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如何降低全球化風險?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全球化擴張能為企業帶來明顯的好處
例如更大的市場機會,更多元化的智力資本,更低廉的勞動力、原材料和運輸成本等等
正因如此,「高歌猛進」的擴張策略,成了很多公司急於獲取全球化紅利的重要手段

例如美國有一家叫Home Essentials的公司,他們主要有家具出租業務。
1997年,它頭一次“出海”,把門市開進了新加坡,接著中國香港。
因為在香港經營得很不錯,Home Essentials嚐到了甜頭
就覺得自己找到了全球化的“成功密碼”,於是迅速開始瘋狂擴張

不到10年,Home Essentials就把商業模式複製到了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
但令沒想到的是,在許多市場上都出現了嚴重水土不服的現象,致使大批門市虧損關門。

Uniqlo 當年剛開始也想要這樣做
所以想要把廣島的開店模式,直接複製到其他市場
結果在北海道、倫敦連續慘遭失敗

Home Essentials的創始人克里斯托弗·埃克斯林和優衣庫的創始人柳井正
事後都對失敗做過複盤,並得出了相似的教訓:他們錯在太依賴“直覺”
把在一兩個市場 上的成功模式,簡單套用到了所有的市場

我們回頭看安沃勤,但他在全球化擴張的策略上,卻表現得很謹慎
在進入每個新市場之前,他和團隊都會仔細評估當地的特殊風險
把安沃勤的產品與特定的市場進行匹配,然後對症下藥
最終,安沃勤在30多個市場都做到了紮實推進
但是速度並不慢,成功開拓了全球化的架構和發展空間


那麼,從Home Essentials和安沃勤身上,我們能獲得什麼樣的啟示呢?
在全球化擴張的道路上,我們該如何評估風險,降低風險,並做出適合自己的決策?


你的公司應該「出海」嗎?

全球化擴張會為企業帶來許多好處
但很多企業空有「衝出本土,走向世界」的願景
卻將一些現實問題忽略了,比如說:

  1. 眼下,是你「出海」的好時機嗎?
  2. 你的公司能透過「出海」創造額外的價值嗎?
  3. 進入新市場帶來的各種風險,你現在有能力扛下來嗎?

這些問題,就是你判斷要不要「出海」的重要前提。

在決定向海外擴張之前,可以測試三個方便

1 .你對市場環境風險,有沒有足夠的認知

每個市場的政府、政策、基礎建設、市場環境、經營條件都不同
很可能無法適應當地的市場,你的產品和運營模式可能行不同

有些市場有了足夠低廉的營業成本
同時提供了更好的商品及價格
可以讓自己的商業模式在當地運行

有些市場的房價、租金的價格就十分高昂
導致對於生意的成本就急遽上升,同時價格需要提高
但當地的市場可能無法適應

在進入新市場之前,你得問自己:
你對它的市場環境、文化背景有沒有足夠的了解?
你是否做好了團隊擴張、組織結構調整的準備?
甚至,你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去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給每個新市場定制不同的策略?

二、你對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化了解多少?

資本、商品、金錢在不同國家之間的流動
其實存在遠遠超過理解的不確定性
除了常見的匯率、進出口法律之外

近十年的大事件包含英國脫歐、川普上台

歐洲的許多企業在設計營運模式時,把英國當成歐盟的一部分來考慮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英國後來竟然脫歐了
大量的企業就得重新考慮自己的定位和策略架構,從而蒙受了上兆歐元的經濟損失

如川普上任後,用貿易保護主義給美國企業施加壓力
要求它們把工廠撤回美國,在本土採購原料
這樣的政策,就為全球貿易帶來了結構性的衝擊

當你考慮你的公司是否適合「出海」時
檢視一下自己對世界各大經濟體的政治氣候的了解程度
例如,當地執政黨的監管嚴不嚴?
對外國企業的態度友不友善?
距離上次選舉過了多久?
你有多大信心,在五年後該地區還會由同一個政黨執政?

三、是否有比出海更好的選擇

相對於進入其他國家,你的產品和服務,能不能先選擇下沉到本國的非主要城市?
例如,中國的許多產業都是在一、二線城市獲得成功之後,先向本國的非主要城市
在中國本土擁有了強大的根基,才逐漸走向海外市場
但是,如果你的目標用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例如奢侈品牌
那你可能就不適合在本土深挖下沉市場,而應該優先考慮其他國家主要城市

如果做好了這些測試,就可以先了解現階段是否適合「出海」
那麼,你要知道如何控制出海的風險


如何建構你的【全球業務架構】

所有權測試

在進入一個新市場的時候,你要選擇"自己"還是"合作"
假定自己一個問題

你能不能清楚地說明,在進入一個新市場時
為什麼你的公司"不應該"選擇跟當地企業展開合作
而應該在當地擁有實體資源—比如開工廠、招聘大量人力,或建設其他有形資產?

