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山陀兒颱風之後:教育現場的一些思考(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日的颱風假無風無雨,但家家戶戶卻忙進忙出;清潔隊收了一車又一車的垃圾,仍有許多載不走的大樹和招牌,只能暫且擱置於街道一隅;各間學校的災損情況不一,有些學校鐵捲門被強風吹壞、樹木倒塌、地下室淹水……各式各樣的災情,即使放颱風假,部分教師仍然需要到校支援,只希望下週一上課時能給孩子們一個乾淨整潔、安全無虞的校園。


除了忙著整理環境的教師們,還有一批忙著出考題及處理試務工作的老師們。

「怎麼辦?進度上不完,段考日期是不是得延後?」

「考題都已經出好,也送印了,是不是某些考題得刪掉重新配分?」

「還沒出完題的老師,要不要縮減考試範圍?」


人們往往只會看見自己想看見的,而忽略了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影響。段考日期延後,意味著下次段考的教學進度會更趕;刪掉某些考題重新配分,這些被刪掉的考題可能是教師精心設計好的,一份試題卷的信度、效度會因此受到影響;縮減本次考試範圍,意味著下次考試範圍會更大,或是本次考試每單元的配分會更重……上述所列,不過是冰山一角,各校有各自的難題待解,而這些家長和學生們未必看的見(抑或是老師們根本從未打算說出口?)


比起這些惱人的命題煩惱,我想更跟孩子討論:「你知道放颱風假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嗎?」


在這個社會中,有些人的薪資來源是「有工作才有薪水」,如果他恰好是一家的經濟支柱,這連續四天的颱風假加上週休二日,等於一個月只能拿到三週的薪資,對於沒有負債的家庭或許尚且過得去,但對於生活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怎麼辦?


近期看到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表示「我們不能一直放假等颱風」(註1);有些評論也點出了颱風假可能讓臺灣造成上百億的經濟損失;或者「不該讓颱風假淪為縣市首長拉攏選票的方式」、「應該取消颱風假」等各式各樣的思考。有些評論開始關注到AI科技應用於氣象預報或決策的可能,試圖提升決策的準確度,雖然未有定論,但值得慶幸的是「有人正在想辦法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不正是108課綱所注重的嗎?

我們希望孩子未來遇到面對困境時,不要直接放棄,而是想辦法解決;

我們希望孩子不要成為一個只會空口說白話的大人,起而行也很重要;

我們希望孩子能用心看見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們,「以人為本」來思考問題。


或許「颱風假」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惜在下週或下下週就要段考的情況下,還有時間可以讓我們深度討論嗎?若一位老師選擇放棄教授課程進度,帶孩子討論有意義的議題,學生、家長們會買單嗎?


