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初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今天在 #台灣正念工坊 正念師資培訓課程中,夥伴提了一個問題,請大家回想,當初是因為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事,啟發自己來接觸正念課程的?

·

晚餐後我散步消化著一天的課程,也想起來當初自己為何會成為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的初心,這個起心動念並沒有很崇高的理念,更沒有造福其他家庭的想法,而是有一個很純粹的感受:恐懼害怕。

·

是的,是恐懼害怕。

·

大兒子出生之後,是個愛笑開心的寶寶,但是睡覺這件事,我著實搞不定,一直到我發現國外有嬰幼兒睡眠顧問時,大兒子已經九個月了,而我也已經超過半年以上,沒有一夜好眠了。

·

在大兒子睡眠調整之前,一個晚上他至少夜醒六次,多一點就超過十次,每天我最害怕的時段就是傍晚來臨,愛笑寶寶會在那時變身為恐怖哭寶,我怎麼做都不對,他就是哭,再來晚上我們安排他入睡,先是哄半天才或許成功,但不論一開始是容易還是困難,總之接下來就是整個夜裡,每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會醒來哭泣.......

·

那半年多的日子,我覺得我自己的身心快要走到極限......

·

當我的睡眠顧問協助我讓大兒子睡好之後,我心中還是有那半年多恐怖日子的陰影存在著,我很擔心我自己又做錯了什麼、或是少做了什麼,兒子會不會又變成睡眠磨娘精?然後,我好不容易用淚水換來的一夜好眠,就又消失殆盡了........

·

於是,我想學會嬰幼兒睡眠這件事,就算成不了一份工作,至少,我保護我自己的睡眠人生,可以正常的運作。

·

在學習嬰幼兒睡眠的過程,我也忘不了當時和大兒子進行睡眠調整的過程,忘不了他當時的抗議和眼淚,每當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給予孩子安全感、給予孩子即刻回應的文章時,那些字句都彷彿在撻伐我,撻伐我盡然主動的、自己選擇的、讓我的大兒子在我的照護下,不能得到我即刻的回應,我似乎就是那些文章裡冷漠無情、破壞創傷我孩子心理健康的人。

·

但我是這麼的愛他啊!

·

我是這麼真心的愛他,這麼真心的每日每日的把我的人生送給了他,他的心理健康,怎麼可能不是我在意的?!我和他之間能擁有良好的依附關係,怎麼可能不是我所希冀的?!

·

那麼,我真的這麼大錯特錯嗎?

·

即使,在他經過睡眠調整後,那些調整過程中的崩潰和憤怒是散去了,他依舊是個笑咪咪的寶寶,我們的關係相處起來很好,再加上我睡飽了,我更有能力清醒、不昏沈的和他一起玩,他維持每天睡好睡飽,但是,我看不見他的心靈,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已經在他心裡烙下了不可逆的創傷?

·

這個恐懼從來都沒有隨著我對嬰幼兒睡眠知識的理解而散去,或許,在可能創傷我的大兒子的同時,這件事也在創傷著我?

·

又是因著恐懼與害怕的驅使,我對於 #安全依附關係 像執念般的索求,想找出答案,想知道,我是不是就是個壞的人。

·

很幸運的,我先在美國的 Resource for Infant Educarers (#RIE教養法)上發現原來,成為家長的我,在孩子發展能力的合理性上,是可以為了照顧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畫出彼此的界線的,這樣的行為並不是惡意的在傷害孩子,而是積極的在讓孩子從出生後就開始理解,每個人都是有所極限、有所不完美,但在這些不完美中,愛是可以繼續流動的。因為我需要照顧自己的基本睡眠需求,而無法提供大兒子他最想要的協助睡眠需求,在能夠接受他的憤怒和失望的情況下,我並沒有因為我不願意再繼續無限次的奶睡他而減低我對他的愛。

·

這讓我心中的恐懼稍微的減緩,但並沒有消失,即使我成為RIE教養法的信徒、努力的實踐者和受惠者,我也和與我合作睡眠調整的家長們分享著為何在接受孩子情緒下的睡眠調整,並不會創傷孩子的,但是我心中還是有著那份恐懼,對於安全依附關係的憂慮。

·

於是,當我發現我可以去學習完整的成人安全依附關係系統,理解從嬰幼兒安全依附關係發展出來的成人依附關係是如何分類,同時也藉此去探索童年原生家庭的互動方式,是如何累積成一名成年人依附關係的結果,我雀躍極了!如果學會了這個,我就可以真的知道,主動進行大兒子並不想要的睡眠調整的這件事,是不是明確的破壞了我和他的依附關係,我有沒有把他人生最原始的依附關係,推上了不安全依附關係的結果?

