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如果你想要更成功,你可以培養的4個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你想要更成功,你可以運用以下4個習慣幫助你

 

1. 提早起床

許多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習慣

蘋果執行長庫克每天凌晨3時45分起床,用清晨無人打擾的時光開啟一天的高效率工作

早起的優點有兩個

第一、經過一整晚的睡眠充電,早晨應該是精神最好,思緒最清晰的時段,在這個時候將時間用來推進最重要的事情,可以達到最好的成效

第二、在其他人還在昏睡的早晨,不會有臨時的mail通知、會議電話、小孩哭鬧,是一段專屬於自己的時光。這時千萬不要拿起手機看訊息、回覆email,而是作最重要的任務

  

2. 持續吸收新知識

訪問身邊好友,大學畢業後沒有完整讀過一本書的有幾人?一年沒有讀完一本書的有幾人?一個月沒有讀書的人有幾人?

如果培養固定閱讀的習慣,你的知識量會比部閱讀的人多很多

閱讀是接收新知識最快、最完整的媒介之一

 

除閱讀外,也可以從Youtube影片、Podcast、甚至與人聊天中獲得新知識

最重要的是有意識地學習

並思考如何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與驗證於生活中

  

3. 運動

找尋一項自己有興趣的運動並建立長期運動習慣

例如:慢跑、瑜珈、健身、游泳等

鍛鍊心智的同時也必須訓練體能

培養運動習慣有助於讓思緒更清晰、紓解日常生活壓力

也會有更好的體力面對生活中各種任務與挑戰

  

4. 設定目標

人生沒有目標就像航行在大海的船沒有羅盤

如果人生是場馬拉松,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也許從一開始跑的就是反方向

訂定目標有兩個重點

第一、將目標寫下來

根據研究,將目標寫下來的人更容易實踐目標。訂定目標時要有明確的檢核標準以及時間

根據Smart原則來訂定目標,一個良好的目標應該包含以下面向:明確Specific(明確)、Measurable(可衡量)、Achievable(可實現)、Relevant(相關)、Time-bound(有時效性)