有好多「希望」在我的心底,但面對如今的教育現場,我沒有勇氣獨排眾議做我想做的,在一次次的退讓和委屈求全中,只求「希望」不要變成「絕望」。


*註1:我們不能一直放假等颱風/謝金河臉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子老ㄙ的天地
11會員
13內容數
一位很菜的高中國文老師。 也許是因為自己太用力生活,所以哭泣、所以憤怒。 有些難以說出口的,就轉化成文字吧。
木子老ㄙ的天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上週因為重感冒併發中耳炎,沒想到中耳炎康復之後,又影響我的內耳造成眩暈症,某天晚上甚至因一直嘔吐、無法正常行走而掛急診……我一方面因為生病的不舒服感到難過,另一方面又慶幸自己正在延長病假中,得以好好休息……
2025/04/29
上週因為重感冒併發中耳炎,沒想到中耳炎康復之後,又影響我的內耳造成眩暈症,某天晚上甚至因一直嘔吐、無法正常行走而掛急診……我一方面因為生病的不舒服感到難過,另一方面又慶幸自己正在延長病假中,得以好好休息……
2025/03/29
近期是教師甄試的季節,許多考生每到週末就要拎著行李,跑遍各校園、考了一場又一場……有時候還得「趕場」,上午考完北部的學校,馬上飛奔到高鐵站趕下午的南部場。彷彿一群迷了路的海豚,在教甄的汪洋中浮浮沉沉,只為早點抵達屬於自己未來的那片海洋......
2025/03/29
近期是教師甄試的季節,許多考生每到週末就要拎著行李,跑遍各校園、考了一場又一場……有時候還得「趕場」,上午考完北部的學校,馬上飛奔到高鐵站趕下午的南部場。彷彿一群迷了路的海豚,在教甄的汪洋中浮浮沉沉,只為早點抵達屬於自己未來的那片海洋......
2025/03/20
教育部近期終於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第十六條之一的新增條文:「代理教師具有代理該教育階段、類(科)別合格教師資格者,其提敘薪級,比照專任教師之規定。」
2025/03/20
教育部近期終於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第十六條之一的新增條文:「代理教師具有代理該教育階段、類(科)別合格教師資格者,其提敘薪級,比照專任教師之規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分數」常被視為學習成果最直觀的標準,真實的教學現場裡,我們面對能力差異極大的學生群體,單一化、量化的評分方式,容易忽略孩子多樣表現與潛在動力。本文記錄的是大貍老師在2024年秋季自學團課程中,嘗試以「向度指標」取代傳統分數,透過更有彈性與自我參與感的歷程設計,實現以評量來推進自我學習動機的目標。
Thumbnail
「分數」常被視為學習成果最直觀的標準,真實的教學現場裡,我們面對能力差異極大的學生群體,單一化、量化的評分方式,容易忽略孩子多樣表現與潛在動力。本文記錄的是大貍老師在2024年秋季自學團課程中,嘗試以「向度指標」取代傳統分數,透過更有彈性與自我參與感的歷程設計,實現以評量來推進自我學習動機的目標。
Thumbnail
在學校時期,或許可以透過擔任講堂講者、站上舞台,甚至在閃光燈下展現自己,來創造建立人脈與機會的場域。然而,許多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知識與技能,當下可能並不容易理解或應用。因此,不妨將作業或筆記記錄下來,暫時擱置,待自身能力持續提升後,半年、一年,甚至兩三年後再回頭思考,或許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Thumbnail
在學校時期,或許可以透過擔任講堂講者、站上舞台,甚至在閃光燈下展現自己,來創造建立人脈與機會的場域。然而,許多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知識與技能,當下可能並不容易理解或應用。因此,不妨將作業或筆記記錄下來,暫時擱置,待自身能力持續提升後,半年、一年,甚至兩三年後再回頭思考,或許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補習這件事情。文章展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學習習慣和考試準備上的缺失。作者強調了自我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上的角色。這是一篇對於教育反思的碎片式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補習這件事情。文章展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學習習慣和考試準備上的缺失。作者強調了自我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上的角色。這是一篇對於教育反思的碎片式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名學生對於作文評分的不滿,以及他們對於寫作風格和結構的理解。作者指出,許多學生誤解了作文的評分標準,常常過度關註文風而忽略了文章結構和主題的清晰性。透過分析留言和評論,文章強調了在寫作中專注於表達思維的重要性,並反思語言及其用法隨時間演變的現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名學生對於作文評分的不滿,以及他們對於寫作風格和結構的理解。作者指出,許多學生誤解了作文的評分標準,常常過度關註文風而忽略了文章結構和主題的清晰性。透過分析留言和評論,文章強調了在寫作中專注於表達思維的重要性,並反思語言及其用法隨時間演變的現象。
Thumbnail
想要寫寫些關於以前學習的一些想法 有種對於教育說法會認為,考試單選題會只求一個標準答案,這種標準化的做法讓人容易忽視真正的思考能力 但是,後來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考題是多選題或開放式問題呢? 反而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不確定,更難掌握
Thumbnail
想要寫寫些關於以前學習的一些想法 有種對於教育說法會認為,考試單選題會只求一個標準答案,這種標準化的做法讓人容易忽視真正的思考能力 但是,後來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考題是多選題或開放式問題呢? 反而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不確定,更難掌握
Thumbnail
預先模擬教學狀況, 需要考量 對象&人數、場地環境、時間 這三個關鍵資訊, 以及透過換位思考與視覺想像的兩種練習, 幫助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對象與主題。
Thumbnail
預先模擬教學狀況, 需要考量 對象&人數、場地環境、時間 這三個關鍵資訊, 以及透過換位思考與視覺想像的兩種練習, 幫助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對象與主題。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後許多問題爭議不斷,其中以「學習歷程檔案」占比最大。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早已背離了「適性揚材,成就每個孩子」的初衷。經過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學生回應,怕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對應到想要申請的校系,且有5成以上的學生希望學習歷程檔案能符合自己申請校系的指引。學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後許多問題爭議不斷,其中以「學習歷程檔案」占比最大。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早已背離了「適性揚材,成就每個孩子」的初衷。經過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學生回應,怕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對應到想要申請的校系,且有5成以上的學生希望學習歷程檔案能符合自己申請校系的指引。學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