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閱讀筆記17】贏回自主人生,終結過勞崇拜:擺脫有毒工作思維,重啟生活與事業高峰的改變之書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忘記之前有沒有在這個平台提過,我在20幾歲的時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但是在到了30歲之後,突然覺得人生可能有更多可以挑戰的事情,就開始慢慢思索:加班或是過勞工作真的必要嗎?這本書就是我希望尋求答案的一個開端。

  • 你不可妥協的自我照顧重點是什麼呢?你又是怎麼把他們安排在生活中的?幫自己一把,將這些自我照顧的重點行程排在行事曆上。這些是應該當成優先事項,而非剩餘時間才做的事。
  • 有一個教練,他鼓勵我設下三個要嚴守的界線:晚上六點後不工作、週末不工作、休假不工作。
  • 放著健康不管,一定會付出代價。
  • 在嗜好上多花一點時間,可以增強對工作能力的自信。
  • 工作只是其中一個生活重心,你可以自己定義你的職場贏家和生活勝利組是什麼樣子。
  • 有限制,就能提高生產力、刺激創造力、讓我們更自由,你可以為自己的工作日設限。
  • 工作和生活平衡並非迷思,你可以把真正重要的是和人都先空在行事曆上。

結論

這本書我讀的感覺是,他真的讓我讀得蠻津津有味的。但是我能夠截取出的書摘並不多,我想是因為書裡用了很多的敘事型案例,來告訴我們這些案例裡的人物如何達到他們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這些故事本身都算蠻有趣的,只是沒有辦法用一兩句話來概括這些內容跟思想。我想還是推薦大家去好好看看這本書,並且重新思考自己對工作的想像以及態度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極簡主義者阿斐拉的財務自由筆記
185會員
179內容數
希望透過這個系列一一介紹我在理財上所學習到的筆記跟選擇困難歷程,慢慢達到人生自由的目標!
2025/04/29
《一瞬間的貼心》是一本教你如何運用貼心在生活及職場的實用指南,從日常待人接物、職場溝通到送禮技巧都有詳盡的說明。作者以自身的經驗及日本職場文化為例,分享許多實用的貼心小技巧,書中關於如何誇獎他人、給予鼓勵、撰寫感謝信等技巧,都相當值得參考學習。
Thumbnail
2025/04/29
《一瞬間的貼心》是一本教你如何運用貼心在生活及職場的實用指南,從日常待人接物、職場溝通到送禮技巧都有詳盡的說明。作者以自身的經驗及日本職場文化為例,分享許多實用的貼心小技巧,書中關於如何誇獎他人、給予鼓勵、撰寫感謝信等技巧,都相當值得參考學習。
Thumbnail
2025/04/20
本書以溫柔且透徹的視角探討人生困境,並提出許多實用的方法,讓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微小的幸福。作者鼓勵讀者接納真實的自己,珍惜當下,並在逆境中保持堅強。文章內容涵蓋工作、愛情、家庭、生活態度等面向,適合正在經歷人生挑戰或感到迷惘的朋友閱讀。
Thumbnail
2025/04/20
本書以溫柔且透徹的視角探討人生困境,並提出許多實用的方法,讓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微小的幸福。作者鼓勵讀者接納真實的自己,珍惜當下,並在逆境中保持堅強。文章內容涵蓋工作、愛情、家庭、生活態度等面向,適合正在經歷人生挑戰或感到迷惘的朋友閱讀。
Thumbnail
2025/04/14
這本書教你如何有效管理時間,從企業家的角度出發,但其概念也適用於一般大眾。文章摘錄了書中精華,包括「買回循環」的概念、時間管理四象限(委派、取代、投資、生產)。即使不是企業家,也能從中學習如何檢視並管理自己的時間,將時間投資在高產值任務上,並善用資源提升效率。
Thumbnail
2025/04/14
這本書教你如何有效管理時間,從企業家的角度出發,但其概念也適用於一般大眾。文章摘錄了書中精華,包括「買回循環」的概念、時間管理四象限(委派、取代、投資、生產)。即使不是企業家,也能從中學習如何檢視並管理自己的時間,將時間投資在高產值任務上,並善用資源提升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工作、家庭生活、個人成長的一些瑣碎進步點滴。透過與自我成長相關的書籍、youtube影片以及感冒的閬苦經驗,作者反思人生的價值、目標及意義。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他對於自我專長及價值定義的迷惘,以及在工作與生活間的取捨困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工作、家庭生活、個人成長的一些瑣碎進步點滴。透過與自我成長相關的書籍、youtube影片以及感冒的閬苦經驗,作者反思人生的價值、目標及意義。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他對於自我專長及價值定義的迷惘,以及在工作與生活間的取捨困境。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即使在難得的假期中,依然感到焦慮不安,無法真正放鬆身心?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過去幾年,我一直埋首於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飯。用忙碌填滿生活,用成就感麻痺自己,以為這就是成功的定義。直到最近,因為身心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即使在難得的假期中,依然感到焦慮不安,無法真正放鬆身心?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過去幾年,我一直埋首於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飯。用忙碌填滿生活,用成就感麻痺自己,以為這就是成功的定義。直到最近,因為身心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28歲,理應是奮⼒為事業打拼的年紀,⽽我正式開始自己的青春廿八。 為何想去⼯作假期? 畢業不久後,到了銀⾏上班,發現⾃⼰每⽇的⼯作都係重重覆覆,果陣就諗⾃⼰係咪成世都要過咁嘅⽣活,⾃⼰係咪會鍾意呢啲冇靈魂嘅⼯作。當⾒到⾝邊嘅好友分別去唔同嘅國家⼯作假期,漸漸都萌⽣出國⽣活的念頭,並打算在20
Thumbnail
28歲,理應是奮⼒為事業打拼的年紀,⽽我正式開始自己的青春廿八。 為何想去⼯作假期? 畢業不久後,到了銀⾏上班,發現⾃⼰每⽇的⼯作都係重重覆覆,果陣就諗⾃⼰係咪成世都要過咁嘅⽣活,⾃⼰係咪會鍾意呢啲冇靈魂嘅⼯作。當⾒到⾝邊嘅好友分別去唔同嘅國家⼯作假期,漸漸都萌⽣出國⽣活的念頭,並打算在20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我喜歡忙 但要忙得有價值 做自己喜歡的 不吃飯也無所謂 順便瘦身 2024 我跨出經營自媒體 也算經營自己 當自己的老闆 資本主義很殘酷 數據也一番2瞪眼 但什麼事都想透 怎麼叫人生 人生94體驗 能承擔後果 這94成年人的世界 目前算樂在其中 也謝謝你們的
Thumbnail
我喜歡忙 但要忙得有價值 做自己喜歡的 不吃飯也無所謂 順便瘦身 2024 我跨出經營自媒體 也算經營自己 當自己的老闆 資本主義很殘酷 數據也一番2瞪眼 但什麼事都想透 怎麼叫人生 人生94體驗 能承擔後果 這94成年人的世界 目前算樂在其中 也謝謝你們的
Thumbnail
《越工作越自由》,可以說是今年,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 它讓我在35歲,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審視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它給了我勇氣,讓我跨出轉換職涯跑道的「最後」一步。
Thumbnail
《越工作越自由》,可以說是今年,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 它讓我在35歲,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審視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它給了我勇氣,讓我跨出轉換職涯跑道的「最後」一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