第二、將目標的時間拉長

大多數人高估了一年內可以達成的事,卻低估了五年內可以達成的事

除了可以依照Smart原則訂定短期目標外

也可以訂定一個三到五年的長期目標

並將此長期目標拆成數個小目標


習慣的建立並不容易,從培養一個成功習慣開始,朝理想人生邁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用經營公司的角度思考人生,會是什麼感覺? ✨只有當我們能真正地活在未來,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思考未來,才會有真正的恐懼;有真正的恐懼,才會有真正的動力 ✨每天劃出為第三空間,為自己不受打擾的時間匹配一件具體、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如果銀行每天在你的帳戶裡存進86,400元,當天沒有用完就會歸零 你會怎麼做? 當然是領出來花光光!盡情花!快樂花!
一年十二個月的年度計劃太難執行 那來試試看十二週計畫吧 🌟聚焦於能實現目標的最少關鍵行動上 🌟如果不能掌握你的時間,就無法掌握你的結果-安排時間塊 🌟最強大的願景能滿足你的個人抱負,並與你的事業理想保持一致
很多人在30歲、畢業10年這些人生的關鍵節點突然想明白一些問題時,會覺得恐慌 原因是時間很多,但注意力不夠,只是虛度光陰。 🌱關注 思維>注意力>時間>金錢 養成#思考習慣,提升認知,保留注意力 正視自己時間的價值 🌱買課上課之前,確認自己具備#投資型思維 問自己三個問題
培養每天學習英文的習慣,享受習慣帶來的複利效應 🍀習慣1-每天聽英文Podcast 🍀習慣2-用閱讀加強input 🍀習慣3-除了input也要output
人們總是習慣為過去懊悔,卻鮮少想要為改變未來作些認真的努力,那是因為過去已經是事實不會再變,未來卻有無限的可能,而人們傾向思考自己能掌控的事物,對未知的事往卻兩手一攤,任由它去。 活在過去不管現在的人是痴人,活在現在不管未來的是蠢人,只有活在當下並計畫未來的人可以稱得上是智人
用經營公司的角度思考人生,會是什麼感覺? ✨只有當我們能真正地活在未來,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思考未來,才會有真正的恐懼;有真正的恐懼,才會有真正的動力 ✨每天劃出為第三空間,為自己不受打擾的時間匹配一件具體、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如果銀行每天在你的帳戶裡存進86,400元,當天沒有用完就會歸零 你會怎麼做? 當然是領出來花光光!盡情花!快樂花!
一年十二個月的年度計劃太難執行 那來試試看十二週計畫吧 🌟聚焦於能實現目標的最少關鍵行動上 🌟如果不能掌握你的時間,就無法掌握你的結果-安排時間塊 🌟最強大的願景能滿足你的個人抱負,並與你的事業理想保持一致
很多人在30歲、畢業10年這些人生的關鍵節點突然想明白一些問題時,會覺得恐慌 原因是時間很多,但注意力不夠,只是虛度光陰。 🌱關注 思維>注意力>時間>金錢 養成#思考習慣,提升認知,保留注意力 正視自己時間的價值 🌱買課上課之前,確認自己具備#投資型思維 問自己三個問題
培養每天學習英文的習慣,享受習慣帶來的複利效應 🍀習慣1-每天聽英文Podcast 🍀習慣2-用閱讀加強input 🍀習慣3-除了input也要output
人們總是習慣為過去懊悔,卻鮮少想要為改變未來作些認真的努力,那是因為過去已經是事實不會再變,未來卻有無限的可能,而人們傾向思考自己能掌控的事物,對未知的事往卻兩手一攤,任由它去。 活在過去不管現在的人是痴人,活在現在不管未來的是蠢人,只有活在當下並計畫未來的人可以稱得上是智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菁英的刻板印象與其缺乏同理心的現象,並以建中校友會辱女事件為例,批判其特權意識與缺乏對女性的尊重。文章指出,這些菁英們的優越感來自於家庭背景而非真正能力,並且缺乏為自身行為負責的意識。作者呼籲讀者反思何謂真正的聰明與善良。
幫學生做了一份習慣清單 後來想想這些提議都很不錯 貼出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是否有一種感覺,身在外地時渴望家的歸屬感,但一旦回到家卻感到莫名的壓力與煩躁?」這種矛盾的情緒在許多成年子女的生活中反覆上演。小時候,我們的DNA刻畫著對家的深刻依戀,那是無條件的依附。而長大後,當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回到家卻往往因生活習慣產生摩擦。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長過程中,個人的價值觀如何受到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及周遭人事物的影響。隨著年齡增長,理想和信仰可能會隨著經驗與媒體訊息而改變。當家庭發生衝突時,如何以開放的心態去處理,珍惜與家人之間的關係,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與理解,是本文所要強調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六點起床,持續將近一個月。剛開始是為了進行「理想生活21天實驗」,有實驗目的讓起床像闖關挑戰,具有遊戲趣味感。中間雖然偶爾幾次沒有準時起床,隔天大多能恢復作息。就在21天實驗結束,以為已經養成早起習慣,卻連續三天快七點才起床,好像解除任務後的放鬆。捫心自問,早起是我想要的生活模式嗎?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都渴望能夠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有些人似乎總能事半功倍?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採用的4個習慣,這些習慣不僅大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還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
介紹 你是否曾經想過,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是如何結束他們的一天的?他們遵循哪些秘密例行公事以保持在頂端?想像一下,將你的夜晚轉變成一個讓你邁向最終成功的強大例行公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示一些高度成功的人的夜間例行公事,並教你如何採用這些習慣來改變你自己的生活。繼續閱讀,你不會想錯過這些技巧!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Thumbnail
作者透過「我的晨型人生(My Morning Routine)」網站,採訪了超過上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成功人士,請他們分享自己的習慣。採訪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世界上最傑出、最成功的人,幾乎都有一個共通點…「徹底掌控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菁英的刻板印象與其缺乏同理心的現象,並以建中校友會辱女事件為例,批判其特權意識與缺乏對女性的尊重。文章指出,這些菁英們的優越感來自於家庭背景而非真正能力,並且缺乏為自身行為負責的意識。作者呼籲讀者反思何謂真正的聰明與善良。
幫學生做了一份習慣清單 後來想想這些提議都很不錯 貼出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是否有一種感覺,身在外地時渴望家的歸屬感,但一旦回到家卻感到莫名的壓力與煩躁?」這種矛盾的情緒在許多成年子女的生活中反覆上演。小時候,我們的DNA刻畫著對家的深刻依戀,那是無條件的依附。而長大後,當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回到家卻往往因生活習慣產生摩擦。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長過程中,個人的價值觀如何受到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及周遭人事物的影響。隨著年齡增長,理想和信仰可能會隨著經驗與媒體訊息而改變。當家庭發生衝突時,如何以開放的心態去處理,珍惜與家人之間的關係,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與理解,是本文所要強調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六點起床,持續將近一個月。剛開始是為了進行「理想生活21天實驗」,有實驗目的讓起床像闖關挑戰,具有遊戲趣味感。中間雖然偶爾幾次沒有準時起床,隔天大多能恢復作息。就在21天實驗結束,以為已經養成早起習慣,卻連續三天快七點才起床,好像解除任務後的放鬆。捫心自問,早起是我想要的生活模式嗎?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都渴望能夠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有些人似乎總能事半功倍?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採用的4個習慣,這些習慣不僅大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還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
介紹 你是否曾經想過,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是如何結束他們的一天的?他們遵循哪些秘密例行公事以保持在頂端?想像一下,將你的夜晚轉變成一個讓你邁向最終成功的強大例行公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示一些高度成功的人的夜間例行公事,並教你如何採用這些習慣來改變你自己的生活。繼續閱讀,你不會想錯過這些技巧!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Thumbnail
作者透過「我的晨型人生(My Morning Routine)」網站,採訪了超過上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成功人士,請他們分享自己的習慣。採訪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世界上最傑出、最成功的人,幾乎都有一個共通點…「徹底掌控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