·

帶著恐懼與害怕,我開始學習安全依附關係的分類理論,我是真的帶著恐懼開始的,害怕到一開始在全班自我介紹時,面對95%的兒童諮商專業、家庭諮商專業、精神健康專業領域的同學,還有一輩子都在研究依附關係的教授們,我不敢說出自己是 #嬰幼兒睡眠顧問,我想像我這個職稱,在他們的專業裡是十惡不赦的,是創傷嬰幼兒的.....不過,在整整兩週、每天至少8小時的課程裡,我愈是理解、我愈是安心,我心中的那份恐懼和不安逐漸地散去,我也愈來愈知道,我是,我是走在和大兒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互動上。

·

過往那一次驚天動地的睡眠調整,是的,那是一個不論對於兒子、或是對於我,都很辛苦的經歷,但是我們倆個,關係裡的彼此,不論是在辛苦的歷程裡,或是辛苦過後的每一日裡,我們都用最大的真心,盡己所能的,用最大誠意的努力在經營我們良善的關係,當我有做錯的時候,我真誠地道歉,當兒子有情緒後,我們也好好把事情梳理、討論下次我可以如何更好的和他互動,一起擁抱和好,我們倆個從來都沒有想要不努力經營好的關係,我們為一起的這個關係上的努力,尤其擁有最多關係主導權的我,想方設法的讓兒子能在我們的關係裡自在、即使他的自在不一定讓我感到情緒上的輕鬆。

