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和劇情究竟孰先孰後,誰更關鍵,已經是個爭論已久的話題了。甚至不用我在這邊提,大家可能都已經先站好隊,各自認為角色更重要,或劇情更重要。
角色派的人常有以下說法:
「一部作品看到最後,會被記住的都是裡面的角色。」
「我們必須要在乎角色的境遇,才會繼續讀下去。」
「作品的深度,最終會反映於人物刻劃。」
劇情派的人也有下列觀點:
「人物是加分,劇情才是基礎。」
「人看故事就是想看前因後果。」
「好的劇情,才是讀者能夠『至少』追完故事的根本原因。」
然後,這一個話題就會如同所有的創作月經文一般,每隔幾周,幾個月,就在討論版、脆、公開的私人的群組怒戰一番。
不僅如此,隨著戰火開始無限擴大,還會出現「只會寫人設的作者就是沒實力啦」「只會套公式的作者根本沒半點生活經驗」這種滑坡言論。討論自己是角色派、劇情派當然是很有趣的話題,但講到開始地圖砲、戰流派、戰手法,顯然是搞錯重點了。
事實上,人物刻劃和編排劇情都是很重要的能力,作為創作者,不只兩樣都該做到及格以上,還應至少將其中一項技能雕琢極致。一個技術爐火純青的作者,其人物能夠成就劇情,劇情亦能反過來襯托人物。
在下面的文章裡,我會從三點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與立場。
一、為何「角色」v.s「劇情」的論戰一直爭論不休
二、忽視其中一方的故事都會翻車!
三、找到自己的思路最重要
準備好了嗎?那我們開始囉!
在螢幕前的你,可能是堅實的人設派,只要一部故事沒有喜歡的角色,就看不下去;又或者,你同樣可能是一個從不動搖的劇情派,只要一部故事的劇情不合格,就很可能打起瞌睡,連故事的一半都看不完。
但不管你的立場為何,你大概都多少好奇過,為什麼這個問題隔三岔五就會被拿出來討論,而原因其實也遠比想像中簡單:
人物刻劃能力,和劇情編排能力,兩者其實是互通的。
有些人這時可能震驚了,這怎麼可能!既然兩者互通,那還有什麼好爭論的?
這的確很反直覺,但且聽我娓娓道來。要在這個問題找到答案,首先就要知道人物刻劃能力,和劇情編排能力分別是什麼。
人物刻劃能力,我會這樣定義:能夠設定一個角色的基礎設定(名字、年齡、性別、氣質)、性格(興趣、小怪癖、外在性格、內在性格、心靈陰影)、身世(社會階級、家庭生活、童年記憶),在不前後矛盾的前提下,用劇情呈現出來。
劇情編排能力,我則會這樣解釋:完整虛構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不前後矛盾,並能在事件中製造高潮迭起。而編排劇情可用的素材包括外在衝突(天災、人禍、突發意外),以及內在衝突,也就是所有在角色心中發生的事情。並且,通常來說外在衝突和內在衝突應該要並重,所以編排劇情時,也不可能忽略人物。
大家之所以會吵的這麼激烈,而過了這麼多年還沒有一個定論,其原因就在於這兩個能力,表現起來大不相同,但本質上重疊度卻一點也不低。
這就變成因為「角色」、「劇情」乍看起來太不一樣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更偏好的著力點,所以每個人都在表達自己更喜歡哪種寫法。但大家所謂的人物刻劃和劇情編排能力,很可能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
A說人物刻劃能力更重要,那麼他所說的人物刻劃能力可能還包含著一點點劇情;B說劇情編排能力更重要,那麼他所說的劇情編排裡面,很可能也化用了一些人物刻劃技巧。
兩個人說的東西根本不一樣,當然很容易吵起來。
好,那麼既然我們現在知道了,角色和劇情能力一定程度是重疊的,就不難想像為什麼他們會互相影響。
作者擅長人物,卻不擅長劇情,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來想像一個情境吧。這是一個抽卡手遊,角色可能陽光開朗、腦袋聰穎靈活,永遠笑臉迎人。然而在他的強顏歡笑背後,卻擁有被家暴的過去。
如果這個編劇不擅長劇情,這個角色的過去恐怕永遠不會成為主線劇情的重點。他的身世情報會散落在劇情的各處,十章過去,我們才知道他父母的姓名,再十章過去,才多少知道他跟父母關係不好,再過十章,才知道這個角色和社福單位有聯絡,再十章......抱歉,手遊已經結束營業了。
我們根本看不到這個角色與家人的相處,家庭對他的影響,他的自我覺察以及後續行動,故事也會因此變得很無聊。
那麼作者會寫劇情,但不擅長刻劃人物,又是怎麼回事呢?
