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框架之內:套版性格的人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都遇過一種帶有違和感的「教會的人」,他們樂觀、正向、樂於分享、充滿愛和相信神。他們看起來活得很有意義、充滿希望,會敦親睦鄰,但卻讓人覺得哪裡怪怪,他們的親切讓人感到害怕,像是楚門的世界裡的演員。


  這種害怕和不舒服的違和感,使我下意識地迴避掉接觸。他們的言行太像教科書,一種從典範走出來的人,是那種會打人的國中老師會喜歡的學生。我們隱約察覺得到一種理性社會的框架,而他們把自己活得就好像是那個框架。真誠的眼神交流傾洩出愛與關懷、經常點頭肯認你的意見、開朗的大聲笑、戲劇性的正向言詞表達,讓人感覺到理性、澄明而通透。但是生命在某種意義上,所展現出來的內在衝突,渾沌、不安、躁動、凌亂和肉驅,充滿複雜、詭譎和邊界的不確定性,在他們身上卻不留痕跡。最恐怖的是他們長的像人,但真的是人嗎?還是ChatGPT上的Lucky Vicky?

  與他們互動時,可以清楚感覺到那種單向度的切換。他們可能可以很快學會一個框架並運用在自己身上,很快學會一種模式或應對系統。他們換皮換的很快,具有血輪眼的他們,通常表現很優秀。雖然演久了,那也就成為真的皮膚了,但是格格不入的感覺並不會因此消失,反而讓人恐懼,多大程度活在框架之內,反而是一種脫離常軌。


  活在單向度時間軸上的他們,展現出單向度的現在,缺乏厚度與生命的流動。使人不自在,也來自於過分地可預測他們的單純言行,像是機械般的飲料店店員。他們是凝結起來的河水。


  我更想要與帶著不確定性的人互動,在每一個時間點,展現為活生生的人,他努力捏造自己,面對猶疑、挫折和非理性,從這一團迷霧之中存活下來。

  生命是政治性的,完全不被規訓是不可能的,但是那種完全由認同所活出來的生命,卻寂靜的像是死物一般,讓人直面肉驅,令人作嘔。



【延伸閱讀】

謝德慶《打卡》:行為如何藝術化?

為什麼要環島?

註定失敗的目標導向的人生

生活的虛無所展開的此刻時間的Horizon

15會員
53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用筆把課本裡的字填滿顏色。「口」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個有待上色的方框,一個範圍,使我們可以投身進去。透過筆尖,再用化為墨水的我們的身體。這是一種常見的填充遊戲。
  恐懼、焦慮、無助、悲傷……有時候,我們會刻意把自己投進負面情緒之中,比如我們會去看恐怖片或去坐雲霄飛車,甚至是去幻想一些可怕的事。然而除了這些明確有意識去做的活動之外,也有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讓自己變得悲慘,讓自己被情緒淹沒,帶有自虐的傾向。
  我們在第二篇裡曾經談到「不願為了公司和團隊『委屈』或『犧牲』自己」,被視為典型的Z世代職場心態。與其將所有00後貼上標籤,錯誤地一視同仁與責難,我們可以試著思考這樣的心態背後存在什麼預設?透過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打開溝通的可能。
  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二):職場「禮」儀,現代社會的禮物交換〉我們談到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這次想討論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禮物交換方式,能夠聯繫彼此,但不會產生欠債關係,也因此不會導致「送禮-回禮」的無限循環,從而擺脫掉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在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一):怎麼送?如何還?送禮的道德難題〉中,我們看到禮物交換如何作為全面性的社會現象,體現為一種涵蓋情感、經濟與時空的實際倫理行動。我們還討論到牟斯考察舊社會部落的禮物交換,實則為了引出1925年的社會問題,即個人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以及群體道德的淪喪。
  中秋到了,又開始煩惱該如何送禮。   想到曾經收到一個莫名其妙的禮物,是那種觀光客會買的小紀念品。我想如果不是特定受眾的話大多數人是不會喜歡的,然而也不至於討厭--畢竟上面有一些祝福的話--況且價格不貴,收下來也不會不好意思。所以有問題的,其實不是禮物本身。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用筆把課本裡的字填滿顏色。「口」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個有待上色的方框,一個範圍,使我們可以投身進去。透過筆尖,再用化為墨水的我們的身體。這是一種常見的填充遊戲。
  恐懼、焦慮、無助、悲傷……有時候,我們會刻意把自己投進負面情緒之中,比如我們會去看恐怖片或去坐雲霄飛車,甚至是去幻想一些可怕的事。然而除了這些明確有意識去做的活動之外,也有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讓自己變得悲慘,讓自己被情緒淹沒,帶有自虐的傾向。
  我們在第二篇裡曾經談到「不願為了公司和團隊『委屈』或『犧牲』自己」,被視為典型的Z世代職場心態。與其將所有00後貼上標籤,錯誤地一視同仁與責難,我們可以試著思考這樣的心態背後存在什麼預設?透過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打開溝通的可能。
  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二):職場「禮」儀,現代社會的禮物交換〉我們談到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這次想討論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禮物交換方式,能夠聯繫彼此,但不會產生欠債關係,也因此不會導致「送禮-回禮」的無限循環,從而擺脫掉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在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一):怎麼送?如何還?送禮的道德難題〉中,我們看到禮物交換如何作為全面性的社會現象,體現為一種涵蓋情感、經濟與時空的實際倫理行動。我們還討論到牟斯考察舊社會部落的禮物交換,實則為了引出1925年的社會問題,即個人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以及群體道德的淪喪。
  中秋到了,又開始煩惱該如何送禮。   想到曾經收到一個莫名其妙的禮物,是那種觀光客會買的小紀念品。我想如果不是特定受眾的話大多數人是不會喜歡的,然而也不至於討厭--畢竟上面有一些祝福的話--況且價格不貴,收下來也不會不好意思。所以有問題的,其實不是禮物本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靈性上的傲慢,那是你們對於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所提出來的一個微妙的思維。 靈性上,並不存在任何防衛功能,那是全然的接納自己,認同自己,以及願意理解自己後,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當你們使用了防衛的功能,這就不是所謂的靈性了,你們只是回到你們自己熟悉的運轉模式而已。
Thumbnail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我們最討厭情緒化的人,尤其在辦公室裡。 「情緒化」常常都是在說感性的人,而理性的人通常不會有這種標籤,因為理性的人可以分辨事情就是事情,不會把情緒帶到事情裡面。 「情緒化」通常是指一個人容易受到情緒影響,並且經常在做事或判斷時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情緒化的人可能會因為情緒波動而做出衝動的決定,或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靈性上的傲慢,那是你們對於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所提出來的一個微妙的思維。 靈性上,並不存在任何防衛功能,那是全然的接納自己,認同自己,以及願意理解自己後,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當你們使用了防衛的功能,這就不是所謂的靈性了,你們只是回到你們自己熟悉的運轉模式而已。
Thumbnail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我們最討厭情緒化的人,尤其在辦公室裡。 「情緒化」常常都是在說感性的人,而理性的人通常不會有這種標籤,因為理性的人可以分辨事情就是事情,不會把情緒帶到事情裡面。 「情緒化」通常是指一個人容易受到情緒影響,並且經常在做事或判斷時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情緒化的人可能會因為情緒波動而做出衝動的決定,或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