、能長一切眾生諸善根故;如大海心,一切諸佛無量無邊大智法水悉流入故。」所以我們的心也要像大地大海一樣,得到讚美獎賞固然能接受,毀謗打擊或是他人的缺點也要能包容。榮不曾增,辱也未曾減,一切自如如。以慈悲心、包容心,對待他人不完美之處,才能圓滿自己的修行。
3.要能靈巧:
有一天,甲、乙兩座禪寺的沙彌在路上相遇,甲寺沙彌問乙寺沙彌說:「請問你要到哪裡?」
乙寺沙彌回答:「風吹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甲寺沙彌沒想到乙寺沙彌會這麼回答,一時不知如何接話,就回來稟告甲寺禪師。禪師說:「傻瓜!你可以問他,如果沒有風吹,你到哪裡去?」
沙彌記住了師父的指示,第二日途中兩人再相遇時,甲寺沙彌便胸有成竹的問:「喂!你今日要到哪裡去啊?」
乙寺沙彌從容不迫的回答:「腳走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甲寺沙彌又愣住了,一時語塞,只好回寺裡再請教師父。禪師又教他:「真傻!你可以繼續問,假使雙腳不走時,你要到哪裡去?」
沙彌又用心記住了師父的交代,第三日途中又相遇時,便問道:「喂!今天要去哪裡?」
乙寺沙彌用手往前一指:「要去菜市場。」
甲寺沙彌一聽,又呆愣住了。
在這段對答裡,甲寺沙彌雖然善良有禮,但缺乏靈巧的思辯,所以總是不及乙寺沙彌的靈巧慧黠。
靈巧,不是滑頭,不是隨便。靈巧的人會觀照全局,處事周全;靈巧的人能善解人意,處處為人設想,體諒別人。所以靈巧的人能解決問題,能化繁就簡,能成就大事。
4.要能接受:
一位學僧對無德禪師說:「在您座下參學一段時日,我感覺已經夠了,現在要向您告假去雲水行腳。」
「什麼是夠了呢?」
「夠了就是滿了,裝不下去了。」
「那麼在你走之前,去裝一盆石子來吧!」
學僧依照無德禪師的吩咐,搬了滿滿的一大盆石子來。
禪師問:「裝滿了嗎?」
「滿了。」
禪師隨手抓了好幾把沙,摻入盆裡,沒有溢出來。
「滿了嗎?」禪師又問。
「滿了。」
禪師又抓起一把石灰,摻入盆裡,仍然沒有溢出來。
「滿了嗎?」禪師再問。
「滿了。」
禪師順手又倒了一杯水下去,仍然沒有溢出來。
「滿了嗎?」禪師又問。
「……」
所謂「滿招損,謙受益」,當一個人自以為「滿了」的當下,其實正是自己最不足的時候。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世間的學問永遠學不完。禪師用石子、砂、灰、水來教育學人,對於人的第六識自滿自大的習氣來說,直如當頭棒喝!
其實,比照顧心外的世界更難的,就是照顧自己心中的念頭!此刻的一念,不但奔馳於世界各地,而且經常在五趣六道裡輪迴不已。誠如古德所說:「六根門頭盡是賊,晝夜六時任徘徊;無事上街逛一回,惹出是非卻問誰?」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念頭照顧好,一念之差,就會陷入不拔之地,嚴重的話還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謂的魔在哪裡?魔不在心外,而是在自己的心中。我們心中的貪瞋愚痴、消極疑忌、憂悲煩惱、傲慢自大等,都是阻礙我們向上提升的魔障。
禪宗四祖道信禪師最初參訪僧璨禪師時,請求僧璨禪師為他開示解脫的法門。
僧璨禪師反問他:「誰束縛你了?」
道信想了一想,說:「沒有人束縛我。」
僧璨禪師道:「既然沒有人束縛你,你又何必另外再尋求一個解脫的法門呢?」道信當下大悟。
可見人往往都是「自我束縛」,自己障礙自己。
我們不要以為念頭無形無相,其實「發乎中,形乎外」,外在所表現的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內心發動的。身、語、意三業當中,是以意業為主導。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念一動,山河大地都會跟著我們而動。
某個鄉鎮鬧饑荒,佛教界人士便商請義演團體來表演,以籌募經費賑濟災民。某寺的禪僧們為了表示一點心意,也購買入場券響應。一位初入道的禪僧大不以為然,認為修道人不應該觀看歌舞,但礙於這是團體行動,不得已,只好雙眼緊閉,正襟危坐的不理會周圍的嬉鬧。
表演到一半時,主辦者呼籲大家捐款助人,這位初學禪僧拂衣而起,生氣說:「我根本連眼睛都沒有睜開一下,為什麼還向我要錢?」
主事者一聽,一臉認真的說:「別人是睜開眼睛看的,只要捐一半就好了,你閉著眼睛心裡想,所以要請你再加倍多捐一些。」
修行,不要以為把眼睛閉起來,不看不聽就沒事了,心裡看的、想的,那才更厲害。所以,就算眼睛看,耳朵聽,能夠「不動心」,才是真正的修行!
禪門有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念不動,自然乾坤朗朗;心念一動,就無法照見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們要時時把持正念,維護正念,讓「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在佛教裡講「發心」,也就是講開發心地。心田裡的慈悲、道德、菩提心、般若心,是可以開發出來的。能夠如此照顧心念,雖未成佛,至少也已離聖賢之境不遠了。

出處:《星雲大師全集》第一類【經義】 /008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 /p 092 第二講 分解八識 /p124 二、第六識的內涵與修行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9872


33會員
142內容數
無用之人,就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