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學習歷程〕完美主義的虛假美麗與真實哀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在柚子甜的推薦下開始閱讀《深度關係》,這是一本將近五百頁、教科書等級的心理學書籍,由中國著名的心理學者武志紅所寫;


原本我對於這一類書籍的興趣不大,但是看到柚子甜的文章提到:「可以體會到虛假的『自我』被擊潰的痛快」,我立刻充滿興趣上網去下單!


因為最近的確覺得「內在的自我覺察」已經走到一個勘站,不管怎麼挖掘,都是看到社工生涯以及當時Mentor對我的影響;


老實說我自己也是看得很膩😅


而且我發現覺察到這些因果脈絡後,儘管它能讓我更了解過去的自己究竟發生什麼事,避免再掉入過度尋求他人認同的陷阱中,但對於我近期面臨的困境卻無法提供解方;


隱約覺得有些東西必須更深入的鑿挖,卻無從下手,直到讀了《深度關係》才逐漸看到可能的藏寶地點;


這本書我還沒看完,但先就我目前讀到很有感的部分來跟大家分享😄

raw-image



在書中作者提到了兩個類似的概念,一個是「投入困難症」,另一個是「狀態幻覺」;


「投入困難症」的邏輯是:「如果我能全力投入,一定可以取得非凡成就」;


因此為了維持這個「成功的假設」,必須「不投入」,否則一旦投入了,這個假設就有可能被現實戳破;


而「狀態幻覺」的意思是:「一個人不能投入,甚至無法開始做一件事情,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狀態不好,如果自己的狀態好了,事情就可以輕鬆、完美的搞定」;


我認為這兩種心理狀態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完美無缺」的,因此會用各種方法避免讓自己經歷「失敗」,以免產生認知失調的痛苦;


一個人會形成這種內在認知的原因我不清楚,之後書中或許會有更進一步說明,屆時再來跟大家分享;



作者提到的這個現象讓我想到自己的一些狀態;


像是我小時候雖然成績不錯,但體育表現不好,又細皮嫩肉怕跌怕摔怕痛,導致我對運動興趣缺缺😓


後來因為一次重感冒而罹患氣喘,醫生建議不要進行激烈運動,從此我就好像擁有了免死金牌,經常以氣喘為由婉拒各種運動;


我想關鍵應該在於:「我不想經歷自己無法是第一名」的幻滅挫折,因此直接拒絕投入;


如此一來我就可以不去面對那個跑步總是跑得氣喘吁吁、卻又只能落後的挫敗,也不用因為反射神經不夠快而被躲避球打得痛歪歪;


不過長大後的此刻去回顧才發現,我或許維護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但同時我也抹煞了許多體驗的機會;


像是大隊接力比賽、大一的啦啦隊比賽等,我都錯過了跟同學們一起努力練習、團結一心、爭取榮譽的那個美好過程🥲


但也不是說我當初應該要完全忽略氣喘對我身體的影響,而要求自己去進行每一種運動;


只是如果沒有那個「我必須是完美無缺」的認知,我相信我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先去接觸及感受每一種運動;


接著再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能否handle該種運動所須的體能及技巧,而不需要一開始就斷然拒絕,抹煞了體驗人生的機會;



而這樣的認知在長大後也持續影響我的工作狀態;


只要面對新的、不熟悉的、感覺很難的工作內容,我就會下意識的抗拒、不想接受,或無法專心投入😓


也因為這樣的心態,過去績效考核的時候常被主管說:「抗壓性不足、沒有求新求變的積極動力」;


但最矛盾弔詭的是,我偏偏又是一個不服輸、希望自己能夠有優秀表現的人,因此對於主管的評價感到痛苦卻又無法反駁😖


過往我經常糾結於此,但沒有機緣去探究背後的原因,如今終於因為《深度關係》這本書讓我恍然大悟;



既然已經初步知道了原因,那接下來要如何調整自己呢?


我認為要一下子就完全放下「我必須是完美無缺」的期待不太可能,況且我也還沒找到內在會形成此認知的原因🥺


但作者提供了另一種視角,鼓勵我們可以將這些我們不擅長,但卻不得不去執行的「事物」視為一種「關係」,而非目標;


這個新的視角一開始我覺得很特別,但仔細一想發現很有道理;


因為當我們把事物設定為「目標」的時候,內心就會不自覺出現一種非得去征服它的挑戰感;


而「挑戰」會進一步帶來壓力,並且會與自我價值互相扣連,如果目標挑戰成功,會為我們帶來自信心,反之,則會打擊自我價值;


但這樣透過「征服外界事物」所獲得的自信心會是真實且穩固的嗎?我其實不太確定;


如果可以練習將每一件「事物」都視為「建立關係的對象」,那就會像我們去認識、結交新朋友一般;


交新朋友的時候因為每個人都是陌生的,我們就會帶著「好奇」的眼光去跟不同的人認識互動;


這時如果也能夠用「好奇」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不擅長、卻必須執行的「事物」,那我認為原本是「征服目標」產生的「壓力」,將有機會轉變為「接觸新事物」的「興奮」;


如此視角轉換將能減緩「我必須征服目標才代表我是完美」的壓力,並斷開達成目標與自我價值的鏈結,


如此我們才不會被「完美主義」給困在虛假的美麗世界中,而能夠以更開放的心態去真實體驗人生的各種有趣事物;



以上就是《深度關係》的初步閱讀心得,久違的長文章,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麼感想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1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最近在柚子甜的推薦下開始閱讀《深度關係》,這是一本將近五百頁、教科書等級的心理學書籍,由中國著名的心理學者武志紅所寫; 原本我對於這一類書籍的興趣不大,但是看到柚子甜的文章提到:「可以體會到虛假的『自我』被擊潰的痛快」,我立刻充滿興趣上網去下單!
Thumbnail
最近在柚子甜的推薦下開始閱讀《深度關係》,這是一本將近五百頁、教科書等級的心理學書籍,由中國著名的心理學者武志紅所寫; 原本我對於這一類書籍的興趣不大,但是看到柚子甜的文章提到:「可以體會到虛假的『自我』被擊潰的痛快」,我立刻充滿興趣上網去下單!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深度關係:武志紅老師帶你瞭解自己的全能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對人際關係。瞭解全能自戀的各種表現,並探討如何將全能感轉化為生活中的能量。對於全能自戀的療癒方法、書中的範例及個人成長的心路歷程都是我們可以從書中瞭解到的。讓我們以和平柔軟的態度,進一步理解他人,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深度關係:武志紅老師帶你瞭解自己的全能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對人際關係。瞭解全能自戀的各種表現,並探討如何將全能感轉化為生活中的能量。對於全能自戀的療癒方法、書中的範例及個人成長的心路歷程都是我們可以從書中瞭解到的。讓我們以和平柔軟的態度,進一步理解他人,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刻意放鬆 -讀後心得
Thumbnail
刻意放鬆 -讀後心得
Thumbnail
這是本很值得購買,細細閱讀的一本書.看完書,會對自己思路的覺察與控制有所理解與提升.有助於理解自己,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容易閱讀,可畫下自己的重點,重複翻閱理解的一本書.
Thumbnail
這是本很值得購買,細細閱讀的一本書.看完書,會對自己思路的覺察與控制有所理解與提升.有助於理解自己,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容易閱讀,可畫下自己的重點,重複翻閱理解的一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