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好」(good enough) 的風潮,近年在諮商治療界像鸚鵡學舌般散播開來,許多心理師都樂於跟個案說「你足夠好!」,尤其在憂鬱、自責、對自我嚴厲的個案面前,彷彿一句「夠好就好~」是一片最安慰人心的療傷 OK 繃。
我認為大部份心理師、育兒知識網紅或專家都知道他們說的「夠好」源自溫尼考特。
這就得感謝溫尼考特把「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 這個看似平易近人又重要的概念送給心理學界。注意聽,我說的是「看似」──由此,提出的疑問將是:
我們理解的「夠好」真的是溫尼考特說的「夠好」嗎?
這會不會是我們對溫柔的溫老爺的理想化,即一種自戀化的誤讀?
(接下來對「夠好」的解構與重讀,是對那些自認為借取溫尼考特的「夠好」概念的讀者而說的,但即便你的「夠好」只是個無關溫老爺的口頭襌,相信也可以從中得到更多思考。)
首先,許多時候說出「夠好」的功能在於去安慰 (to console),目的是為了讓焦躁的心安下來 (to reassure),而溫尼考特在〈精神分析設置中退行的後設心理學和臨床面向〉(1954) 中提到安慰 (reassurance),其實是一種透過在可靠的設置被成熟的人好好分析、得到穿透且精準的詮釋、並發現個人的歷程受到尊重下,所得到的結果或效應。「夠好的」分析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大大的「安慰」。
換言之,安慰並不是通過給予諸如「你很好」、「你夠好」、「已夠好」等的再保證 (re-assure) 來達成的──這是我想提出的第一個重點──除非「夠好」本身就是一次對個案生命歷程的尊重式詮釋!
第二個重點,我們得去釐清「夠好」所指向的主體 (或其行為) 到底為何。溫尼考特說(〈給羅傑‧曼尼-凱爾的書信〉,1952│取自《溫尼考特的語言》,362頁):
「[…]我總是在說『夠好的母親』或『不夠好的母親』,因為我們事實上在談論實際的女人,我們知道她所能做到最好的就是夠好,而『夠』(enough) 這個字逐漸 (在有利的情況下) 隨著嬰兒藉由理解、挫折忍受等來處理失敗的能力增長而擴大範圍。克萊恩行話裡的『好媽媽』和『壞媽媽』是內在客體,和真正的女人無關。真正的女人能對嬰兒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在最初能敏感且夠好,因此能讓嬰兒在一開始就能擁有這個錯覺,這個夠好的母親就是『好乳房』。」
大多時候,當我們用「夠好」去跟某人保證「你沒有你自我批判的那般糟糕」,指向的是他的內在客體 (或主體),即自我形象或自我概念,一些與自尊或自信相關的自我信念。
所以這裡指的仍是克萊恩式的「好/壞」自我或他人在我們內心的表徵,而非指向溫尼考特式的真實的人、實際的女人、真正的某個人。
當然,有時候我們確實指向真實的某人及其實際行動,如在考試中考了 99 分而自責的學生,「夠好」就旨在指出即使沒有滿分也是一個「你已經很棒,不要哭」的再保證;或是下分手決定的人自怨說「我會不會很壞?」的時候,朋友就常常給予「你過去對他很好,只是你們真的不適合」的安慰。
第一種「夠好」指向內在客體 (主體),目的在於給予安慰;
第二種「夠好」雖然指向了真實客體 (個體,行為),但評斷好壞的標準其實並不清楚,且功能上仍是給予安慰與保證。
因此,這些「夠好」的「用法」其實都不溫尼考特想表達的。
如是者,我們來到第三個重點,即上面引文那句「她所能做到最好的就是夠好」的對象 (受詞) 是誰呢?即評斷「是否夠好」的標準,落在誰身上呢?是嬰兒陛下!
