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知 (55)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問:法師,阿彌陀佛!請問當旁邊的人有煩惱跟弟子傾訴,弟子也傾盡所能用不同的方法及佛法的道理告訴對方,但對方總有千百個理由不肯改變,弟子要如何有智慧去善巧面對?感恩法師!
師父答:這個就不要管他了。
我年輕剛出家的時候,也是充滿了熱情,有問題我就經常講講講講……今天講、明天講。
比如說當時在淨律寺有個男居士,他想來看看,也沒有說一定想要出家,我就天天跟他讚歎出家,講出家多麼好,在家多麼不好,講講講……講到最後,終於把他拱出家了。等他出家之後,我覺得已經上路了,應該沒問題了,我就不太去講了。慢慢他起煩惱,然後就還俗走掉了。
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佛度有緣人,何況是我們。就像你看佛陀說法的時候最主要都是跟比丘、比丘尼講法,然後再為在家居士講法,再為外道講法。
外道就譏嫌說:你老人家不是常常講平等心嗎?我看你不平等呢,你都對自己人特別好,常常跟他們講法。
佛陀就舉個譬喻,他說假設有田,第一個最肥沃的田,第二個是中等的田,第三個是貧瘠的田,你要先耕種哪一個?我們當然是先耕種肥沃的田呐。你看佛陀尚且如此,何況我們。
所以,剛開始我們學習行菩薩道的時候,要有智慧來做引導。智慧引導就是說,我們今天要不要幫助他,不是因為他是不是跟我特別好特別親,而是你用智慧來觀察他的根性,他是什麼樣的根性,你能夠幫助他到什麼樣的程度。
有的人他本身並不想要去自立自強,他只是想從你這個地方得到一點鼓勵跟安慰的話,那我們不行,我們還要趕路,我們不是法身大士。就像蕅益大師說的:你要跟我出家可以,但是我也要趕路,我也不能等你。蕅益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是我們。
所以如果說他來這個地方是要求傾訴,求情感的依賴,而不是法的依止,這樣的話,我們講幾句覺得不行就算了。
但所謂算了,不是說生起放棄他的心,菩薩戒說,生起放棄眾生的心是菩薩重罪呀!我們不能說放棄他,只能說以後我有能力再度他,先跟他結個善緣就好了。
就是說他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你去幫他,讓他得到的利益很有限,而那些過去無量劫來的父母親,家親眷屬,本來因為你的修行用功可以得度的人,可能會因此沒有辦法得度。因為被他耽誤了、拖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