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到加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第一年接組長,也是我當老師的第一年,心中有滿滿的困惑。

過去上了很多課、唸了很多書,但教育現場上似乎不是這樣。

所以一直不知道自己能幹嘛。

好在前任組長留下來的資料豐富又完整,基本上只要照著做就沒問題。

也是在磨了幾年後,才逐漸清楚自己能做些什麼。

 

後來當主任,則是剛好相反的狀況。

第一年志得意滿,想幹一番大事業、證明一下自己。

結果,沒幹到什麼大事,倒是吃了不少苦頭,挫折也沒少過。

第一年想當然耳在跌跌撞撞中走過。

結果到了第二年,業務更熟悉,理應更加游刃有餘才對,

沒想到卻越做越挫折、越做越氣餒,甚至開始自我懷疑:

「為什麼是我遇到?」「是不是我的能力不夠好?」

但我只能阿Q式的想:「因為自己期待變高了、眼界更大了,遇到的問題當然更複雜,很多事情就不存在簡單的解方。」

但腦袋裡仍不時會出現這些自我質疑的聲音和念頭。

 

後來,偶然的機會下讀到一本書,讓我轉念一想:

其實,自己當主任也並非必然啊!如果不是我,也會有別人來接,沒有非我不可。

既然如此,那何不放手一博,「享受」一下這難得的機會?

所以,我的想法從「為什麼做不到」變成「我能做些什麼」,

我有什麼是別人所沒有、只屬於我獨一無二的價值?

從「減法思維」,轉變成「加法思維」。


沒有絕對適合我的工作,但有「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過:「沒有絕對適合我的工作,但有『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

所以,不論你是被強迫、被威脅、被邀請,或是主動請纓當行政,

都可以想想看,有什麼事是身處這個位置的你才能做到的?

 

不須把自己做大,也不必把自己做小;

我們要做的是「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

找到這件事,努力且認真地去完成它,

接下來,你只需要專心的去享受這次「非必然」的機會就好。

放手一博,好好玩吧!


---

延伸閱讀:《稻盛和夫 工作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in的教育想像的沙龍
25會員
44內容數
大學是教育系畢業,曾當過義務張老師,最後決定主修輔導。原本立志到偏鄉當熱血教師,卻誤打誤撞來到天龍國蛋黃區。在陪著太太創業的過程中,培養出對管理的興趣。教育理念是多元適性,不放棄任何一位孩子,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掘並發揮120%的潛能。目前是雙寶爸,享受著這場關於教育、管理與生活的哲學旅程。
2025/02/21
開學以來,陸陸續續和幾位家長溝通,內容都是孩子學習適應不良,所以向學校求救。這讓我開始反思:「目前的教育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2025/02/21
開學以來,陸陸續續和幾位家長溝通,內容都是孩子學習適應不良,所以向學校求救。這讓我開始反思:「目前的教育系統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2025/02/18
知識是「經驗」和「思考」的產物。
Thumbnail
2025/02/18
知識是「經驗」和「思考」的產物。
Thumbnail
2024/12/26
我的管理理念,主要來自戴明的「全面品質管理」(TQM)。 其中,有個著名的「漏斗實驗」,其意涵是:因為無知又求好心切,在不知道系統狀態又想要有所作為時,擅自干預了系統,結果適得其反、擴大變異。 這個實驗大大影響了我看待問題的思維。 學校的日常業務中,絕大多數都屬於例行公事,簡單帶過就好, 因
2024/12/26
我的管理理念,主要來自戴明的「全面品質管理」(TQM)。 其中,有個著名的「漏斗實驗」,其意涵是:因為無知又求好心切,在不知道系統狀態又想要有所作為時,擅自干預了系統,結果適得其反、擴大變異。 這個實驗大大影響了我看待問題的思維。 學校的日常業務中,絕大多數都屬於例行公事,簡單帶過就好, 因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