·

現在,我回頭看看自己,我感謝自己曾經擁有的那些恐懼和害怕,沒有這些恐懼和害怕,我不會有機會一直去探求和追尋,最後,能踏踏實實的,安心。

·

真的很謝謝夥伴今天的提問,讓我有機會梳理自己的初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0會員
230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4/09/17
有手足的家庭,進行其中一名孩子的睡眠調整,是不是會嚴重影響另一名孩子的睡眠狀況呢? 在經驗上,反倒不會耶! 不少家庭和我合作的起點,是以全家同一個房間的模式進行,從頭到尾手足當然都是同一個房間,完全沒有其他房間可以暫避一下,直接站在搖滾區第一排呀。 · 小孩的適應力很強,在實務經驗上
Thumbnail
2024/09/17
有手足的家庭,進行其中一名孩子的睡眠調整,是不是會嚴重影響另一名孩子的睡眠狀況呢? 在經驗上,反倒不會耶! 不少家庭和我合作的起點,是以全家同一個房間的模式進行,從頭到尾手足當然都是同一個房間,完全沒有其他房間可以暫避一下,直接站在搖滾區第一排呀。 · 小孩的適應力很強,在實務經驗上
Thumbnail
2024/09/12
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問,其實和上週提到的短小睡問題,「幫寶寶接覺還不一定會成功,到底該怎麼辦?」對我而言,是屬於同一種問題。 基本上,如果家長選擇提供寶寶安撫入睡,最好有的心理準備是:這個協助,不只是在寶寶第一次入睡時提供,而是任何孩子覺得他需要你協助入睡的任何時段,你都要提供。
Thumbnail
2024/09/12
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問,其實和上週提到的短小睡問題,「幫寶寶接覺還不一定會成功,到底該怎麼辦?」對我而言,是屬於同一種問題。 基本上,如果家長選擇提供寶寶安撫入睡,最好有的心理準備是:這個協助,不只是在寶寶第一次入睡時提供,而是任何孩子覺得他需要你協助入睡的任何時段,你都要提供。
Thumbnail
2024/05/30
在成為嬰幼兒睡眠顧問後,前幾年,很常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說服家長相信睡眠調整的重要性、以及和我合作睡眠調整的過程對孩子無害」的說客。不過,幾年過去了,我愈來愈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或是工作內容裡,並不包含說服任何一個家長,較放心或是較認同與我合作的睡眠調整內容。   因此,我都會誠實的告知合作家庭,
Thumbnail
2024/05/30
在成為嬰幼兒睡眠顧問後,前幾年,很常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說服家長相信睡眠調整的重要性、以及和我合作睡眠調整的過程對孩子無害」的說客。不過,幾年過去了,我愈來愈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或是工作內容裡,並不包含說服任何一個家長,較放心或是較認同與我合作的睡眠調整內容。   因此,我都會誠實的告知合作家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新手爸媽在育兒過程中,常因孩子和長輩的行為而產生情緒波動,文中作者分享了自身經驗,如何在深夜被孩子哭聲吵醒後,因壓力爆發而對妻子發脾氣,並反思學習為自身情緒負責,以及夫妻間互相理解、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新手爸媽在育兒過程中,常因孩子和長輩的行為而產生情緒波動,文中作者分享了自身經驗,如何在深夜被孩子哭聲吵醒後,因壓力爆發而對妻子發脾氣,並反思學習為自身情緒負責,以及夫妻間互相理解、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晚餐後我散步消化著一天的課程,想起來當初自己為何會成為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的初心,這個起心動念並沒有很崇高的理念,而是有一個很純粹的感受:恐懼害怕。 · 是的,是恐懼害怕。
Thumbnail
晚餐後我散步消化著一天的課程,想起來當初自己為何會成為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的初心,這個起心動念並沒有很崇高的理念,而是有一個很純粹的感受:恐懼害怕。 · 是的,是恐懼害怕。
Thumbnail
我對孩子生氣背後,有著「不原諒自己」的心情。 自從第7週的練習之後,為了內心平靜,我不斷轉換想法,透過「原諒」來諒解自己的情緒。然而,生氣與憤怒,還是經常出現在與孩子的應對日常。我雖然學會了覺察應對姿態背後的情緒,但也體會到「全心原諒自己」的知易行難…即使不斷告訴自己要原諒自己,還是會冒出自責的念
Thumbnail
我對孩子生氣背後,有著「不原諒自己」的心情。 自從第7週的練習之後,為了內心平靜,我不斷轉換想法,透過「原諒」來諒解自己的情緒。然而,生氣與憤怒,還是經常出現在與孩子的應對日常。我雖然學會了覺察應對姿態背後的情緒,但也體會到「全心原諒自己」的知易行難…即使不斷告訴自己要原諒自己,還是會冒出自責的念
Thumbnail
初衷 每個人做每一件事的前提,總會有一個初衷,初衷是什麼呢?  《初衷》很像是一種感覺,沒有辦法用絕對標準的語言來去形容出哪種感覺是什麼,但這一份初衷會影響我們做任何事與任何決定,以及我們立定的目標志向。     當我們用夢想生活、設定目標、執行計劃、檢視方法等方式,來確認我們理想中
Thumbnail
初衷 每個人做每一件事的前提,總會有一個初衷,初衷是什麼呢?  《初衷》很像是一種感覺,沒有辦法用絕對標準的語言來去形容出哪種感覺是什麼,但這一份初衷會影響我們做任何事與任何決定,以及我們立定的目標志向。     當我們用夢想生活、設定目標、執行計劃、檢視方法等方式,來確認我們理想中
Thumbnail
孩子第一天踏進幼稚園,他還搞不清楚狀況,沒什麼哭鬧,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在上下學的時候哭鬧得越來越厲害,哭得聲嘶力竭、撕心裂肺。那時候我誤以為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就不太會有分離焦慮的表現,實際上...
Thumbnail
孩子第一天踏進幼稚園,他還搞不清楚狀況,沒什麼哭鬧,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在上下學的時候哭鬧得越來越厲害,哭得聲嘶力竭、撕心裂肺。那時候我誤以為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就不太會有分離焦慮的表現,實際上...
Thumbnail
嗨嗨~我是日天! 寫文章使我了解當下的情緒、心情,想藉由自己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希望寫出來的文字可以讓大家感同身受,在這忙碌且孤獨的社會中花點時間一起靜靜感受文字所展現的魅力吧!
Thumbnail
嗨嗨~我是日天! 寫文章使我了解當下的情緒、心情,想藉由自己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希望寫出來的文字可以讓大家感同身受,在這忙碌且孤獨的社會中花點時間一起靜靜感受文字所展現的魅力吧!
Thumbnail
我們的恐懼從哪裡來的? 我們都知道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但教育是什麼? 開始學習自我療癒後我才明白, 教育就是「生活日常的對話」。 可以問問自己, 什麼時候開始對特定的人事物產生恐懼? 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自我對話害怕採取行動? 甚至,我們為什麼怕高?怕蟑螂?怕蜘蛛?
Thumbnail
我們的恐懼從哪裡來的? 我們都知道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但教育是什麼? 開始學習自我療癒後我才明白, 教育就是「生活日常的對話」。 可以問問自己, 什麼時候開始對特定的人事物產生恐懼? 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自我對話害怕採取行動? 甚至,我們為什麼怕高?怕蟑螂?怕蜘蛛?
Thumbnail
「妳明明想要,但妳到底在怕什麼?」 已經想不起來從何時開始,我有個「眼不見為淨」的劣習。當我遇到棘手、或不知該如何處理的問題,我就會逃避、不去看這個問題。如此,我就可以當它不存在,不用去面對這份壓力。 這樣的「打岔」,確實讓我輕鬆不少,但也讓我經常處於不暢快不通透的狀態中,也對自己不夠滿意。甚至,在
Thumbnail
「妳明明想要,但妳到底在怕什麼?」 已經想不起來從何時開始,我有個「眼不見為淨」的劣習。當我遇到棘手、或不知該如何處理的問題,我就會逃避、不去看這個問題。如此,我就可以當它不存在,不用去面對這份壓力。 這樣的「打岔」,確實讓我輕鬆不少,但也讓我經常處於不暢快不通透的狀態中,也對自己不夠滿意。甚至,在
Thumbnail
恐懼原是一種很有用的警示系統,在可能發生危險的情境下是健康的象徵。但”虛構的恐懼”卻是更常見的,Fear(恐懼)往往是False Emotions Appearing Real.(乍看真實的虛假情緒)
Thumbnail
恐懼原是一種很有用的警示系統,在可能發生危險的情境下是健康的象徵。但”虛構的恐懼”卻是更常見的,Fear(恐懼)往往是False Emotions Appearing Real.(乍看真實的虛假情緒)
Thumbnail
背著自己上班專用的後背包,靜靜看了一眼那座幼幼班的寶貝回家前都會和它說掰掰的溜滑梯。轉身,我決定勇敢的走出校門。
Thumbnail
背著自己上班專用的後背包,靜靜看了一眼那座幼幼班的寶貝回家前都會和它說掰掰的溜滑梯。轉身,我決定勇敢的走出校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