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冥想的副作用:聽臨床心理學家怎麼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冥想打坐(meditation)應該是舒緩而放鬆的過程,因此從沒想過這仍可能是有副作用的——直到日前聽到Tim Ferriss與Willoughby Britton的對談

Willoughby Britton是臨床心理師、同時也是布朗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和人類行為學副教授。她專門研究冥想,特別是冥想的副作用、成因和舒緩方式,也創辦非營利組織Cheetah House來支持陷入困境的冥想者,並提供冥想的安全培訓。

世界上研究冥想益處的學者有很多,但研究壞處的少之又少。其實Britton起初亦是瞄準「冥想如何改善睡眠」進行研究,但在花了2百個晚上監測受試者的睡眠狀態(polysomnography)後,她赫然發現:「冥想會激發大腦皮質(cortical arousal;睡眠時內在認知的過度活躍),導致失眠,並減少深度睡眠的時間」。

在此需強調的是,冥想對睡眠的影響是非線性的。如果我們不是每天冥想、每次不超過30分鐘,那研究顯示冥想對睡眠品質是有幫助的。

在Britton的臨床經驗中,自我要求高、有衝勁的18到30歲男性,是冥想副作用的好發族群;她推斷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傾向於「畢其功於一役」,同時混用不同的冥想工具、甚至搭配斷食以及輔助藥物,以求速成,結果卻成了冥想副作用的受害者。

質疑冥想的安全性很容易被視為找碴、是問國王有沒有穿衣服的小孩。Britton曾在冥想時向導師提到自己的發現,結果卻被導師責備:「不曉得為什麼妳們臨床心理學家總是把冥想當成放鬆技巧——每個人都知道,如果妳冥想得夠多,妳就會停止睡覺」。

導師的回答讓Britton大為震驚。原來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嗎?

可怕的或許不是失眠,而是拒絕檢視冥想打坐對我們的影響,以至於不知道、甚至否認失眠可能是冥想的副作用。這可能會讓冥想者在出現症狀時措手不及,甚至讓我們認為這是個案、是自己的問題,因而加倍困擾。

冥想的副作用不僅是失眠,Britton曾訪談30位出現副作用的資深冥想導師和修習者,將症狀分成3類:首先是認知困難,受訪者反映「事物變得模糊」、像燭光一樣搖曳不定,有案例甚至表達自己面臨「事物與意義的脫離」的情況——她在開車時看到紅燈,卻瞬間忘了紅燈的意思是「停止」,於是繼續行駛。

認知症狀也帶來第2類問題:情緒上的困惑、焦慮和害怕。第3類則是肉體上的,包括身體不受控制地突然動作、震動、皮膚發熱等。而這些症狀可能長達數年,甚至導致部份案例被送入精神病房,被診斷為思覺失調。

Britton曾在達賴喇嘛的「心智與生命研討會」中報告自己的研究發現,而達賴喇嘛亦認為我們應全面探究冥想的正面效益和負面結果。否則,如果我們只一味宣揚冥想的好處,那麼將讓冥想者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來,因而更失望、更容易產生副作用。

被問到佛教——相對於單純冥想打坐——較為全面的理論和系統,是否可能協助冥想者避免副作用,達賴喇嘛表示,修習和領會佛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基於廣泛的知識和正念覺察之上,然後才能獲得智慧。在這個過程中,修習者需要自己分析批判、進一步找尋書籍和各種相關訊息,然後才能融會貫通,說服自己,生出信心。

「有了這樣發自內心的信服力量,再來冥想打坐,那麼我覺得應該就不危險了。」

他笑稱,如果有學生受冥想的副作用所苦,尋求協助,他應該會先問學生:「是誰逼妳打坐冥想的?」換言之,冥想是自發的活動,修習者應先對這個活動的方法和內容(甚至佛學)有整體的了解,釐清自己的目標、動機(為何想打坐)、以及冥想這個工具是否能讓自己達成目標;否則冥想結束後,仍然是回到忙亂的生活,空歡喜一場。

