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前世-慣性情緒勒索的家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為什麼會在意「愛自己」這件事,是因為發現身邊的人包括我自己,總是尋求他人的愛,卻沒有發現自己其實不愛自己,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又如何能感受到愛呢?

  這個夢境在是在我出社會以後夢見的......

  睜開眼依稀可見在一間昏暗的房子裡,咖啡色、黑色、灰色的老房子,我聽見一個女人(媽媽)和小女孩(她的女兒)講話的聲音,鏡頭放大我看見小女孩穿著洋裝、頭髮及肩、抱著一隻熊娃娃,她的媽媽正在一旁幫她做新的洋娃娃,小女孩湊過去看,說她也想跟洋娃娃一樣是長頭髮,洋娃娃身上插了幾支針,有縫紉用的、有固定布料用的,小女孩拿起洋娃娃頭上一支穿有長線的針,在自己的頭上繞了幾圈,假裝幫自己縫上長髮,然後小女孩小心將針刺到自己的右耳耳垂,但她自己沒有發現,耳朵也沒有流血,她專心看著媽媽縫製洋娃娃。

  我聽見媽媽碎念的聲音,她正在縫娃娃的頭,正確來說是在縫娃娃的腦,她用布縫了一顆腦,放進娃娃空心的頭殼中,她說:「誰叫妳是她(他)的女兒,他最好都不要回來」接著我聽見一些細小的聲音,是那位媽媽在割東西的聲音,濕濕黏黏的,感覺不太好切割,我以為她在幫娃娃縫上長頭髮,但那一頭黑色的長髮在那裡,粉紅色布的塞在娃娃頭裡,上面還垂著幾條粉紅色的針線。

  這時門把傳來聲音,媽媽沒好氣的問:「你來幹嘛」打開門的是小女孩的爸爸,爸爸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好餓,有沒有東西吃」一邊翻找著廚房的東西,聽見爸爸、媽媽好像快吵架了,小女孩想離開洋娃娃到別的房間,這時在她耳垂上的針被拉扯到,因為縫在洋娃娃身上的線不夠長,小女孩急著想將針拿下來,卻反而讓針線穿過耳垂,耳垂流下血滴,她痛的大哭喊著:「爸爸、爸爸...」希望爸爸幫她取下針。夢醒。

  醒來當下我的右耳垂是刺痛的,而且感覺十分緊張、害怕,我著急打開燈讓自己清醒,思緒慢慢回到當下後,我更害怕了,因為我意識到夢裡的那位媽媽,她做的洋娃娃是老公外遇對象的女兒(屍體),對於縫紉屍體這件事情,母女都沒有表現出害怕或噁心,小女孩是開心的,而媽媽則是帶著很深的恨意,她們扭曲的情感很變態,一直到天色漸漸變亮我才放鬆下來。

  事後我看著自己的夢境紀錄,稍稍了解它的涵義,這是一個關於「渴望被愛」的故事,這位母親遭到丈夫拋棄,她的憤怒與報復,來自於她意識到不再被愛,她還在等待丈夫回家、等待丈夫回心轉意,如果不是,她大可以搬走,又何必殺了情敵的女兒,來引起丈夫的注意,這位媽媽在渴求被愛的過程中,忽略的她的女兒,當她憤怒的在縫紉娃娃時,並沒有注意到女兒渴望獲得母親的關注,即使母親表現的再恐怖,小女孩還是需要母親的關愛,畢竟她還是個小孩,需要仰賴大人才能長大,小女孩別無選擇。

  你是否也在情勒家庭下長大?你也養成情勒的習慣嗎?

  那些大人從小缺乏關愛,因此練就情緒勒索的能力,即扮演一名受害者就能獲得其他人的關注,雖然你嘴上抱怨長輩的情勒,但你觀察過自己嗎?你是否也會這樣對待自己的伴侶或小孩?你會發現這是一代傳一代的技能,家族中總有幾個人會受到這種習慣影響。

  這就是我為什麼執著「愛自己」這件事......

  在你的家族,祖先們沒教的是「愛自己」的能力,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不需要仰賴其他人,下次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先問問自己的感受,如果你無法承受、覺得厭煩,請尊重自己,創造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溝通方式,當然你快就會發現改變方式是徒勞,因為你改變不了家人情緒勒索的習慣,以我自己為例,我不再回家,過年過節只是短暫回去露臉,我很清楚面對長輩說什麼都沒用,現在我只跟手足聯繫,一開始他們也覺得我很奇怪,對!這就是我,這是我愛自己的方式,愛我的、理解我的人不會多說什麼,不愛我的、不了解我的人會委婉叫我回家,這時你能分辨出什麼是真正的愛、什麼是嘴巴上的愛。

  我不是鼓勵離家出走!我不是鼓勵離家出走!我不是鼓勵離家出走!只是提醒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你可以讓自己過的很好,你可以讓自己不受委屈,loveyoursel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veyourself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loveyourself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7
在幼兒園的工作中,面對家長、同事和主管的各種困擾,我體驗到了精神的掙扎與挫折。重要的是,透過自我療癒,我學會了尊重他人的人生劇本,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這經驗讓我認識到,專注自身的需求與成長,並為自己的選擇與成就喝采,才是靈魂存在於地球上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2024/12/17
在幼兒園的工作中,面對家長、同事和主管的各種困擾,我體驗到了精神的掙扎與挫折。重要的是,透過自我療癒,我學會了尊重他人的人生劇本,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這經驗讓我認識到,專注自身的需求與成長,並為自己的選擇與成就喝采,才是靈魂存在於地球上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2024/12/17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個體在面對學校恐懼及情緒壓抑的過程中,如何慢慢學會自我療癒與情感探索。作者回顧了自己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經歷,揭示了高敏感性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反思了自我趨向與成長的重要性。透過書寫與情感的覺察,作者最終瞭解到自己的能力及情感的真正來源,引領讀者思考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負面情緒。
Thumbnail
2024/12/17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個體在面對學校恐懼及情緒壓抑的過程中,如何慢慢學會自我療癒與情感探索。作者回顧了自己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經歷,揭示了高敏感性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反思了自我趨向與成長的重要性。透過書寫與情感的覺察,作者最終瞭解到自己的能力及情感的真正來源,引領讀者思考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負面情緒。
Thumbnail
2024/01/28
  最近發現自己有許多執念,執著的希望事情按照自己預想的發生,想吃特定的東西、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想改變別人的壞習慣......想控制生活中的一切,這些念頭不干擾其他人的話,其實沒什麼好壞之分,可當事情發展不如我預想時,對我的情緒造成很大的打擊,花費我大量精神關注事件發展,面對未知讓我沉浸在焦慮中
Thumbnail
2024/01/28
  最近發現自己有許多執念,執著的希望事情按照自己預想的發生,想吃特定的東西、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想改變別人的壞習慣......想控制生活中的一切,這些念頭不干擾其他人的話,其實沒什麼好壞之分,可當事情發展不如我預想時,對我的情緒造成很大的打擊,花費我大量精神關注事件發展,面對未知讓我沉浸在焦慮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一個被家庭糾葛困擾的小女孩,後知後覺下才體會母愛的重要。故事以離婚案例為藍本加以創作。
Thumbnail
一個被家庭糾葛困擾的小女孩,後知後覺下才體會母愛的重要。故事以離婚案例為藍本加以創作。
Thumbnail
當你在童年時期,會不會也曾經希望媽媽能聽懂自己說話的心願。
Thumbnail
當你在童年時期,會不會也曾經希望媽媽能聽懂自己說話的心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