如果你是一家高度數位化的公司,那麼你完全可以坐守自己國家的大本營
透過iTunes應用商店這樣的數位化平台,進行全球的線上分銷
根本不需要在海外市場擁有太多的員工、工廠、倉庫或其他實體資產
同樣,像Airbnb和自由職業平台Upwork這樣的公司
在海外的員工和固定資產也都很少,但仍然撐起了 龐大的數位化海外市場。

不過,如果你的公司依賴實體基礎建設、大量的基層員工
像是麥當勞、星巴克、福特汽車這樣,情況就不同了
在這種情況下,與本地公司合夥,可能是更低風險、低成本的出海方式
如果你的目標市場與你已有的市場之間的差異明顯
例如文化、監管、同政府的聯繫等等,那就更需要和本地公司合夥了

可以透過兩個因素來判斷,是否需要跟合作夥伴一起擴展市場

一、自己與合作夥伴各自的優勢與劣勢

注意了,你們的優缺點應該是互補的,而不是同質的。

例如,韓國最大的行動電信商SK電信有限公司
與中國香港的行動技術公司Cherrypicks達成了合作夥伴關係。
Cherrypicks在亞太的多個地區都有業務板塊,還很熟悉各國不同的電信法規
這有助於SK電信既擴大了業務規模,又規避了當地的法規風險
反過來,SK的品牌知名度,又幫助Cherrypicks提高了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它們在技術、品牌、市場份額等多個領域都是互補的
沒有去重複對方已有的能力,這就能帶來1+1>2