母親能夠對嬰兒或小孩做到「夠好」,其實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是人類平凡又不凡的壯舉。在經典的〈過渡客體與過渡現象〉(1951)中寫道:「母親如果夠好地配合對嬰兒的需求,就會給予嬰兒錯覺,讓嬰兒以為存在著一個與自己的創造能力一致的外在現實。」(同上,376頁)
藉由母親每一步都盡可能適應著小孩時刻變化及發展趨向的諸多需要,成功地給予了他以為是自己創造一切之最了不起的「全能錯覺」。為達到對小孩需求的適應,母親必須處於一個高度認同小孩的心智狀態,以便在非語言的溝通中都能理解對方:
「尋常的狀況下這個女人會進入一個時期,[…] 在此時期內很大程上她是寶寶,且寶寶是她。」(〈尋常奉獻的母親〉,1966│同上,417頁)
這就是「夠好的母親」(至少)在嬰兒生命早期需要做到的對其需求作全神貫注式的理解,溫尼考特把這個時期的心智狀態稱作「原初母親專注」。
的確,「她所能做到最好的就是夠好」(the best she can do is to be good enough),但顯然這裡的「夠好」得是一種「非常好」(very good / try your very best)。
如果是如此,為何我們不直接說「她所能做到夠好的就是最好」?因為最好(the best)的標準其實從不在她身上,而是在一位會隨著時間變化、時而無法忍受、時而學會理解挫折與處理(她的)失敗的嬰兒眼裡。
「(母親)進入嬰兒的位置,從而應對嬰兒的需求。這些首先是身體需求,然後,當心理從生理經驗的想像闡述中浮現,這些身體需求逐漸變成自我需求。」(〈原初母性專注〉,1956│同上,420頁)
孩子早期需求可能不多,但「吃、喝、拉、撒、睡」也已經足夠多了。隨著身體漸長,自我的需求就變得越來越多,翻身、學步、戒奶、吃飯、抓踢拉扯推倒撞,以及寶寶「今天」不想被抱、不想吃飯的需求,也就是三歲以後,我們會看到嬰孩有著「不要」、「分離」、「獨立」、「甩掉」、「不想管」之類的自我需求......
這些對過往照顧他的母親來說,是一次無情的攻擊。彷彿母親心中會說一句:「我這麼愛你,你怎麼狠心這樣對我!離開我?」
但如果想要小孩健康地活出真我,母親就得繼續努力適應這些需求,而為免說得太偉大,加上嬰兒及小孩的標準本身就不斷隨時間與狀態變化,也為免把媽媽們累壞,溫尼考特才說母親「需要失敗」──不再緊箍著小孩,不要太擔心他的吃喝溫飽,無毋過度保護,就讓他跑讓他跌倒,然後在他需要時上前關心──「才能成功」。
請記得,「夠好的母親」是一種詩意的表達,是一次對大眾表達複雜心理學複雜概念的嘗試,但它其實並不準確、甚至產生一大堆歧義。
能做到最好的,就是夠好──盡可能從嬰兒時期的高度認同,到小孩時期對新需求的適應與回應。
我想起日本的京都人講話十分婉轉,常常需要聽者自己滲透話裡頭的暗示。好比京都人跟鄰居說「陳太太,小孩鋼琴彈太好了!」,往往並不是稱讚,即使沒有要表達「他也彈得太難聽了!」,也至少是要指出「彈太大聲打擾到我了」或「可以只在白天彈,晚上保持安靜嗎?」
同理,溫尼考特的「夠好」不是安慰或讚美,作為有說話藝術的英國人,溫尼考特說的「夠好」是一項要求、一個標準,是叫母親們該「跟好」嬰兒的需求再去行動。
夠好的母親,並不是中文世界常以為的「夠好了」(GOOD enough),而是代表她做的「確實夠好」(good ENOUGH),若少一點,便不夠了!而最教人悲摧的是,當你以為自己做得又好且夠了,還得問問嬰兒陛下,是他也認同才算。
也許我們可以說:你以為的安慰人的「夠好(就好)」其實遠遠「不夠好」(對母親或嬰兒而言都是);你以為的那些認真又賣力的「不夠好」,才是盡力配合嬰兒的「夠好」(但也得被他如此感受方能成就)。
- to be played -
【夠好玩的溫尼考特】系列,是哈理斯順著 2023 年【心理師不筆記】而特製的 2024 年創作計劃。這回與 心靈工坊文化 合作,試著把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提出的概念,用我的文字去融入生活與臨床,作夠好玩(fun enough)的詮釋!邀請你一起來唸溫尼考特,追蹤這裡,有夠好玩(good-enough playing)的!
※ 我的首作《願你,永恆少年》已於 2023 年時報出版,誠心推介你去翻閱!也歡迎到專題【守望的麥田】看我的創作心得。
※ 記得「給心+分享+留言」,及追蹤我的 FB、IG、Threads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