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老與日常 -《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

2023/12/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翻開《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之後沒幾頁,開端一段小故事立即吸引了我。

作者描寫當母親病症發作,被送到大醫院,家人焦急不已,母親忽然從昏迷中醒來,對作者說觀世音菩薩來告知,一定要在某個時間內弄到紅線綁在手指上,不然就沒救了,催促作者快去弄來。

作者二話不說,立刻去找紅線。

這可不是普通作者,這是中研院民族所的劉紹華老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醫療人類學博士,是受過最高等教育的知識菁英,但是在面對母親突如其來的重病,那一刻,她沒有考慮自己讀過的一大堆書、親歷過的無數田野調查,她採取的行動就是去找觀世音菩薩交代的紅線,依照母親的要求綁在手指上。

然後劉老師的母親神奇地撐過了那一關。

我相信,任何一位有過照顧重病家人經驗的人,都可以明白劉老師為何那麼做。

疾病作為人生選修課

你可能不記得自己的生(很少人記得這種事啦 XDDD),你可能不會有機會紀錄自己的死(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但是,大部分人都可以上到「疾病」這一課。你有機會自己生病,也有機會看到別人生病,就算沒有護理或照護專業,也有機會照顧生病的親人或近人。更別提我們才剛脫離 COVID-19 肆虐、封鎖世界的時間還沒多久。

雖然這些故事我們都多少讀過、看過,但當真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經驗的重量,就是不同;特別是疾病,說不定是人生於世最普遍的選修課。疾病比你想像得更日常,差不多就像你家巷口的便利商店。

不過,比較重大的疾病還是有差別的,重大的疾病會帶來深刻的轉變,讓生命中曾經重要的事,忽然變得好像沒那麼重要;平時總是被擠壓、被不斷延後的小事,此時卻跳出來,成了「再不做就來不及了」的頭等大事。

當得知罹病時,忽然間,那個「正常」的世界就崩毀了。就像劉老師在書中寫的,她一直忙於研究、教學,當醫生告知她得了癌症,她第一件想做的事,只是要去看一下動物園;是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把人逼到喘不過氣,連動物園都沒時間去看,然後就生病昏倒了。

如果平常就能花點時間去看看動物園,是不是就不會忽然重病呢?作為讀者的蝸蝸,在讀到動物園那一段時心裡不禁這麼想(因為蝸蝸自己也是每天忙爆,很能體會)。但生命當中的重與輕,如何衡量,誰會知道?

年老的黑暗與光

本書的主題有兩個,一是疾病,另一個是年老,就如同書名所寫「母女共病」,劉老師的母親得了失智症。隨著高齡化社會成為越來越明顯的趨勢與現象,「失智症」這三個字也越來越容易跳到過著正常生活的人們眼前。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文明發展到目前為止,史上有最多人有機會了解「老年」這回事的一個世紀;於此之前,很多人年輕或中年就死掉了,修不到變老這一課,因此有很多之前對於「老年」的了解或想像,在這個世紀會不適用。的確有一些觀念,是需要轉變與調整的。

舉例來說,以前人可能覺得到某個年齡就要退休,但現在可能沒有足夠的養老基金讓那麼多人退休,醫療資源其實也不夠,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不能靠口號。衰老是很實際的生理現象,連 iPhone 都會壞掉,身體使用這麼久機能會衰退,很合理吧。只是每個人衰退的部分不一定相同。失智症就是大腦衰退了。

衰退就像黑暗,慢慢吞噬掉你原本充滿活力的身體,慢慢地這裡痛那裡痛,力量變弱,速度也快不起來了(所以到現在還在打 NBA 的 LeBron James 是怪物啊!)

但就在看起來像是黑暗的情況中,其實有光;只是那不是一般的可見光,你要學會用不同的眼睛去看。

其餘的部分,留給各位閱讀時細細品味。2023年度書單,先推薦這本(意思是可能還有別本 XDDD @/:


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

  • 作者: 劉紹華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23/07/25
  • 語言:繁體中文
97會員
55內容數
沙龍這名稱太高級了;這裡是蝸蝸講不聽的沙箱。根據一般定義,沙箱 (sandbox ) 是一個安全的測試環境,蝸蝸的沙箱不是封閉隔離場域,採開放風格,請隨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