許多好萊塢動作片都是很值得思考的負面教材。來想像一個情境吧。男主角撿到一個匣子,這個匣子卻是四個黑道組織爭相搶奪的寶物,這讓男主角遭到四個黑道組織的追殺,男主盡了一切努力才能順利存活。
光看劇情大綱,看起來應該還不錯,對吧?不只會很刺激,或許最後還會有一個巨大的轉折。然而,這個大綱要好看,前提是編劇能夠並重劇情和人物。
如果這一個編劇不擅長刻劃人物,這就會是一連串的飆車追逐戰、肉搏戰、槍戰和爆破。觀眾花兩個小時看電影,只會記得:運鏡很棒,音效很狂,打戲很爽,動作指導該加雞腿。如果一部電影真的變成這樣......
......那其實還滿空洞的。
正是因為這兩種不夠完美的故事,其特長和缺點都太明顯了,愛的人愛到卡慘死,不喜歡的人再看一百遍都還是覺得很無聊,所以大家才會爭論的這麼激烈。
如果作為一個純讀者,或許讀到這裡就可以停了。但今天會讀到這篇文章,大家十之八九都是創作者,所以大家要記住一個點:
一個讀者說:「我覺得劇情更重要!」
指的並不是劇情真的更重要,或是大大偏重劇情的故事能得到更多喜歡。
這句話真正代表的是,這個讀者會在兩個有缺陷的故事之中,先選那個劇情好的。
反之亦然。
我們想寫出來的是這種缺點太明顯的故事嗎?不是嘛!我們的目標,當然是讓作品有大大優勢,缺陷又不是那麼明顯。
要達成這個目標,我們應該專擅「角色」和「劇情」其一,然後將另外一個棄之不顧嗎?怎麼可能?
我們要做到的事情,當然是—–
不只兩個都要還不錯,其中一個還要特別好!
人物刻劃和劇情編排這兩個能力,互通是互通,但並不是說這兩個東西就完全一樣了,通常來說,一個作者還是會有更擅長的能力。以我自己來說,我更擅長輕小說類型的人設,而通常也是先有了人設,才會去考慮一個劇情究竟怎麼編排。
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我會說,比起截長補短,更好的做法應該是發展長處,並把缺點彌補到及格線,讓整部作品瑕不掩瑜。
人設為主,劇情為輔的創作者,可以試著把人設大大的融入進劇情裡,讓劇情擴大人設的魅力。
《防風少年》就是明顯以人設為主的故事,其主角櫻遙便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他因為過去遭受排擠,因此對人群既忌憚又排斥,會用凶神惡煞的行為包裝自己,然而他本質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不只會順手幫助路人,受到別人稱讚、善待時,還會因為難為情而臉紅。
因為以人設為主,所以這部故事的主線安排的非常簡單。整部故事,講的不過是櫻遙學會與人建立關係,學會付出與被付出,這樣而已。
它有因為偏重人設而變成一部糟糕的故事嗎?沒有,反而因為清晰明瞭且簡單的主線,能夠更完整的呈現出角色的魅力。
至於劇情為主,人設為輔的創作者,同樣可以試著在架構好劇情後,深入雕琢角色,讓角色和故事注入生命。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即是一部明顯以劇情為主的故事。它的背景是這樣的,一群人因為不明原因,被傳送到今際之國裡面。今際之國是一個巨大生存遊戲場,他們必須不斷的參與賭上性命的「遊戲」,才能延長生存期限。唯有通關所有的遊戲,才能拿到「簽證」,逃出今際之國。
在這部故事裡面,比較值得注意的便是男主角有栖良平。他出身富裕家庭,卻沒有像是弟弟那般的天賦,因此變得自暴自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然而,來到今際之國,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可貴後,有栖良平迸發出強烈的求生慾望,離開今際之國後,也成為一個能夠踏實生活的人。
以人設為主,並以劇情放大人設;或是以劇情為主,再利用人設為故事注入靈魂,兩種做法沒有孰高孰低。好好認清自己是什麼類型的創作者,從而挑選適合自己的方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爭辯角色和劇情到底誰才重要,比較誰高誰低,老實說都是放錯重點。畢竟刻劃人物和編排劇情的能力,不小部分根本是重疊的,那到底要怎麼比較哪一個比較重要?根本無從下手呀。
對於剛踏入創作領域的新手,我認為認清以下的概念,還是比較關鍵的,那便是:
人物刻劃篇終於進入到議題討論了,也就是說,距離階段性完結不遠了。接下來的幾次更新,應該會跟大家聊聊我自己對於創作,對於塑造角色的觀點。那如果大家有不一樣的想法,或想討論的,都歡迎在下方留言。
這就是今天的內容了,謝謝大家的時間,我們下一回見!
----------------------------------------------------------------------------------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好奇更多創作技巧,或是小說家的日常生活
歡迎按下喜歡、加入沙龍、追蹤縱光
也可以花75元請我喝杯咖啡喔
想更認識我的人,也可以來我的threads找我
有任何寫作的問題,都歡迎到故事寫作/小說創作疑難雜症交流區跟大家分享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