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自虐(下):情緒填充的誘惑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用筆把課本裡的字填滿顏色。「口」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個有待上色的方框,一個範圍,使我們可以投身進去。透過筆尖,再用化為墨水的我們的身體。這是一種常見的填充遊戲。

  「填充」具有一種誘惑力,我們難以抗拒空白的吸引力,我們會看、聽、寫、讀,用視覺填充貓眼來窺望對門鄰居、凝視和扒開深邃的肚臍、情不自禁地往山洞裡走去。我們對未知毛骨悚然,卻也因此全然感受到自己札實的存在。在這種特別的狀態下,生活的背景包圍著作為世界中心的我來運轉,背景成為一種白噪音。


  空白有邊界,才使填充行動可能,空白有範圍有面積,空白是一個入「口」。而我們具有邊界的存在本身,便能夠形成空白。當我們失去什麼,影響到核心關係主題時,我們存在的空白便顯露了出來。面對這樣的闕如,情緒是一個很好的填充物,它從身體中心如湧泉般流滿全身,重點是不太需要實際他人的在場,只要想像力奔馳,便能迅速攫獲身體,用自己的情緒佔有自己的空白,快又有效。

  在負面情緒的佔有之中,我得以重新感受自身的存在。透過強烈的情緒、精神狀態的削減變化,透過一種自虐式的向下螺旋循環,來切身體驗自己所創造的自身生命的改變,這是一種活著的感覺。

  我們都需要且避不了這種時刻,在拿捏得恰到好處時,我們隨時可以抽身。我們知道電影裡的史萊姆攻擊不到我、知道最後一首失戀情歌結束仍要打起精神去上班。當然,情緒可能還在,但它可大可小。


  但是我們並不是每一次都把握的這麼好,有時抗拒不了情緒填充的誘惑,過於急切地彰顯自己,導致情緒宣洩了卻收不回來。情緒顛倒了主客位置,反倒成為了界定自身存在的東西,它的填充變成退不去的霸佔。情緒把自己變成一種入「口」,像一個無底的淵,我們的意識深深地在裡面漫遊。我們的身體,則變成情緒流經的方土,萬物流經且只是流經,自我邊界被情緒滲透,身體外溢,我的模樣漸漸模糊,使我們感到失控且無用。

14會員
36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恐懼、焦慮、無助、悲傷……有時候,我們會刻意把自己投進負面情緒之中,比如我們會去看恐怖片或去坐雲霄飛車,甚至是去幻想一些可怕的事。然而除了這些明確有意識去做的活動之外,也有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讓自己變得悲慘,讓自己被情緒淹沒,帶有自虐的傾向。
  我們在第二篇裡曾經談到「不願為了公司和團隊『委屈』或『犧牲』自己」,被視為典型的Z世代職場心態。與其將所有00後貼上標籤,錯誤地一視同仁與責難,我們可以試著思考這樣的心態背後存在什麼預設?透過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打開溝通的可能。
  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二):職場「禮」儀,現代社會的禮物交換〉我們談到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這次想討論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禮物交換方式,能夠聯繫彼此,但不會產生欠債關係,也因此不會導致「送禮-回禮」的無限循環,從而擺脫掉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在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一):怎麼送?如何還?送禮的道德難題〉中,我們看到禮物交換如何作為全面性的社會現象,體現為一種涵蓋情感、經濟與時空的實際倫理行動。我們還討論到牟斯考察舊社會部落的禮物交換,實則為了引出1925年的社會問題,即個人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以及群體道德的淪喪。
  中秋到了,又開始煩惱該如何送禮。   想到曾經收到一個莫名其妙的禮物,是那種觀光客會買的小紀念品。我想如果不是特定受眾的話大多數人是不會喜歡的,然而也不至於討厭--畢竟上面有一些祝福的話--況且價格不貴,收下來也不會不好意思。所以有問題的,其實不是禮物本身。
  不知不覺我們都活成了一個目標導向的人,被慣養成更有決斷力、更積極、更有行動力、或更有產出,就算沒有像財經雜誌上的成功人士那樣成功的具備這樣的性格,或多或少,我們也被如此期待著要去朝向它,彷彿它是對的。
  恐懼、焦慮、無助、悲傷……有時候,我們會刻意把自己投進負面情緒之中,比如我們會去看恐怖片或去坐雲霄飛車,甚至是去幻想一些可怕的事。然而除了這些明確有意識去做的活動之外,也有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讓自己變得悲慘,讓自己被情緒淹沒,帶有自虐的傾向。
  我們在第二篇裡曾經談到「不願為了公司和團隊『委屈』或『犧牲』自己」,被視為典型的Z世代職場心態。與其將所有00後貼上標籤,錯誤地一視同仁與責難,我們可以試著思考這樣的心態背後存在什麼預設?透過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打開溝通的可能。
  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二):職場「禮」儀,現代社會的禮物交換〉我們談到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這次想討論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禮物交換方式,能夠聯繫彼此,但不會產生欠債關係,也因此不會導致「送禮-回禮」的無限循環,從而擺脫掉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在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一):怎麼送?如何還?送禮的道德難題〉中,我們看到禮物交換如何作為全面性的社會現象,體現為一種涵蓋情感、經濟與時空的實際倫理行動。我們還討論到牟斯考察舊社會部落的禮物交換,實則為了引出1925年的社會問題,即個人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以及群體道德的淪喪。
  中秋到了,又開始煩惱該如何送禮。   想到曾經收到一個莫名其妙的禮物,是那種觀光客會買的小紀念品。我想如果不是特定受眾的話大多數人是不會喜歡的,然而也不至於討厭--畢竟上面有一些祝福的話--況且價格不貴,收下來也不會不好意思。所以有問題的,其實不是禮物本身。
  不知不覺我們都活成了一個目標導向的人,被慣養成更有決斷力、更積極、更有行動力、或更有產出,就算沒有像財經雜誌上的成功人士那樣成功的具備這樣的性格,或多或少,我們也被如此期待著要去朝向它,彷彿它是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自傷行為的出現,並非等待著被去除,而是期盼著被聽見與理解。
Thumbnail
這是一篇寫給擔心身邊人傷害自己、疑惑為什麼有自傷行為,或處於矛盾痛苦中,正在自傷的你。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隨著故事深入而漸漸對角色產生理解、認同、憐憫、友誼……人類情感的投注,使得我們不再用單一眼光看待角色,而是以更真誠的心境去面對他們,也進而從局外人(創作者)成為了最熟悉角色的至交。 只是這也是痛苦的開端。對角色投注的感情越深,我們越是會可憐角色的處境;尤其當我們為了故事,不得不讓他去體驗、採取一些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自傷行為的出現,並非等待著被去除,而是期盼著被聽見與理解。
Thumbnail
這是一篇寫給擔心身邊人傷害自己、疑惑為什麼有自傷行為,或處於矛盾痛苦中,正在自傷的你。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隨著故事深入而漸漸對角色產生理解、認同、憐憫、友誼……人類情感的投注,使得我們不再用單一眼光看待角色,而是以更真誠的心境去面對他們,也進而從局外人(創作者)成為了最熟悉角色的至交。 只是這也是痛苦的開端。對角色投注的感情越深,我們越是會可憐角色的處境;尤其當我們為了故事,不得不讓他去體驗、採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