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資料的時候注意到前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歷史考題作答分析。我不清楚台灣有沒有定期公布類似資訊。比較常看到的是媒體時不時會提及學測(更早之前則是聯考)的國文作文。我每次讀這些高分範文,每次都感嘆上下交相賊。
中學文憑考試分析針對香港學生,我覺得有趣的倒是似乎呈現考生的某種共通樣態。比如,我完全能夠想像台灣考生要是第一道題目答不出來,也會「只作表面描述圖片內容,如『八個小人手拉手拉著巨人在跳舞』」。這可以說是應試時的狡獪,也可以說是莫可奈何下的憨厚。實在不曉得該舉什麼證據,只好就所見基本重述一次。
不過,我有點訝異香港考生能答出八國聯軍的卻未必能指出圖中各人物象徵何國。記得以前讀中學的時候,都會背什麼「餓的話每日熬一鷹」,比理化課的「阿土伯」元素週期表諧音背得還熟。想來,應試壓力大,腦筋一時反應不來也是有的。又或者,是題目問得不夠具體,這就牽涉出題技術。我對這兩道題目的粗略感受是,乍看像簡答題,其實是死背知識,留給考生的迴旋空間並不大。沒記住或不曉得特定知識的考生,很難推導出答案。
話說回來,牢記特定知識,也有一定重要性。同樣看一張圖,有人看得津津有味,談論起來旁徵博引,有人沒幾分鐘就感覺無聊,說不出圖中所以然。所謂"trained eyes",也就是知識的積累與規訓(discipline,這個字同時也指學科)。有了知識,於是習慣去鎖定圖像中的特定細節。再舉一個可類比的例子,同樣看到一個人臉色潮紅,舞文弄墨者會說這是臉泛桃花,懸壺濟世者會說這是肺結核。
在這搜尋便利,又有AI技術的時代,基本知識面的開闊更形重要。沒有知識,就難形成問題意識,凝鍊出有意義的具體詞彙,即使想到要搜尋,也只能依憑泛泛詞彙,難以奏功。換個方式說,沒有I(搜尋者「我」所具備的「智識」),有AI也白搭。
至於第二道考題,老實說,如果是我來答,多半也會答袁世凱。我不知道張勳又稱「辮帥」,以前背的一些歷史事件年代很多也都忘了。中學時期,果真是對年代、地點、人物、條列式特點等歷史知識記得最牢的黃金時代,一笑。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二月六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