以上是個人觀賞「心智與生命研討會」所做的摘要整理,不過,Britton在與Ferriss的對談中表示,她覺得達賴喇嘛對冥想副作用的回應「不屑一顧」,且有點缺乏同情心。有興趣的讀友可觀賞研討會的錄影(以英文進行),也歡迎討論。

寫著寫著,想到自己幾年前的冥想體驗。按照行程,我們過著清晨起床、晚上9點就寢的規律生活,在此之間大約會靜坐10小時,持續10天。在活動開始後,我連續5個晚上做惡夢,印象中未曾夜半驚醒,但至少有1、2次在醒來時會感到「起床的鐘聲根本是種解脫」。

這對平常備受睡眠之神眷顧——不太做夢、更別說是惡夢,幾乎每晚一覺到天亮——的幸運兒來說,非常不可思議。

但因為我將這個活動視為全新的學習和體驗,因此左思右想猶豫(並忍耐)很久,是否應該接受、服從、繼續練習——畢竟只是作惡夢睡不好,又不是(直接的)物理或肉體傷害。直到實在忍無可忍,決定去申請導師諮詢,當晚惡夢卻神奇地中止了。

因此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這些反常的、連續的、簡直醒不過來的惡夢,到底是怎麼回事,只能當作是冥想打坐時,內心深層的雜質像熬湯的浮末一樣,用噩夢的方式冒出水面,來到意識的表層。而這個臨床心理學研究,或許提供了解釋,告訴我們,自己並不孤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ydee的沙龍
163會員
86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Clayd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本文探討語言的邊界與陷阱,指出語言無法完整表達真實,並可能反過來影響尚未成形的思維。文章參考張瀟雨的podcast《得意忘形》,歸納出語言的兩個陷阱及五個推論,提醒我們質疑語言的合理性,並學習運用比喻和坦誠面對「我不知道」。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語言的邊界與陷阱,指出語言無法完整表達真實,並可能反過來影響尚未成形的思維。文章參考張瀟雨的podcast《得意忘形》,歸納出語言的兩個陷阱及五個推論,提醒我們質疑語言的合理性,並學習運用比喻和坦誠面對「我不知道」。
Thumbnail
2024/07/12
愛比克泰德手冊是古羅馬時期哲學家Epictetus的作品,對於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平靜和自由的心靈提供指引。本文簡要整理三部曲練習,幫助人分辨可否受控的事物、避免妄下評判,並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或是思想境界上,都希望帶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Thumbnail
2024/07/12
愛比克泰德手冊是古羅馬時期哲學家Epictetus的作品,對於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平靜和自由的心靈提供指引。本文簡要整理三部曲練習,幫助人分辨可否受控的事物、避免妄下評判,並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或是思想境界上,都希望帶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Thumbnail
2024/04/12
本書是印度瑜伽行者尤迦南達(Paramahansa Yogananda 1893-1952)在1945年執筆寫下的一生感悟,分享他的修行心得,記錄尋訪聖人的經驗,並整理師祖瑪哈賽和上師聖尤地斯瓦爾等重量級瑜伽行者的開示。
Thumbnail
2024/04/12
本書是印度瑜伽行者尤迦南達(Paramahansa Yogananda 1893-1952)在1945年執筆寫下的一生感悟,分享他的修行心得,記錄尋訪聖人的經驗,並整理師祖瑪哈賽和上師聖尤地斯瓦爾等重量級瑜伽行者的開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為冥想不存在任何利益,冥想只是一種工具,唯一目的就是『讓心靜下來』。 這時候你一定會說『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去想,頭腦的小劇場自己就會跑出來了』,我每次咨詢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回答,我都會回答『那就用力想吧!』顛覆刻板觀念『什麼都不要想』
Thumbnail
因為冥想不存在任何利益,冥想只是一種工具,唯一目的就是『讓心靜下來』。 這時候你一定會說『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去想,頭腦的小劇場自己就會跑出來了』,我每次咨詢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回答,我都會回答『那就用力想吧!』顛覆刻板觀念『什麼都不要想』
Thumbnail
「如果我們只一味宣揚冥想的好處,將會讓冥想者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來,因而更失望、更容易產生副作用。」
Thumbnail
