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一天之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還是回到文字來記錄和療癒自己。

這陣子其實累積了滿多焦慮的情緒,到今天算是到了一個臨界點,因為我看其他人、其他事情總是不順眼,帶著批判。

經驗讓我知道,這就是我在批判自己、對自己苛刻的反映。

我批判自己,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然後產生焦慮。我太想控制一切,不想接受不確定,覺得自己沒有做好、沒有盡全力,然後看到別人呈現看起來很開心、很棒的結果,就開始更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選擇,是不是應該走另一條路,會過得更好。

無法專注在當下,自己的當下被自己貶為沒有價值。

沒有被理解、被慈悲對待的自己內在的小孩,就這樣好焦慮、好沒有安全感。

我的心被好多想法、情緒佔據了,所以它變得好急躁、好苛刻。


在睡前為自己做的Maat小審判,我的心重重的,表示我有未完成的事,但如果我不用批判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今天這個情況,其實是混沌nun的象徵,讓我看見自己又落入執著控制的情況。發現原來這個功課,我還需要學習。


無法控制那些事情,又怎麼樣呢?

學校的PR,有同學負責是很好的,是我批判自己而引起批判別人的嫉妒心。

我今天達成和媽媽的承諾,用媽媽希望的方式陪伴他過母親節,讓她感到驕傲。

還在情緒中的溝通也有進步,適時把自己的情緒狀況跟先生表達,沒有先大吵一架才能說出來。

晚上看到弟弟和前幾天落寞的樣子,看起來心情好多了。

和家人一起吃晚餐,看到媽媽是開心滿足的。

是我的內心在焦慮和執著,讓今天的情緒感覺一事無成,其實這樣的一天我可以好好的過。


我還是會有情緒起伏,還是會遇到不如意、不順利、讓人焦慮的情況,但我有比較快能開始運用哲學的工具,讓自己停下來,不要再跟著情緒走。


過了一個多月我沒有在方格子紀錄,表示這段時間我比較忙,忙生活的種種事情,能量屬於向外的狀態。

表面看起來是沒有太「痛苦」的事情,到我需要深入用文字療癒自己的程度。

中間其實我完成了一篇文章,是更有意識想要公開或投稿的,所以那段時間,我的思考重心和文字抒發,都以那篇文章為主,雖然目前我還沒決定要用什麼方式公開,這也是未完成而成為我壓力的一部份,有可能讓我批判自己。

但是現在注意到了,壓力有時也不是不好,不用因此批判自己。


三四月這兩個月,我重回了某部分的「自由」,在這當中的體驗,從有意識到漸漸習慣、自動、無意識。

當我發現時,其實就要花更多的意識將自己拉回來,但這也是一個過程吧!不會一次從不會到完美,而是在每次「太多、太少」的鐘擺擺盪中,慢慢縮小幅度,學習平衡。

有進步就是很好的了。


我今天也正式發現並說出來,我有一個情況,看到有那麼多生活的可能性,就會容易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是好的、正確的,這也就是我不能好好活在當下的原因。

也許也是我的老師上次跟我說:「好好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那時我其實不承認自己沒想清楚,我只是確定當時我沒有想要走某條路,但不想被認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果我說我就想好好體驗自己的生活,那麼,我的生活是什麼樣貌?這個問題就是我今天看見自己那種「坐這山,望那山」的狀態顯現吧!


當我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不會再一直想著別的選擇更好,而不專注在自己所擁有的當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樹洞與寫作練習場
3會員
47內容數
2024~2025年初:練習將內在的學習表達出來 關於這段時間尋找平衡、整理和回到自己、記得對自己承諾的一些隨筆書寫記錄。 2025下半年後:開始在這裡寫下我的日記,想要每天帶著旅人的精神,覺察自己和爬梳思緒,也為之後整理成文章做準備和素材。
2024/03/18
早上起來,總有許多代辦事項想要做(等著我做):洗剛才做早餐的鍋子、刷牙洗臉、吃早餐、幫花瓶換水、整理回收、回憶夢境、書寫紀錄、閱讀書本一小段、去看醫生...... 不滑手機,其實生活有好多事情,而當我一拿起手機來滑,以上那些全部拋到一邊,就像種逃避,或是拖延。 在以上那麼多想做的事中,顯然我選擇
2024/03/18
早上起來,總有許多代辦事項想要做(等著我做):洗剛才做早餐的鍋子、刷牙洗臉、吃早餐、幫花瓶換水、整理回收、回憶夢境、書寫紀錄、閱讀書本一小段、去看醫生...... 不滑手機,其實生活有好多事情,而當我一拿起手機來滑,以上那些全部拋到一邊,就像種逃避,或是拖延。 在以上那麼多想做的事中,顯然我選擇
2024/02/21
跟上次來這間hostel一樣,在進房間前,用文字對自己說說話吧。 這是我這兩年多來的人生階段,倒數第二次,每週留宿台北一晚,住在hostel裡。 本來開始時很有意識的事情,隨著時間變多次,成為了習慣,還是會失去了意識,就像是以前剛開始時,從偶爾留宿到每週留宿,或者說,每週上台北上課的行程,也漸漸
2024/02/21
跟上次來這間hostel一樣,在進房間前,用文字對自己說說話吧。 這是我這兩年多來的人生階段,倒數第二次,每週留宿台北一晚,住在hostel裡。 本來開始時很有意識的事情,隨著時間變多次,成為了習慣,還是會失去了意識,就像是以前剛開始時,從偶爾留宿到每週留宿,或者說,每週上台北上課的行程,也漸漸
2024/02/06
最近嘗試練習看看,不跟著原有的習慣做事。 例如: 之前習慣住hostel會先回房間,洗完澡再閱讀寫作(或滑手機),今天先不要進房間,直接在公共區域寫下與自己的對話,不要拖到洗完澡、滑完手機之後。 之前習慣在入睡前抱著一本筆記本,用鉛筆寫下日記或心情,今天我嘗試在公共區域,直接打開筆電寫下來。
2024/02/06
最近嘗試練習看看,不跟著原有的習慣做事。 例如: 之前習慣住hostel會先回房間,洗完澡再閱讀寫作(或滑手機),今天先不要進房間,直接在公共區域寫下與自己的對話,不要拖到洗完澡、滑完手機之後。 之前習慣在入睡前抱著一本筆記本,用鉛筆寫下日記或心情,今天我嘗試在公共區域,直接打開筆電寫下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別把人生活得像待辦清單,每天都在滿足內在批判者的要求 -艾美.布魯納 內在時常會有一個聲音對我說,你要小心,還有很多你應該注意但你沒注意到的危險,不要粗心大意,不要太過自信,要是因為你的疏忽而發生意外,你會後悔一輩子的! 這種自我批判的聲音是否讓你感覺熟悉?讓你一直感覺到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但
Thumbnail
別把人生活得像待辦清單,每天都在滿足內在批判者的要求 -艾美.布魯納 內在時常會有一個聲音對我說,你要小心,還有很多你應該注意但你沒注意到的危險,不要粗心大意,不要太過自信,要是因為你的疏忽而發生意外,你會後悔一輩子的! 這種自我批判的聲音是否讓你感覺熟悉?讓你一直感覺到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但
Thumbnail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Thumbnail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