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些常在企業管理考題中出現的當代管理大師。排名第一當然是Peter Drucker(彼得‧杜拉克)。
1、 Peter Drucker (彼得‧杜拉克)
他有超過30部的著作,奠定了其現代管理學開創者的地位,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1954年,出版《管理實踐》,提出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概念——目標管理。從此將“管理學”開創成為一門學科,從而奠定“管理大師”的地位。
OS:所以,現在大家會唸得那麼辛苦,都要歸功於他 XD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務,責任,實踐》,是一本給企業經營者的系統化管理手冊,為學習管理學的學生提供的系統化教科書,告訴管理人員付諸實踐的是管理學而不是經濟學,不是計量方法,不是行為科學。該世書被譽為“管理學”的“聖經”。
1985年,出版《創新與企業家精神》,被譽為《管理的實踐》之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書強調目前的經濟已由“管理的經濟”轉變為“創新的經濟”。
另外,他已經過世了。
常考的: Peter Drucker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提出了目標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 。
2、Michael Porter (麥可‧波特)
Michael Porter ,哈佛大學商學研究院著名教授,當今世界上少數最有影響的管理學家之一。
Michael Porter 32歲即獲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之職,是當今世界上競爭戰略和競爭力方面公認的第一權威。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後獲哈佛大學商學院企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他擁有瑞典、荷蘭、法國等國大學的8個名譽博士學位。
Michael Porter 的著作相當多,其中《競爭戰略》(1980)、《競爭優勢》(1985)、《國家競爭力》(1990) 等是較為重要的。又稱為 Michael Porter 三部曲,也因此被譽為「競爭戰略之父」。是現今非常有名的策略大師。
三部曲:
a、1980年:競爭策略 — 五力分析。
b、1985年:競爭優勢 — 價值鏈。
c、1990年:國家競爭優勢 — 鑽石型模。
=>營運效益 V.S. 策略競爭
以長期報酬率為考量依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五力分析。除了五力分析,三種成功型戰略思想也很重要。
3、Peter Senge (彼得‧聖吉)
Peter Senge,學習型組織之父,當代最傑出的新管理大師之一。他最著名的就是1990年出版的《第五項修煉》(五項修煉可以稍微記一下: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第五項修煉》是理論與實踐相配套的一套新型的管理技術方法,是繼“全面質量管理”(TQM)、“生產流程重組”、“團隊戰略”之後出現的又一管理新模式,被西方企業界譽為 21 世紀的企業管理聖經。
4、Henry Mintzberg (亨利‧明茲伯格)
還記得管理者的“十大角色”嗎?
一、人際關係方面
1. 頭臉人物
2. 領導者
3. 聯絡者
二、資訊溝通方面
1. 監視者
2. 傳播者
3. 發言人
三、決策方面
1.企業家
2.矯枉者 (難)
3.資源分配者
4.協商談判者
這就是他提出來的。他也是“經理角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5、大前研一
素有“戰略先生”之稱的大前研一,對於企業經營管理及策略規劃有精辟而獨到見解,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是少數獲得國際肯定的東方管理大師。大前曾經準確的預測了前蘇聯的解體、日本經濟的泡沫化等等。 被譽為“日本戰略之父”。還有“M型社會”,也跟他有關係。
M型社會或極端社會(M-Form Society;M-shaped Society),M型社會(M-Form Society)早見於 William Ouchi (威廉‧大內) 的著述中——《M型社會:美國團隊如何奪回競爭優勢》。而日本趨勢學家、經濟評論家、管理顧問師、政策顧問師大前研一在《中下階層的衝擊》(ロウアーミドルの衝撃)一書中亦提出M型社會(M-shaped Society)的概念,此書中文翻譯為《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M型社會」遂成為台灣流行成氾的用語。原來是描述日本社會由原來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 (中產階級逐漸消失) 。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