「如果我們只一味宣揚冥想的好處,將會讓冥想者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來,因而更失望、更容易產生副作用。」
Thumbnail
冥想是一種古老的實踐,它能夠帶來身心靈的平靜和平衡。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冥想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在忙碌和壓力中找到寧靜。
Thumbnail
冥想是一種古老的實踐,它能夠帶來身心靈的平靜和平衡。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冥想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在忙碌和壓力中找到寧靜。
Thumbnail
你了解「冥想」嗎?今天和敏娜一起來聊聊「冥想」
Thumbnail
你了解「冥想」嗎?今天和敏娜一起來聊聊「冥想」
Thumbnail
任何的處置、作法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不同的個體身上產生不同的副作用,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宣稱對每一個人都是絕對的安全。
Thumbnail
任何的處置、作法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不同的個體身上產生不同的副作用,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宣稱對每一個人都是絕對的安全。
Thumbnail
如果有個新上市的藥物宣稱,它可以改善焦慮、增強記憶力、提升專注力及改善失眠,你是否會心動?你是否會懷疑其真實性?
Thumbnail
如果有個新上市的藥物宣稱,它可以改善焦慮、增強記憶力、提升專注力及改善失眠,你是否會心動?你是否會懷疑其真實性?
Thumbnail
它比看起來更簡單,但比看起來更難。 到目前為止,您無疑已經聽說過冥想的好處。但是,如果您嘗試過始終如一地冥想,您也可能知道要養成習慣比看起來要難得多。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如果您曾經努力堅持冥想練習,那麼這篇文章適合您。 (當然,它也適用於那些考慮過但從未嘗試過冥想的人。) 為什麼冥想很難
Thumbnail
它比看起來更簡單,但比看起來更難。 到目前為止,您無疑已經聽說過冥想的好處。但是,如果您嘗試過始終如一地冥想,您也可能知道要養成習慣比看起來要難得多。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如果您曾經努力堅持冥想練習,那麼這篇文章適合您。 (當然,它也適用於那些考慮過但從未嘗試過冥想的人。) 為什麼冥想很難
Thumbnail
在這個大家都在問「X年後,你的工作還在不在?」的大變動時代,要當個行動的波希米亞人之前,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系統,這些過程一開始都不太舒服,但為了之後很舒服,就是要跨過。在這個不舒服的過程可以或許可以接著「冥想」跟自己好好相處,讓自己繼續努力下去。
Thumbnail
在這個大家都在問「X年後,你的工作還在不在?」的大變動時代,要當個行動的波希米亞人之前,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系統,這些過程一開始都不太舒服,但為了之後很舒服,就是要跨過。在這個不舒服的過程可以或許可以接著「冥想」跟自己好好相處,讓自己繼續努力下去。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都蘊藏著宇宙間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與智慧。而我們的身體,就好比設計精密的儀器,當它過度運作,將會耗費大量的能量一一來自宇宙的能量。所以,當我們覺得疲憊的時候,應該給自己的身心一個喘息的空間,好讓我們能夠在休憩中攫取宇宙能量,從而在現實世界中可以重新出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都蘊藏著宇宙間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與智慧。而我們的身體,就好比設計精密的儀器,當它過度運作,將會耗費大量的能量一一來自宇宙的能量。所以,當我們覺得疲憊的時候,應該給自己的身心一個喘息的空間,好讓我們能夠在休憩中攫取宇宙能量,從而在現實世界中可以重新出
Thumbnail
以前我是排斥冥想的,因為我不太相信這種活動。但看了許多心靈書籍之後,開始想要探索自己、了解自己,腦海裡便浮現「冥想」兩個字。透過練習,發現冥想真的有對我自己的身體、心靈產生些許的變化。今天就想要和你們分享我初學冥想對我的改變
Thumbnail
以前我是排斥冥想的,因為我不太相信這種活動。但看了許多心靈書籍之後,開始想要探索自己、了解自己,腦海裡便浮現「冥想」兩個字。透過練習,發現冥想真的有對我自己的身體、心靈產生些許的變化。今天就想要和你們分享我初學冥想對我的改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