二、你對你的合作夥伴有多重要。

也就是說,你在他們的策略佈局裡,優先順序有多高?
他們有沒有足夠的動力來跟你並肩作戰,共同進退,或是打算冷眼旁觀,見好就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五分鐘圖書館-拓展你的世界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筆者致力學習凝鍊並傳播知識 本專題透過五個經典案例來剖析商業世界的本質 【可口可樂】【安沃勤】【智利礦難救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諾基亞】 本專題主講由哈佛商學院教授"組團"親授, 。Das Narayandas 。William Kerr 。Amy Edmondson 。Joseph Fuller 。朱峰
2023/12/07
正確的容忍失敗 失敗,可以讓自己更加成功 但要怎麼作呢?只要透過三個步驟
Thumbnail
2023/12/07
正確的容忍失敗 失敗,可以讓自己更加成功 但要怎麼作呢?只要透過三個步驟
Thumbnail
2023/01/01
如何正確的打造績效管理系統 如何正確地使用績效管理系統 如何讓績效管理系統為團隊赴能
Thumbnail
2023/01/01
如何正確的打造績效管理系統 如何正確地使用績效管理系統 如何讓績效管理系統為團隊赴能
Thumbnail
2022/09/20
企業文化的真正意義是甚麼 虛無飄渺的東西?還是真正可以實踐的準則? 該如何正確的【執行】與【設定】企業文化
Thumbnail
2022/09/20
企業文化的真正意義是甚麼 虛無飄渺的東西?還是真正可以實踐的準則? 該如何正確的【執行】與【設定】企業文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你的企業,適合出海嗎? 全球化擴張能為企業帶來明顯的好處 例如更大的市場機會,更多元化的智力資本 更低廉的勞動力、原材料和運輸成本等等
Thumbnail
你的企業,適合出海嗎? 全球化擴張能為企業帶來明顯的好處 例如更大的市場機會,更多元化的智力資本 更低廉的勞動力、原材料和運輸成本等等
Thumbnail
跨境電商確實是一個持續快速增長的領域,隨著全球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需求增加,跨境電商的價值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跨境電商領域,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數位平台,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跨境電商是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隨著全球網路普及和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需求增加,其價值不斷攀升,越來越多企業踏
Thumbnail
跨境電商確實是一個持續快速增長的領域,隨著全球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需求增加,跨境電商的價值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跨境電商領域,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數位平台,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跨境電商是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隨著全球網路普及和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需求增加,其價值不斷攀升,越來越多企業踏
Thumbnail
通常一項新的產品或服務剛進入市場時,會面臨定價策略選擇,應該採取高價策略,或是採取低價策略?這當然跟產品或服務的特色、定位以及商業模式有很大的關係。唯一不變的是,低價總是更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矚目與嘗試,因此過去在學習定價策略時,低價策略被稱為「市場滲透策略market penetration stra
Thumbnail
通常一項新的產品或服務剛進入市場時,會面臨定價策略選擇,應該採取高價策略,或是採取低價策略?這當然跟產品或服務的特色、定位以及商業模式有很大的關係。唯一不變的是,低價總是更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矚目與嘗試,因此過去在學習定價策略時,低價策略被稱為「市場滲透策略market penetration stra
Thumbnail
《藍海策略》即給與任何企業機會最大化與風險最小化的方式,教你如何跳脫血腥競爭的紅海,透過新的需求與穩健的獲利成長進入無人競爭市場,也就是藍海。
Thumbnail
《藍海策略》即給與任何企業機會最大化與風險最小化的方式,教你如何跳脫血腥競爭的紅海,透過新的需求與穩健的獲利成長進入無人競爭市場,也就是藍海。
Thumbnail
藍海,是擺脫紅海市場競爭循環的新市場空間,屬於一個未知的領域。紅海,僅在有限的領域中競爭,消滅對手以增加市佔率。藍海,卻是在無限的領域中,同時透過低成本與差異化尋求新的契機。
Thumbnail
藍海,是擺脫紅海市場競爭循環的新市場空間,屬於一個未知的領域。紅海,僅在有限的領域中競爭,消滅對手以增加市佔率。藍海,卻是在無限的領域中,同時透過低成本與差異化尋求新的契機。
Thumbnail
電商百問第24集,不藏私教你怎麼賺大錢,讓你日進斗金、賺錢如有神助。跨境電商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我們透過網路,將商品賣向全世界,就是跨境電商(不限於B2C、B2B、C2C 等交易形式)。跨境電商非常適合台灣人國際貿易起家的風格,台灣也有許多品牌商靠著MIT在美國電商市場大有斬獲。Cyberbiz也帶領
Thumbnail
電商百問第24集,不藏私教你怎麼賺大錢,讓你日進斗金、賺錢如有神助。跨境電商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我們透過網路,將商品賣向全世界,就是跨境電商(不限於B2C、B2B、C2C 等交易形式)。跨境電商非常適合台灣人國際貿易起家的風格,台灣也有許多品牌商靠著MIT在美國電商市場大有斬獲。Cyberbiz也帶領
Thumbnail
電商百問第19集,幫你弄懂跨境電商三大核心關鍵,讓你日進斗金、賺錢如有神助。跨境電商趨勢來襲,根據國際知名產業研究調查公司 Zion Research 的報告指出,全球所有跨境電子商務的總值在 2018 年時來到 5,621 億美元,在 2027 年時預計將超過 4 兆美元。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跨境
Thumbnail
電商百問第19集,幫你弄懂跨境電商三大核心關鍵,讓你日進斗金、賺錢如有神助。跨境電商趨勢來襲,根據國際知名產業研究調查公司 Zion Research 的報告指出,全球所有跨境電子商務的總值在 2018 年時來到 5,621 億美元,在 2027 年時預計將超過 4 兆美元。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跨境
Thumbnail
跨境電商是什麼?弄懂這三大核心關鍵,就能在全世界賺錢! 跨境電商趨勢來襲,根據國際知名產業研究調查公司 Zion Research 的報告指出,全球所有跨境電子商務的總值在 2018 年時來到 5,621 億美元,在 2027 年時預計將超過 4 兆美元。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跨境電商是什麼就代表你會
Thumbnail
跨境電商是什麼?弄懂這三大核心關鍵,就能在全世界賺錢! 跨境電商趨勢來襲,根據國際知名產業研究調查公司 Zion Research 的報告指出,全球所有跨境電子商務的總值在 2018 年時來到 5,621 億美元,在 2027 年時預計將超過 4 兆美元。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跨境電商是什麼就代表你會
Thumbnail
有人說真正的強者,不怕砍掉重練。對於大陸電商業者,時刻精進技術、提升自身競爭能力;而對外貿易依存度逼近100% 的臺灣,面對全球、面對無界的電商市場發展,不論是採行何種策略,都必須理解和學習大陸電商靈活操作的打法,才能蹭上舞臺,找到生存成長的能量。
Thumbnail
有人說真正的強者,不怕砍掉重練。對於大陸電商業者,時刻精進技術、提升自身競爭能力;而對外貿易依存度逼近100% 的臺灣,面對全球、面對無界的電商市場發展,不論是採行何種策略,都必須理解和學習大陸電商靈活操作的打法,才能蹭上舞臺,找到生存成長的能量。
Thumbnail
政府所推行的新南向政策也有一段時間了,而艾兒莎對於跨國的品牌經營,也一直非常關注,畢竟不比市場只放在台灣,當你目標跨足其他國家的時候,勢必要面對跨文化的市場課題,此時我們更必須做足功課。今天艾兒莎想跟各位分享一些例子,讓大家對於「全球在地化」策略有更多的認識。
Thumbnail
政府所推行的新南向政策也有一段時間了,而艾兒莎對於跨國的品牌經營,也一直非常關注,畢竟不比市場只放在台灣,當你目標跨足其他國家的時候,勢必要面對跨文化的市場課題,此時我們更必須做足功課。今天艾兒莎想跟各位分享一些例子,讓大家對於「全球在地化」策略有更多的認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